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暗影精灵3与联想拯救者R720:GTX 1050Ti游戏本全面PK,谁更值得购买?

日期: 2025-02-17 06:03:53 |浏览: 47|编号: 74131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惠普暗影精灵3与联想拯救者R720:GTX 1050Ti游戏本全面PK,谁更值得购买?

GTX 1050TI游戏笔记本电脑目前是游戏笔记本电脑市场中的流行产品,当涉及到它时,我们必须提及两种型号:HP(HP)Shadow Elves 3和Lenovo(Lenovo)救星R720,因为这两种型号它是目前最受欢迎,最大的GTX1050TI游戏笔记本电脑。它也是拥有第一大全球PC货物的国际制造商,以及两个新的GTX 1050TI游戏笔记本电脑,中国最大的货物。问题自然是:这两种产品中的哪一个更好?谁更值得购买?

普通人和普通媒体可能真的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他们不敢这样比较。但是,我们可以!

我们确实得到了这两种产品,并发起了全面的“血腥”积极竞争!只是为了回答每个人都最关心的问题!

注意:本文中产品的顺序由制造商的首字母分类,图片和文本都遵循此规则。

PK对象

●HP影子精灵3 120Hz屏幕模型

●联想救星R720

所有I5 7300HQ/8GB/128GB SSD+1TB HDD/FHD IPS

回合:外观和做工

影子精灵3:★★★★★★★★★★★★★★★★★★★

救世主R720:★★★★★★★★★★★

在GTX 900系列独立图形的时代,HP和Lenovo还拥有两台流行的游戏笔记本电脑,即Shadow Elf 2(系列)和救星(系列)。尽管这两种模型(系列)也不缺乏表面上的颜色匹配,但在外观方面非常普通,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相比之下,影子精灵3和救世主R720显然在设计方面迈出了进一步的步骤 - 此步骤有点大!由于这两个新产品具有非常强大的设计意义,因此外观可以描述为“非常美丽”。

阴影3仍然使用红色元素和黑色身体,但它变得清晰且角度。身体几乎没有曲线和曲线。它由坚韧的角落和各种平面/斜率组成。一侧的元素非常富裕和红色。 X图案,预兆字母(身体的背面)和预兆图案(即原始的Voodoo品牌徽标)。此外,整个A侧也对角线分为四个片,X状线。左右碎片是碳纤维波形图案,上下碎片是电线绘制纹理。

R720采用了较不夸张的中角设计,结合了相对规律但包裹着的黑色身体,以及A和D表面上的倾斜碳纤维质地,整个机器给人们带来了“合金板”的感觉。 ”。 ,很容易误解它是一个全金属的身体。总体而言,整个机器的“纹理”和外观也非常好。还有另一个值得一提的细节。机器的侧面有三个不太明显的装饰线,据说具有“ Y”的延伸(Saver系列和Lenovo Y系列具有很大的起源),也是“三腿小队的含义” ”。

阴影3的A侧的背面有一个斜坡,上面有红色的兆头单词,并且散热端口被制成一个平坦的平坦形状,分布在机身后部的两侧,有点像概念跑车的排气口。

R720后侧的两侧都有凸起的设计,它们的形状像钢栅栏和金属网。这是Saver系列的“家庭设计”,并具有很高的认可。它的冷却端口位于机身后部的中间,该机身的右侧(用户的左侧)倾斜到右侧。

从上面的两个数字中,我们还可以判断两个GTX 1050TI游戏笔记本电脑的冷却设计的差异:前者的冷却风扇位于身体的两侧,这意味着两个风扇单元是分开的。后一种散热端口被倾斜到一侧,因此风扇单元的中央设计,并且很可能是一个“双风扇”与共享的热管结合在一起。当您看到双风扇设计时,您是否打算结论冷却效果?不用担心,慢慢回头。

请注意,R720的图表上有两个箭头。这是我们需要单独提及的:在箭头指向的位置,拇指指甲的外壳面积大致与拇指钉的外壳大致相同,这感觉就像“壳不平坦”。 ,手也有明显的凸起。关键是,这种凸起毫无意义,但在视觉上是对称的,感觉很明显,因此我们感到有些困惑。

比较机身的底部。惠普的阴影3仍然充满边缘和角设计,并在身体底部使用X划分。结合密集的三角孔(零件是假孔,有些是进气孔)和预兆图案,总体感觉是孔。武力,具有技术和力量感。联想R720底部的设计样式与A面的设计样式相似。角元素仍然是黑色碳纤维图案壳,结合了围栏状的骨骼和网状设计。通过网格孔,您可以清楚地看到机身内部的热管。

我们解释了两个模型的C侧设计以及放置在背面的控制部分。

总而言之,HP Shadow精灵3和联想节省R720的外观和做工水平极高。坦率地说,他们的设计显然超过了新品牌的(公共模具)产品 - 这些产品的外观仍然处于“直板”设计阶段,充其量是使用一些金属壳或使用少量的金属凹槽/凸起。与这两个相比,修改之间的差异仍然很明显。在外观和做工方面,我们给这两种产品的评分很高,而救主R720由于不平衡而使人们感到困惑,因此救主R720略微较低。此外,它的外壳太容易了,无法获得指纹(油污渍)。

Round2:界面丰富和理性

影子精灵3:★★★★★★★★★★★★★★★★★★★

救世主R720:★★★★★★★★★

界面的丰富性代表了笔记本电脑的可玩性,可伸缩性和功能的丰富性。但是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注意一个问题,也就是说,拥有许多界面是不够的,而且还要注意接口分布的合理性。关于界面的合理性,一些笔记本并不精确。厚电缆(网络电缆,电源电缆,HDMI电缆)的接口靠近用户的侧面,这非常影响使用。有些甚至将所有USB端口放在身体的右侧,使鼠标尴尬...那么,这两个最主流的GTX 1050TI游戏笔记本电脑如何表现?

