康宝莱为防经销商问题设隔离层,多空对决愈演愈烈?

日期: 2025-09-18 20:02:47|浏览: 3|编号: 102875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康宝莱为防经销商问题设隔离层,多空对决愈演愈烈?

康宝莱为防范经销商风险,设置了缓冲环节。公司明确指示,营养俱乐部在介绍业务形式时,不能提及“连锁”、“加盟”或“特许经营”等表述。同时,这些俱乐部在命名时也不得包含“康宝莱”字样。

自去年五月起,世界级保健品公司康宝莱不断陷入多空纷争的困境,对冲基金掌门人威廉姆·阿克曼严厉指控该企业运用金字塔式欺诈手段,他指出康宝莱主要依靠招募会员获利,而非销售商品。

值得留意的是,今年八月刚开始,有外国媒体披露大资本家索罗斯已投入巨额资金买入康宝莱,这也是康宝莱“多方空方对决”中另一位身价极高的投资者加入买方队伍。这一消息也导致康宝莱股价当天一度上涨百分之十以上。

多空冲突不断升级,康宝莱在中国市场的渠道管理运作,以及商品实际作用,已引起行业高度瞩目,除了金融领域的动态。

最近暗访发现,康宝莱在中国市场快速扩张时,其销售方式存在五个问题:变相收取会员费,产品功效宣传可能不实,产品利润可能过高,快速扩张但监管不足的团体,以及消费者购买产品过度依赖销售人员或潜在销售人员,

该企业当前的经营方式出现诸多弊端,已偏离初衷,同时,其行为准则与国家在二零零五年所制定的《禁止传销法规》里的一些条款存在出入,使得这种做法带上了欺诈性质。

变相的“入会费”

小钟,应该尽快完成1000PV的货品销售,这样就能让你晋升为高级业务代表,进而拓展客户资源,赚取销售佣金。李明(化名)作为康宝莱的业务代表,多次劝说记者成为康宝莱的贵宾客户,尽管记者反复表示不愿意购买产品。

按照李明所说,康宝莱公司把各项业绩都折算成PV值,其中1PV相当于人民币12元,只要月收入达到1200元到48000元(换算成PV就是100PV到4000PV),就能拿到15%到30%的销售奖金,他向笔者说明,要想获利就必须先购买产品进行投资,产品到手之后便容易转手卖出,但若不销售这些产品,就无法成为业务代表,也就无法领取提成。

康宝莱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全国性的销售团队,然而,要成为这些销售团队的一员并非易事,其中关键因素之一是必须购买康宝莱的产品并达到指定数量,这笔消费实际上充当了“入门费”,并且可能与国家相关法规相悖。

依照李明指示,记者需购置价值12000元的康宝莱产品,具体为1000PV,方可成为该公司的直销人士。记者以应聘康宝莱直销员的身份,通过秘密调查与李明取得联系,李明在授予记者贵宾客户资格后,却长期阻止记者成为业务代表,即康宝莱直销人员,该直销人员可通过销售产品赚取佣金,李明向记者透露,必须先服用一定量的产品,才能担任销售,目的是让记者熟悉产品特性记者多次拒绝购买产品,李明就直接表明观点,说明不买产品就无法成为业务代表,而且这点产品非常容易销售出去。

在另一处康宝莱的加盟网点,一名推销员持续要求记者购买特定商品,以此作为成为销售代表的条件。

依照2005年11月1日生效的《禁止传销条例》第二章第七条之规定,若某人引导他人参与,迫使参与者支付费用或通过购买商品等变相支付费用,以获取加入或招募更多人的资格,并从中获取非法利润,此行为即构成传销活动。由此可见,康宝莱直销人员要求新加入者必须购买产品的方式,与传销活动极为相似。

为了让记者尽快转型为业务代表,李明不断强调担任业务代表的优势,记者曾向一位直销人员打听每月能赚多少钱,这位直销人员答复说自己是这个行业的半途加入者,目前每个月大概能赚到两万元,记者听后感到十分惊讶,李明就在旁边表示不以为然,摇了摇头说这个收入并不算高。

直销员随意“开药方”

这些推销人员总想说服媒体从业者付费加入其组织,不过他们推荐健康食品的素养实在不够高明。记者提出各种身体不适的情况后,这些推销员开出的“处方”却大同小异,某种含蛋白质的混合饮品几乎被当作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康宝莱的饮品能否有助于改善睡眠状况?一位寻求健康改善的访客走进了杨浦区的一家康宝莱健康中心,店员立刻向其介绍了康宝莱的蛋白复合饮品,这款饮品不仅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成分,还包含数十种维生素,若能调理好身体机能,睡眠质量便能得到提升。记者马上对该产品原先宣传的用途提出疑问,主要是瘦身,但销售代表回应称:这种产品一天替代两顿饭有助于瘦身,假如不想瘦身的话,一天替代一顿饭也能增进身体健康状况。

