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大肌美观与实用兼具,你知道其神经循环系统及影响吗?
常常我们只留意胸肌是否美观,却忽视了肌肉的实际功能。肌肉并非越大越好,也需要保持相当弹性,否则僵硬的肌肉块只会成为挤压血管神经的沉重负担。
胸大肌处在胸廓上端皮下位置,属于扇形的大块肌肉。它从多个地方开始,包括锁骨内侧段的前面部分、胸骨前半部分以及第1到第6肋软骨的前面。各个方向的肌纤维向外汇集,最终在三角肌前缘和肱二头肌长头之间,以扁平的肌腱形式附着于肱骨大结节嵴上。
神经支配:
胸内、外侧神经(颈5~胸1)。
胸大肌部位的神经循环系统的局部解剖学:
第1肋间神经的皮支。肋间神经前皮支。
第1肋间神经的皮支经过此处,胸大肌受损或发生痉挛时,会刺激或压迫该神经,这种情况是导致出现类似心脏病的假象、感觉心跳加速、胸部闷胀的原因之一。
按照胸大肌肌纤维的生长方向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我们以它的连接处命名为:
(上束)连接于锁骨。
(中束)连接于胸骨。
(下束)连接于肋骨和胃部肌肉。还有附加纤维至腹肌腱膜。
各个部位集中于此并位于上臂骨的前面部分,这些部位促使胸部肌肉在手臂向内转动和向中间靠拢时发挥作用,上部区域有助于抬高手臂,下部区域有助于将手臂和肩膀向下牵拉。
胸大肌连接着三个关节部位:胸锁关节、肩锁关节以及盂肱关节。这种肌肉的纤维排列类似展开的折扇,固定在胸前区域。这种扇形结构增强了肌肉的稳固性,扩大了其运动范围,提升了力量表现,并且能够有效保护肋骨与前胸壁。
胸大肌构造错综,依据其肌纤维走向,我们把它分成三个区域,逐个进行介绍。
(由于上面云门穴的关系我在这里重点讲胸大肌上束)
1. 胸大肌上束;锁骨部:
发端于锁骨内侧一半的上侧,走向向外下方,终止于肱骨大结节间沟的外侧部分。与背阔肌和大圆肌的纤维走向互相交错。背阔肌和大圆肌向斜上方延伸,胸大肌锁骨部向斜下方伸展,彼此间构成拮抗关系。
(云门穴)
胸部上方肌肉组织发生异常时,会引发疼痛感放射到肩部前方区域,具体位置涉及胸大肌与锁骨相接的部分,大致相当于前三角肌和肱二头肌长短肌腱汇合的附近地带。
在某些情况下,不可以进行外展肩关节同时用力向外伸展手臂的甩动窗帘动作,一旦突然发力,可能会在前臂前三角肌下端和肱肌附近产生撕裂样的疼痛感觉。
还会造成肩关节过度伸展时前三角肌部位疼痛,这会让手臂难以完成向后伸展的动作,胸大肌锁骨区的病症所导致的功能问题会被当作肩周炎和肱二头肌腱炎来错误诊断。
胸部肌肉伸展方式:受试者双足交叉平放在地面上背部相贴双手环抱头部,协助者背对背紧贴受试者身后双手搭在受试者臂弯处,受试者吸气时伸展脊椎呼气时协助者向后方朝上扭转上背部以牵拉胸部肌肉。留意:吸气时保持静止、呼气时进行牵伸、持续时长30至45秒、对抗力度保持5到10秒。
在室内练习胸部伸展动作:首先做弓箭步姿势,把肘部靠在门框边,位置比肩膀稍低一些(手臂和肘部与地面垂直),胸部朝前后方向活动,前腿用力向后推地。要点:吸气时保持静止,呼气时前腿蹬地同时胸部向前移动,每个动作持续三十到四十五秒。
出现肩部不适,背部上部存在疼痛感,肩膀呈现圆形状且背部有弯曲现象,手臂感到发麻,肩胛骨位置异常,胸部感到疼痛,胸口感觉闷,心跳加快,心脏跳动不规律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