在接口方面,阴影3可以描述为“奢侈品”。 3 USB3.0标准端口(type-a),另外一个USB3.1 type-c端口(尽管许多笔记本电脑具有Cype-C端口,但实际上是USB3.0,而不是USB3.1)。请注意,左支持关闭充电函数上的USB3.0和USB3.1 type-C。此外,该机器还有两个视频扩展端口:HDMI2.0(可以输出4K@60Hz)和Mini DP。这两个接口允许Shadow 3轻松连接到超清除和4K监视器 - 实际上,我们认为使用高性能计算机连接到4K@60Hz非常重要。毕竟,这些计算机的性能已经很强。连接4K监视器以使主计算机不论是办公室,图片观看还是视频观看,主计算机都将更加愉快!此外,Shadow 3的厚电缆接口都远离用户侧,并且设计尽可能靠近屏幕侧,因此在布局方面没有不合理的。

我不知道是要使身体轻巧而薄,还是传达“尽可能长的时间”的想法,R720的界面显然不如Shadow 3,没有DP端口,HDMI不是2.0版,USB标准端口为2×USB3.0+1×USB2.0,尽管左侧的USB2.0显然是设计用于插入鼠标的(我们一直认为合理的连接鼠标的方法是插入车身左侧的USB端口,然后将其插入右侧。毕竟更好。此外,type-c端口原来是USB3.0(JD客户服务中的官员没有明确的信息)。从接口类型的R720来看,这台机器的显而易见的遗憾是它无法连接到4K监视器(它无法达到4K@60Hz输出,监视器必须具有60Hz刷新率,以进行平稳操作和正常使用),并且AS性能超过GTX 970m的强大模型,无法连接到4K监视器,这确实缺乏应用程序前景。在布局方面,我们还认为存在一些不合理的东西:Type-C接口的设计旨在靠近身体右侧的用户侧,但是Type-C主要用于连接到码头,这样设计将阻止鼠标绕组,并且用户的USB接口可以运行。

总体而言,HP Shadow精灵3在界面丰富度和理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Round3:键盘触控板设计和控制

影子精灵3:★★★★★★★★★★★★

救世主R720:★★★★★★★★★★★

键盘和控制感是游戏笔记本“显示强度”的一部分。毕竟,游戏笔记本的键盘必须合理地布置,整齐地挖掘和耐用(粗糙操作)。如果您对游戏进行了一些优化,那就更好了。此外,游戏不是低调的,因此自大和崇高也是加分。此外,在键盘,触控板和控件中有很多要讨论的要素!

只有与比较有真相。让我们首先看一下两个模型的键盘比较图。

影子3是金属C面。键盘具有较大的键尺寸,这与HP笔记本的通常样式一致。 R720的键盘键也“非常相关”,具有标准的Lenovo笔记本电脑风格的键盘设计,具有很高的识别。

请注意,两个键盘都有某些独特的设计元素:Shadow 3的太空栏已被放大,太空栏右侧的键已更改,并且正确的CTRL键也被放大。此外,光标键被分开拔出,它们很大,不如普通的家用书籍那么小。突出显示了四个WASD键,这是游戏笔记本电脑键盘的典型特征。

R720还突出了四个WASD键,“游戏录制”键是在太空栏的右侧引入的,这是当今更时尚的设计。一个非常有趣的设计是,它压缩了数字键盘上的功能键,并在数字键盘下部设计了四个大型光标键。但是,这种设计并不方便控制,感觉就像您必须走很长一段路才能按下光标键。此外,将原始数字键盘上的函数键植入了数字键,例如放置在数字2上的PRTSC(屏幕快照键),这花了一些时间才能适应。

在谈论设计布局的差异和差异之后,实际的控制感是什么?键盘控制是主观的,但也有很多客观数据。让我们列出它:

●Shadow 3使用26个没有冲突的键来促进键盘,相关的功能图非常清晰且实用。 R720对键盘没有任何特殊说明。

●就打字感觉而言,尽管关键笔触没有太大不同并且通常是好的,但仍然存在差异:

测试仪1:Shadow 3完成了300个汉字输入,并意外触摸/按下错误的键18次; R720完成了300个汉字输入,并意外触摸/按下错误的键11次。

测试仪2:Shadow 3完成了200个汉字输入,并意外触摸/按下错误的键16次; R720完成了200个汉字输入,并意外触摸/按下了错误的键12次。

●在Shadow 3上,通常需要与FN按钮(默认函数结束)一起使用常用功能按钮PRTSC,这是不合理的。

●Shadow 3键盘,灰色键帽和深红色字符几乎没有“亮度对比度”,因此在室内较少的室内(例如卧室和宿舍)中,用户很难从正常的操作角度清楚地看到键盘。板上的字符必须打开以使背光正常使用键盘(在审查其他游戏笔记本电脑时也遇到了此问题)。