记者提到自己有脾胃虚寒等毛病时。销售人员又建议了之前的那款蛋白混合饮料。他说记者的问题在于身体没调好,排毒出了状况。只要用他们的产品调理就能解决。记者发现销售人员讲解时,手里拿着手机在查“百度知道”。

销售代表随后向媒体展示了一本产品手册,其中详细说明了康宝莱产品针对多种身体不适的搭配方法,媒体人员留意到,该手册提及的困扰包括体重超标、睡眠障碍、女性生殖系统感染、胆囊慢性发炎、胰腺慢性发炎、甲状腺功能过亢、结肠炎症、鼻腔炎症、血压偏高、血脂偏高、心脏冠状动脉疾病、肝脏纤维化等数十种状况,并且几乎每种状况的调理方案里都包含了之前提到的蛋白复合饮品。

这位销售代表说明,蛋白混合饮品是康宝莱的核心商品,含有丰富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堪称调养各类身体状况的根基,同时该产品具备清除体内毒素和缓解精神压力的功效。

不过康宝莱的基本产品蛋白混合饮品,到底是否真有销售代表声称的那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神奇作用?接着记者联系了几个曾经喝过康宝莱产品的顾客,他们大多说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了一些好转,不过效果并不显著。这些补充食品确实能够辅助身体机能,不过它们是否真有广告中所说的那样效果显著,个人尝试了康宝莱的制剂超过一年,实际改善并不显著。

减肥产品隐藏暴利

康宝莱减肥产品被众多销售者盛赞为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的选择,其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奥秘?

记者向康宝莱直销人员求证并经过研究分析得知,该公司主打瘦身产品的核心成分包含多种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其声称的瘦身机制在于减少食量,并辅以适量营养补充,这种策略与每日三餐中仅选择一到两餐摄入脱脂牛奶搭配水果的饮食方式相仿。但是,这么基础的瘦身法则却需要顾客每年投入数万元成本,这个金额明显超过了市面上许多相似商品的费用。

但是,面对这样高的定价,康宝莱在研究开发、市场推广等方面的开支在其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其实并不比某些同类产品的制造企业更为突出。

记者出席了康宝莱机构举办的一项瘦身产品宣讲活动,到场人数超过一百,活动中阐述了康宝莱产品的特性,其核心的瘦身产品蛋白混合饮品适合调制成果昔充当主食(用以取代正餐),记者访问了部分尝试过该产品的顾客,多数反映初期服用时会感到饥饿,实际上,这无异于通过控制食量来达到减肥目的的方法。康宝莱对这款产品有如下说明,产品主要构成是大豆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产品胆固醇含量少,脂肪含量低,热量也不高。

中国保健协会市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王大宏表示,康宝莱的减肥产品蛋白混合饮料,其核心作用在于以代餐形式降低人体对脂肪的吸收,进而实现瘦身目的。

王大宏也对媒体表达了看法,当前国内营养补充品行业里,确实有部分推销人员缺少必要的学问支撑。购买相关产品时,顾客要仔细查看产品包装上注明的构成成分和作用效果,对于销售代表声称的超出标签说明的功能点,不要轻易采信,要是存疑最好请教一下营养领域的专业人士。

有关此事,有专业人士告诫购买者,挑选补充剂需结合个人体质,依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成年人每日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取量有明确标准,摄取过多同样可能损害健康。此外,部分特定人群或许无法食用某些类型的产品,例如含蛋白质的补充剂就禁止蛋白质过敏者以及肾功能不佳者使用。

非常意外,李明表示,通常情况下,一个减肥的人每个月需要花费两三千元来购买减肥相关的物品。有位使用康宝莱瘦身产品一周的人透露,尽管该品牌活动里部分分享经验的顾客声称一周内就能看到成效,但她尝试了一周后,几乎没感觉到任何变化,根据安排,她每月需要投入大约两千元,依照推销人员的说法,她必须长期持续服用。

康宝莱售卖的体重控制相关商品,贡献了公司绝大部分的营收,占比超过九成。

为了弄清康宝莱产品的价格是否公道,记者把康宝莱的部分商品跟市场上某些相似产品做了比较。康宝莱的产品价格通常比市场同类商品贵,不过它们在研发上花的钱占收入的比重,都比不上或者差不多接近同类商品。

记者对比康宝莱的营养蛋白粉、B族维生素片、维生素C含片、洁面乳等商品与市场上同类商品后得知,康宝莱的研发投入在其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比其他公司低,然而其产品定价(参考官网或一号店价格)却普遍高于同类竞争产品。