Shadow 3的键盘背光设计非常特别:只有一个红色背光,第二档是仅保留四个WASD钥匙的白色背光,这适合晚上在宿舍玩游戏 - 而不会打扰其他人。

R720的键盘背光有两个明亮的黑暗齿轮,这是一种相对主流的设计。

最后,我们将提及这两种型号的触控板。阴影3和R720的触控板区域并不大,但两者都采用物理按钮(用作左右鼠标按钮)设计,这不是一个集成的按钮,值得赞美。我们之前已经说过,触控板可以分为几个级别,这两台笔记本电脑的触控板很好,并且可以优雅,轻度运行,并且非常敏感。但是也有差异:

●Shadow 3的触控板按钮柔软且无声地按(这与HP的商业版本非常相似)。

●R720的触控板设置非常丰富,但是令人困惑的是,我们从未能够提出最常见的功能“触摸触控板,用两个手指激活正确的鼠标按钮菜单”。此外,物理按钮会感到僵硬,然后单击它们会产生crack啪作响的声音,使它们感到不舒服。

总而言之,Shadow 3和R720的键盘都是设计的,并且都有自己的卖点,但它们也有自己的问题。相对而言,R720的键盘稍好一些。在触控板上,Shadow 3具有更好的体验。总而言之,就控制而言,两个模型之间的差异并不大,我们给出了相同的评分。

第4轮:演讲者性能

影子精灵3:★★★★★★★★★★★★

救世主R720:★★★★★★★★★★★

我们一直强调笔记本电脑的演讲者性能。毕竟,人类计算机交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扬声器(屏幕和键盘)。对于主要观众是年轻人的游戏笔记本电脑来说,演讲者努力更令人震惊,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可以提供其他用途,例如听音乐。毕竟,游戏笔记本电脑将是大多数年轻人的唯一计算机,他们的应用肯定会多样化。

Shadow 3的扬声器与HP的长期合作伙伴品牌B&O相近。此外,机器可以在音频设置中调整音频模式,并调整高/低音和对话清晰度。至于扬声器的性能,声音质量非常好,但是我们不建议打开任何B&O声音模式,最好关闭 - 因为打开时,它会引起噪音并大量折断。增强的声音表达是一件好事,但是引起撕裂和破裂的声音以增强表达是令人尴尬的 - 扬声器基础已经很好,因此最好听“原始风味”。

R720的Harman Katon扬声器在屏幕靠近屏幕附近。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具有独特的形状,具有像管状的声腔。让我在这里谈论历史。联想的一些Y系列笔记本电脑(特别是指三种型号Y450/Y460/Y700)在扬声器方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将其描述为“在几秒钟内杀死同一时代的所有笔记本”并不是夸张的。 JBL有很大的贡献。 R720配备了Harman Katon的扬声器。恐怕您还不知道 - Harman是JBL的母公司,因此R720使用正宗的Harman出生的扬声器,该扬声器应该具有出色的性能。实际表现如何?

答案是:R720的扬声器功率不再是Y450/Y460和Y700的“鄙视一切”优势,而且音量仅比影子3大约10%(50%的体积等于Shadow 3和Shadow 3和60%的体积)。但是,Harman仍然“非常擅长刷子” - R720的扬声器性能与大多数笔记本电脑有很大不同:当您靠近身体聆听时,您会发现声音特别三维,在歌曲中,在歌曲中,乐器的声音和力量已得到显着改善。您还可以听到左侧的说话者的乐器以及右侧的扬声器是什么乐器,并且分离感非常强烈。声音均匀地放在中间!从这个角度来看,R720的扬声器性能超过了阴影3。但是,作为对联想笔记本电脑扬声器太熟悉的旧用户,我还必须指出,R720的声音效果“有点过”。有时,您会觉得高级乐器的声音被扭曲了,音乐本身也归因于乐器和人。声音的分离似乎有点“浮动”,感觉就像您无法顺利听,当您在更安静的环境中听这首歌时,这个问题会更加明显!

总体而言,这两种型号的扬声器都具有很高的硬件质量。尽管力量不是很高,但它们都很好。我们建议关闭Shadow 3的声音效果; R720的声音具有非常强烈的三维感觉,当您接近聆听时,这很明显,但偶尔,您还会感觉到R720的音调有些过时,听起来有些有点扭曲。我们给两个笔记本电脑的扬声器都具有相同的评分。

第5轮:性能和散热效果

影子精灵3:★★★★★★★★★★★★★★☆☆

救世主R720:★★★★★★★★★★★★★★

最重要的部分是在这里。由于它是一款高性能的游戏笔记本电脑,因此性能和冷却性能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将其合并为最大的部分之一。当然,我们将分别讨论内容。请坐下,深吸一口气,并享受一切 ^__ ^。

A部分:性能

性能零件实际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进行讨论:首先,作为一台高性能计算机,响应应快速,应启动电源,并且应在不等待的情况下运行软件。这要求处理器必须很强,内存性能应该很好,并且每个配件都应尽可能多。好的 - 我们称此部分为“基准性能测试”。第二个是游戏的3D性能,这也是核心。通过相同的配置,玩游戏的帧速率越高,当然,它越理想。因此,两台笔记本电脑中的哪个具有与SSD和HDD相同的笔记本电脑相同,在性能方面,哪些性能更​​好?

在解释性能测试表之前,需要提前引入一些点:HP Shadow Elves 3使用的SSD是Toshiba的PCI-E总线模型(据报道,HP Shadow 3具有PM961 SSD模型,但是我们获得了东芝模型。在HDD方面,Shadow 3使用HGST(Yuke)7200RPM 1TB模型,高速缓存为32MB(HGST起源于Hitachi,现在是WD Western Digital下的品牌)。 R720的HDD是Seagate的ST1000LM035,这是一种5400rpm 1TB型号,缓存为128MB。

●基准测试分析

在基准测试部分中,我们注意到与CPU性能有关的Cinebench R15,CPU-Z和Winrar基准测试中,R720的性能始终比Shadow 3稍好,但领先优势很小。我们深入研究了原因,发现当R720执行这些测试(所有“高性能”功率模式)时,CPU频率比Shadow 3的频率高一点。有点高。工作频率为3.08GHz(涡轮状态),而阴影3的CPU频率为3.07GHz(涡轮状态)。在实际使用中,这种轻微的性能差异可以忽略不计 - 您真的无法感觉到。

但是,SSD的性能测试显示出明显的差异。尽管Shadow 3使用的东芝PCI-E SSD的阅读速度已超过1500MB/s,但三星的PM961的性能更好,读取速度为3000MB/s。入口速度超过700MB/s,并且在读取和编写4K小文件方面的性能也更好,这也使R720系统响应速度确实更快,包括启动速度和应用程序启动速度。这是一个非常直观的数据比较:安装了类似的应用程序和游戏后,按下电源按钮需要14秒钟才能输入系统桌面,而R720为11秒。但是,每个人都应该注意,这种速度差不影响游戏框架速度的性能。即使是影子3,您也永远不会真正使用慢速 - 毕竟,它也是PCI -E SSD系统。

要谈论的另一件事是HDD的性能:如果您是一个大型3D游戏爱好者,则大多数游戏程序都放在HDD上(至少128GB SSD无法持有几个大型3D游戏),因此真正的玩家将永远不会做到。 HDD的性能将被忽略。两种模型都有1TB HDD,但有趣的是,一个模型为7200rpm,但缓存相对较小。另一个是5400rpm,但缓存容量很大。谁表现更好?从连续读写性能的角度来看,R720使用的Seagate 1TB稍好一些,但是编写速度的阅读和写作速度令人惊讶地缓慢 - 这可能不是真正的应用程序状态,而是测试数据比较确实是这样。

总体而言,这两者在HDD中均匀匹配,但是它们的总体表现还不错(连续阅读和写作增加了110MB/s)。在SSD上,R720具有明显的优势(请注意,仅代表此批次,因为SSD/HDD的采购可能因批量而异)。

特殊提示:CrystalDiskmark测试的SSD分数不能代表实际应用中的速度!例如,当我们在R720上复制MKV格式电影时,当我们在同一磁盘中复制电影时,快速时仅超过300 mb/s,而慢速时则小于100 mb/s。速度不太稳定,距离为700 MB。 /s。

●游戏3D性能分析

在游戏3D性能的测试中,我们直接使用熟悉的游戏来比较它们,包括不同的游戏类型和同一游戏的不同特殊效果,努力恢复各种实际应用。可以通过表格看到这两个具有相同基本硬件规格的游戏笔记本电脑在游戏中非常接近,并且处于相同的水平 - 这也反映了我们测试的准确性。但是,R720的性能总体上要好得多,实际上只有2%至5%,而且许多游戏都列为领先。此外,Shadow 3在Thief 4上超过R720。

我们推测,此处的性能差异主要是由于GPU工作频率略有差异引起的。稍后,您可以在极端冷却测试中看到GPU频率屏幕截图。

总体而言,这两场比赛的3D表现在同一水平上,而太微妙的差异并没有太多的实际价值。此外,在我们已经测试过的GTX 1050TI游戏笔记本电脑中,这两款游戏的3D性能也是中等到上层的,并且由于降低了角落和质量控制差,国内品牌和新品牌的性能滞后也没有明显的滞后。

B部分:散热耗散性能

在谈论性能之后,让我们谈论游戏笔记本电脑的另一个重要部分:冷却性能(这仍然是一个超级详细的部分,共有四轮测试)。实际上,现在游戏笔记本电脑的总体性能相对较强,人们更关心的是什么,或者真正影响每个人对游戏笔记本电脑评估的内容通常不排名第一,而冷却性能是第一个。在长期的媒体论点中,“可以抑制热量”,“是内部温度高或低”已成为评估游戏笔记本电脑质量的重要标准。实际上,我们对此有更多深入的观点,并写了一篇文章来详细说明。我们认为,在当前的NVIDIA GPU整体冷却不是问题的环境中,冷却性能主要检查CPU。但是,高CPU温度并不是一个大问题,因为即使是普通用户也可以轻松降低CPU频率(可以通过电力管理的高级选项实现),以显着降低CPU温度。真正影响用户体验的真正实际上是外壳温度。当然,CPU的温度在相同的频率下以及GPU是否下降也会反映出优势和缺点。此外,散热性能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它不仅包含散热耗散设计,而且还包含各个方面的元素(例如设计师的设计思想,对两个性能词的理解等),我们将在下面解释它有必要的。