康宝莱公司公布的官方售价为,康宝莱营养蛋白粉(400g)售价218元,换算下来每克的价格是0.54元。相比之下,康恩贝(600572.SH)推出的康恩贝蛋白质粉(450g)售价为118.3元,每克仅需0.26元,这个价格只是康宝莱的一半还不到。交大昂立推出的昂立高钙蛋白质粉,规格为275克装两盒,整体售价为109元,换算下来每克的价格是0.19元,这个价位比康宝莱的同类产品还要便宜。哈药股份生产的沛力蛋白质粉,容量为350克,售价为118.3元,计算得出每克的价格为0.42元,同样也低于康宝莱的产品价格。

那么,要对比康宝莱与其他同类企业,看它的研发开支在总收入中的占比有多高,记者查了这些公司2012年的财务报表,结果康宝莱、康恩贝、交大昂立、哈药股份这几家,研发费用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是1.1%、2.63%、3.22%、1.26%。

对于这个情况,食品行业顾问陈思廷有如下看法,商品定价并非只受制于生产耗费,还牵涉到企业声誉、生产批量等众多方面,从推广层面分析,物料消耗并非商品售价的独断依据,比物料消耗更关键的在于顾客的接受程度,也就是购买者对某件商品的功效及附加利益所准备付出的代价。然而陈思廷也指出,部分公司或许在作虚假宣传,他们借助夸大商品的性能与作用,诱导顾客支付超出正常范围的费用。

松散的俱乐部监管

康宝莱的营销体系里,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它的会员制销售通路。这种模式构建了社交空间,每天都有业务员组织亲朋好友到场所,提供商品资讯,最终推动商品成交。

按照康宝莱的要求,俱乐部需要向康宝莱企业进行申报,获得企业许可后才能成立。但是,这些公司都是独立的法律实体,这就使得康宝莱公司的管理效果减弱,经销商的不当行为也难以控制,最近安利就发生了一起事件,起因是经销商的不当使用,导致一名消费者过量食用安利减肥产品,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死亡,安利方面则表示,在这起事件中,安利公司没有需要负责的地方,相关方属于安利的“经销商”,各自经营各自负责。

康宝莱同样设有屏障,以防范分销商引发风险。公司明确指示,营养俱乐部在宣传其业务形态时,不得采用“连锁”、“加盟”或“特许经营”这类表述,同时其名称中也不能包含“康宝莱”字样。

对于这个情况,一些行业专家指出,这种策略明显是为了和法律上的分销商们划清界限,万一分销商出现麻烦,就能把责任完全推给他们。

不过,依据我国自2005年12月1日推行生效的《直销管理条例》,从事直销的企业单位对其直销人员的直销活动负有共同责任,只有能够证实直销人员的直销活动与该企业没有关联关系的,才可以免除责任。这表明,直销人员的直销活动直接牵涉到相关公司,企业不能随便逃避责任。

直销员成消费大军

部分顾客并非仅仅为了瘦身锻炼而参与,康宝莱在多次内部宣讲时持续混淆参与者和投资人的身份区别。

记者多次参与康宝莱的内部学习,并与部分营养师(直销人员)交流,了解到他们存在一种与传销高度相似的操作方式,初期会向你推销投资经营理念,随后你会不知不觉转变为产品购买者。

这种状况让人产生疑虑,康宝莱的客户群体究竟包含哪些人群?他们只是想购买健康产品的顾客,还是康宝莱的推销人员或潜在推销人员?实际情况是,记者参与的几次康宝莱内部学习活动中,注意到许多参与者都是为了赚钱而来,而那位将记者转化为客户的上家李明声称已经说服了许多亲友加入康宝莱直销组织,在他眼中,这是一个充满发展潜力的领域。

“最近打算把我一位表弟也引荐过来,他目前从事的工作完全没有发展空间。”李明说道。而且,记者了解到所有接触到的销售员都声称自己买过并且用过康宝莱的产品。这说明,从事销售工作的人或者有意向从事销售工作的人,在康宝莱的消费者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康宝莱在2012年的年度报告披露,全世界的营销人员总数约为320万人,其中在中国境内,有20万名销售团队成员、相关职员以及自主经营的服务人员。销售团队规模十分可观,若参照康宝莱直销员李明提出的12000元“加盟费”,仅中国地区的直销员缴纳的入会费总额就能达到24亿元,而且,记者采访了众多直销员,他们无一例外都透露自己不仅负责销售康宝莱商品,还持续长期食用该品牌产品,由此可见,单是直销员这一群体,就能为康宝莱创造相当可观的收益。

需要留意的是,具体有多少收益是由销售代表产生,又有多少是来自实际购买者,康宝莱的财务报告没有说明。根据对康宝莱数家营养中心的实地探访得知,实际购买产品的顾客数量有限,然而几乎每位直销人员都声称自己正在使用康宝莱的产品,倘若一家直销组织严重倚重其销售人员的购买行为,那么该组织的营收与盈利便将寄托于这些销售人员身上,倘若未能吸引到足够多的“下线”来购买产品,将造成已加入的直销人员收入微薄,却必须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购买产品以及设立俱乐部。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铂牛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