冷却性能的测试解决方案仍然是熟悉的双重测试。 AIDA64的系统稳定性测试针对CPU部分,Furmark针对GPU部分(GTX1050TI),并使用极端模式。测试机的时间为1小时,室温为25℃。 Shadow 3的Coolsense功能已打开;由于R720具有最终的冷却模式(即强冷却模式),因此我们将有两组数据。

●HP影子精灵3

当影子精灵3执行双重载荷测试机时,CPU始终处于3.07GHz的涡轮频率状态,从最初的闲置状态40°d到1小时后的91℃,频率尚未降低。另外,91℃的CPU软件包实际上是瞬时温度,因为一段时间后,CPU温度始终悬停在86℃和91℃之间,每个周期大约需要30秒。当温度达到91℃时,它立即再次降至86℃。 ℃ - 这次,CPU频率没有降低,并且CPU软件包的功耗在24.5W左右稳定,因此我们推测它是由于风扇速度的略有提高而引起的。

在测试机的前30分钟内,GPU部分最大为70℃。直到30分钟后,71℃和72℃逐渐出现,最后稳定在72℃。在频率方面,测试机10分钟后,GPU核心频率已稳定在1379.5MHz,略低于标准频率,但影响很小。视频记忆频率一直处于1752MHz的标准频率。

这是阴影3的C侧(键盘)温度图。正如我们之前提到的,C侧的温度确实影响了用户的体验。内部温度是一回事,但是C端键盘上的温度不能使人们感到很热,可以被认为是合格的 - 当然,凉爽越好。

阴影3的C侧是金属,它会迅速进行热量,并且具有比塑料外壳体更直接的热感觉(知识点:在相同温度下,金属外壳的热感觉比塑料的热感觉更为明显。壳)。经过长时间的测试后,机器的手腕休息和触摸板保持凉爽,均低于人体温度,因此没有热感觉。游戏中的四个常用键从左到右增加,从36°℃升至39°,并具有略微的热感。实际上,机器的热量主要集中在键盘的上部。主键盘区域具有最热的点,达到48℃,当您手工触摸它时,感觉很明显。屏幕附近C侧的预兆单词的温度也可以达到47℃,有时会出现48℃。由于这是金属,因此长期无法与它联系。数字键盘和光标面积的温度为36 〜38℃,这根本不会影响使用。

●联想救星R720

When the R720 is in a dual high load test machine, the CPU package temperature is very low, and the test is about 1 hour and only 77℃, which is definitely a "cool" category. However, we also noticed that when encountering dual high loads, the R720's CPU will not hesitate to reduce the frequency to below 2.5GHz. At this time, the power consumption of the CPU package was only about 17.5W, which was 7W lower than the 24.5W of Shadow 3, and the load was not 100%. In fact, we have tried to replace the CPU load, such as WinRAR, Cinebench R15, etc., but as long as the CPU and GPU are at the same time high voltage, the CPU will reduce the frequency without hesitation. So, can we say that R720 is "slippant"?不! Because while the CPU reduces the frequency, its GPU core frequency has been stable at over 1400MHz for a long time. Even after one hour of the computer test, the GPU core frequency is still above 1400MHz for most of the time, and the video memory frequency has not dropped at all. Remember what we introduced to you before? For most 3D games, the GPU rather than the CPU is the one that determines the frame rate, so the frequency of 2.38GHz will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game performance or even at all (there are exceptions). On the contrary, a slightly higher GPU frequency increases the game frame speed - this is why R720 is slightly better than Shadow 3 in actual gaming performance (the CPU and GPU are loaded at the same time, and it is mostly in the game state, so the designer's idea is Ensure the CPU temperature is low and the GPU performance is strong).

However, since the R720 adopts a twin fan and a shared heat pipe design, the CPU temperature will actually "involve the GPU". So after 1 hour of the computer test, the GPU temperature increased to 75℃ (affected by the CPU), and later, We found that it has a further upward trend. But its maximum temperature will not exceed the CPU temperature, so even if it is 77℃, it is a very low temperature.

Next, let's take a look at the C-side temperature of R720.

When the R720 was in the test machine for 1 hour, although the maximum temperature on the C side was about the same as that on Shadow 3, its maximum temperature point was in the upper right area away from the commonly used buttons. The wrist rest and touchpad of the R720 are very cool, and the WASD keypad is even only 30℃, which is cool! It is also worth mentioning that the R720 is not a metal C-side, so this makes the body-sensing temperature of the machine lower (there is no problem when you go up to the 48℃ in the upper right corner). Let me give you a very intuitive feeling: I once put two laptops on my legs, just browsing web pages and listening to music online. Shadow 3 gives me the feeling of "warm on the bottom of the body", and the R720 gives me the feeling It is "cool at the bottom of the fuselage and a clear sense of air inlet".

●Lenovo Savior R720 Strong Cold Mode

Don't forget that the R720 also has the ultimate cooling mode - that is, the fan speed increases and enters the strong cooling mode. Let's take a look at the situation after turning on the strong cooling mode for 10 minutes (continue to the dual-study machine):

After the R720 turned on the strong cooling mode for 10 minutes, the GPU frequency, CPU frequency, etc. did not change, but the CPU temperature dropped by 9℃, and the maximum internal temperature was only 68℃ - this is simply an amazing low temperature, which is rare in similar products. At the same time, the high-temperature area on the C side of the machine even includes a wrist rest and a touch panel, and the temperature has been reduced by 2℃. The touch panel and left wrist rest are even only 28℃, which is only 3℃ higher than the room temperature. And at this time, the bottom of the machine had become very cool. As for the noise in the strong cooling mode,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it is not too much.

After seeing this, I believe everyone can come to a conclusion that the Saveer R720 has excellent cooling (at least the i5 version is like this) - it is true. The R720 inherits the legacy of the Lenovo Y series (the software inside the machine is "Y Space", but in fact, the phone is named abroad, the LEGION Y series), and has excellent heat dissipation.

●HP Shadow Elves 3 Limited CPU frequency

However, can we also conclude from this that Shadow 3's cooling performance is not ideal? If we look at CPU 91℃ alone, some people may draw this conclusion, but we think that CPU temperature 91℃ is not a big problem - because it can be lowered by the user. We limited the CPU frequency to "2380MHz" in the task manager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CPU frequency during the R720 double exam) to see what happens.

After limiting the CPU frequency to 2.38GHz, during the double exam, the actual operating frequency of the CPU itself increased to 2.47GHz (although slightly higher than 2.38GHz). What was expected happened: the CPU temperature dropped to a maximum of 80℃, and the processing The power consumption of the device package is only 15.68W - the CPU burden is lighter, so the temperature will naturally drop. In addition, while the internal temperature is greatly reduced, the keyboard surface temperature is generally reduced by 1℃ to 2℃. Although it is still not as "amazing performance" as the R720, it has indeed greatly reduced the temperature of the entire machine - so the cooling foundation of Shadow 3 is actually not bad.

Combining the performance of CPU and GPU under the entire high load, integrat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temperatures, combining strong cold mode and user active frequency reduction, we have drawn a comprehensive conclusion: HP Shadow Elves 3 design idea is to offer everyone "uncompromising"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machine improves the CPU temperature and C-side temperature, but there is nothing wrong with it in general. If you mind the occurrence of temperatures above 90℃, you can "manually reduce frequency" in power management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significantly cooling. The cooling design of Lenovo Saveer R720 is obviously more experienced. It cleverly maintains the low temperature of the entire machine and provides a strong cooling mode, which can further reduce the internal temperature of the CPU and keep the entire machine in a cool operation state. In this link, Lenovo R720 won (in fact, we think it is difficult for models with the same configuration to surpass it in cooling performance).

ROUND6: Screen performance

Shadow Elf 3: ★★★★★★★★★★★★★★

Savior R720: ★★★★★★★★★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links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the quality of the display screen is now attrac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users. As gaming laptops gradually became popular, the public's appetite has developed from picky screen types (TN or IPS) to further picky parameters such as color gamut.这是好事情,说明大家越发重视视觉上的体验,而不再是单纯地看性能。

而落实到暗影3和R720,前者的屏幕是AUO(友达)的72%NTSC色域120Hz刷新率IPS屏,后者是LG的45%NTSC色域60Hz刷新率IPS屏。毫无疑问,从规格上看,暗影3的屏幕要高出不少。那么,实际的体验如何呢?120Hz刷新率的屏相对于普通的60Hz刷新率屏又有什么优势或者说价值呢?还是让我们用最直观的视觉体验来回答这一切吧——屏幕终归是拿来看的。

●色彩表现测试

现在不少GTX显卡游戏本、940MX/MX150网游本都采用的是45%NTSC色域IPS屏,换句话说这种屏算是主流,尤其是来自LG的,更是“名门正选”,所以大家也觉得很适应。不过,凡事就怕比较,只要有比较,谁都能非常轻松地发现区别和差距。

两款机型的屏幕有个很大的差异就是:暗影3屏幕的色彩饱和度更高,更为艳丽一些。相对来说,R720的色彩比较淡一点。注意这是“相对的”,有可能R720的屏和另外一块45%NTSC色域IPS屏比较时,它的颜色又算浓艳的了。

当然,色彩饱和度上的差异,在某些时候会演变成色调上的差异。在展现单一颜色时,两块屏也呈现除了不同的风格。在展现这幅海天一色的景象时,暗影3的屏幕略偏紫色,而R720的屏幕则完全是蓝色。我们并不定义哪种风格更好,但实际情况就是这样,不同的屏幕看到的情况是不同的。而且,当你没有对比时,你也不会有任何疑问产生——毕竟两种风格表现都是合乎审美和逻辑的,都很漂亮。

如果说简单做一个客观的小结,那就是暗影3的屏幕色彩饱和度更高。

●屏幕“干净程度”

屏幕的“干净程度“这个概念恐怕对一些小白用户来说有些陌生。实际上,如果你目前只用过一两款笔记本,你是很难理解这个概念的。但当我们用本上千,自然也就有了比较——相信我们,只要我们给你演示一次比较,你也能看出端倪。

在市面中,有些屏幕虽然分辨率很高,色彩也不错,但当显示一个较亮的纯色时(无所谓什么颜色,白色、黄色、蓝色皆可),你仔细看,会发现屏幕有点花,你会误以为上面有灰尘或污渍,于是动手去擦——但你会发现,擦拭对它不会有任何效果,它的屏幕本身就是这样的。后来我们发现这种屏幕其实还挺常见,而且这种屏之间也是有差异的,有些“脏得很恼火”,有些程度则很轻微,所以我们引入了“干净程度”这个概念。

这里要说令人小郁闷的事情了:暗影3的AUO IPS屏,就有一点点不干净的感觉,虽然它色彩表现更浓,虽然它是120Hz高刷新率,但就屏幕面的“视觉干净程度”而言,还是略不及R720的LG IPS屏。

注意,这种差异在对比时虽然较为明显,但却无法通过截图或拍照来表现,所以我们只能通过文字进行描述了。另外,如果没有对比,你不一定感觉不到。

●120Hz Vs 60Hz

暗影3是120Hz屏,比普通的60Hz屏刷新率提升了一倍。那么它的意义在哪里呢?

大家在用高性能游戏本玩游戏时,尤其是在玩第一人称视角的3D游戏时(最典型的就是《使命召唤》这类的游戏),当游戏帧速超过60fps时,经常会遇到画面撕裂的情况(如下图),非常影响观感。

另一方面,不少电竞类游戏玩家觉得60fps的帧速其实是不够的,希望有更高的帧速——但问题是,在60Hz刷新率的屏幕上,纵然硬件性能可以让游戏跑90fps、100fps,但屏幕的实际刷新率只有60Hz,实际上还是只有60fps。

这时高刷新率的屏幕就有价值了!一方面,它可以在游戏帧速突破60fps时提供更好的画面稳定性(小于120fps时就基本不会出现大范围的画面撕裂)。即便觉得靠刷新率“硬扛”效果依然不太理想,也可以开启垂直同步来进一步稳定画面。另一方面,也实实在在地让用户可以享受到高于60fps的游戏画面。

上面这两张图非常直观地反应了在普通的60Hz屏上容易遇到的问题:游戏帧速大于60fps时,动态画面容易出现撕裂。但采用120Hz屏,则能提供更高的刷新率和宽容度,让玩家真正享受到更高的游戏帧速和正常的游戏画面。不过这里还是要给大家提个醒,记得把屏幕设定为120Hz刷新率(默认有可能还是60Hz),另外一定在游戏里面检查屏幕刷新率是否也设为120Hz了!部分游戏是不会自动识别屏幕的,刷新率还是默认设置的60Hz。

对于屏幕部分的PK总结如下:暗影3的AUO 120Hz刷新率IPS屏在色彩饱和度上更高,而且高刷新率也为高帧速输出提供了保障,同时确保了画面的连贯性,降低了画面撕裂的几率。然而,在屏幕的“干净程度”上,这块屏却小有遗憾。当然,瑕不掩瑜,总体来说,在这个环节,暗影3还是更胜一筹的。

ROUND7:预装及附属功能

暗影精灵3: ★★★★★★★

拯救者R720: ★★★★★★★★★★

预装及附属功能是一个比较综合的概念。它包含了很多项目,比如是否预装了一大堆垃圾软件?另外,笔记本附带了哪些实用的功能和应用?它们的价值如何?而作为游戏本,针对游戏,它们又提供了什么特别的服务呢?

●先说说预装软件

提到预装软件,我们是有很多话要说的,早期PC厂商特别爱预装大量的软件,但不少预装软件的使用价值非常低,甚至还有些是令人反感的“全家桶式软件”——这类软件一旦使用,用不了多久就会让你的电脑内充满垃圾应用,卡顿得要命。那么,现如今的情况如何呢?暗影3和R720,各自的预装情况如何呢?

惠普的暗影3倒是没有什么国内软件,也就谈不上装“全家桶”的嫌疑了。不过HP字样开头的软件倒是有一大堆,至少有12个,有些是支持性的软件框架,还有打印、无线相关的插件,另外就是3DDriveGuard(HDD主动硬盘保护功能)以及CoolSense智能散热软件了。总体来说,预装软件算是比较干净的,但如果能够简化就更好了。

不过有一点要提到,以前的惠普电脑都集成了“惠普e管家”软件,可以实现在线和售后工程师的沟通,方便实用,如今暗影3却不再预装,进而变成了收费软件,需要单独下载安装(需要致电售后给你下载地址)。

以前联想笔记本的预装软件多是出了名的,而且主要以Lenovo字样打头的(也就是联想自己捣腾出来的)各种功能软件为主,比如摄像头软件,照片处理器软件,用户并不认同.我们也一度告诫用户,买联想笔记本后的第一步工作,就是大力卸载无意义的软件。不过,R720的预装软件数量之少让我们大吃一惊——“程序和功能”界面里合计才16个软件/驱动,而我们做Y700评测时,这个数字是37个!

仔细分析,发现联想砍掉了大量Lenovo字样开头的功能软件,仅仅保留了框架性软件,另外,引入了一个多功能的软件集合——联想电脑管家,和针对游戏本的“Y空间”。在这里,我们对联想精简预装软件的做法点一个赞!

下面,我们先介绍一下联想电脑管家。

联想电脑管家是如今联想电脑里面都集成的一个综合性功能平台,有些像驱动精灵、鲁大师这类的硬软件综合服务平台,把一大堆实用的功能整合在了一起,如CPU温度/内存占用率/网速检测,如硬件驱动的检测和在线升级,又比如售后服务等。另外,还有系统优化加速、联想商城等功能。总之,联想学习了XX管家的思路,把用户需要用的所有系统/硬件相关功能都扒进去了——用户不信任第三方平台,那我就自己做一个简单实用的平台给用户使用。在这里,我们再次点赞!

●针对游戏的功能

暗影3也隶属于惠普的OMEN大品牌,在暗影3上,内置了一个OMEN Command Center软件,内置了一些针对游戏和性能的优化功能。

这是OMEN Command Center的主界面,可以通过数字键盘左上角的OMEN键调出该软件平台。它的首页主要是GPU的温度和使用率数据、CPU占用率数据和内存占用率数据。这个平台的功能其实很少,看得出来还在开发阶段,目前真正算得上成型功能的,主要就是“网络助推器”。

和网络助推器相关的两个界面。这个功能的核心就是用户可以自定义地将不同的应用设定为不同的优先级,然后它可以开启“双源力”功能,同时启用有线网和WiFi无线两个连接,并把高优先级的应用转移到有线网上,而其他优先级的应用分配给无线WiFi。

坦率说,这个功能有点“超前”,对于绝大部分家庭而言,家里也就一个互联网接入方式,不管是有线还是无线,其实都是一个无线路由器,一个互联网连接。同时接入,真的有意义吗?再说了,既然都接入了有线网,干嘛还要把一堆应用分配给无线网呢?都用有线网不就得了吗?

我们其实理解设计师的用意:比如在玩游戏时,游戏是高优先级,所以使用有线网确保流畅。但把其他应用分配给无线有什么实际价值呢?比如我在玩游戏的时候要下载电影——难道在只有一个互联网接入时,无线网络就不会影响到有线网吗?这似乎不合逻辑。为此,我们也做了测试,结果放在中等优先级的迅雷下载一样占光了所有网络带宽,而且使用了百分之百的有线带宽实施下载——因为测试时,无线连接的是2.4GHz频段,最大下载速度也就4MB/s,但插接有线后下载速度达到了10MB/s,这说明了中等优先级的迅雷其实使用了高优先级的有线网络,并未像宣传的那样使用WiFi无线。总体而言,这个针对游戏做的优化似乎还不完善。

前面我们提到了,联想的拯救者R720其实是源自以前的Y系列,而且海外型号叫做Legion Y520,隶属于IdeaPad大品牌下。所以,该机针对游戏的集成功能平台叫做Y空间也就很容易理解了。Y空间可以通过桌面图标启动,也可以通过数字小键盘左上角的功能键启动。

Y空间的主界面显示了一些基本的硬件信息,同时有四个功能选项:极致散热(也就是强冷功能,大家之前已见识过它的威力了)、游戏网络保障、游戏防误碰触和游戏音效增强。另外,还有一个探索项,这个项目主要是针对游戏视频录制和分享的。

游戏网络保障就是当检测到游戏运行时,有限保障游戏使用网络带宽。另外,你也可以点击某个具体的应用进行“加速”以提升它的网络优先级——相比惠普的网络助推器,联想的这个游戏网络保障功能显得更加容易理解和实用。

游戏防误触功能就是游戏运行时系统会自动禁用Win徽标键和触控板,而且这个界面很明确地告诉了这个设置开启的快捷键,另外还强调了这个功能只在插入鼠标后才有效。在这里的确想给Y空间点个赞——说明清晰明了,功能实用不花哨。

游戏音效增强功能其实就是一个自动增测功能,增测到游戏运行时,就会开启Dolby杜比音效中的游戏音效。其实前面提到了,这个音响的调音和渲染力度比较大,反正平时听歌曲时我们并不建议开启任何音效。

探索项目里面主要是游戏视频的录制和分享功能,另外提供了设置选型,可以微调包括分辨率、录像帧数、质量在内的多种选项。前面我们提到了R720的按键上有单独的录像按键,就是和它配合使用的——当然,这也是基于Win10自带的录像功能的。

在预装项目上,两款机型的预装软件都还算比较干净,没有预装太多第三方软件。不过我们建议惠普可以简化自家的软件,像联想那样大幅精简,同时整合一些实用的功能到一个平台中方便大家使用。与此同时,我们为惠普e管家的消失感到遗憾。而在针对游戏的附属功能上,R720俨然更胜一筹,Y空间的功能相对于OMEN Command Center更为丰富和成熟,实用度也很高,而且功能的描述也准确易懂。在这个环节,R720完胜。

ROUND8:电池续航

暗影精灵3: ★★★★★★★★

拯救者R720: ★★★★★★

虽然是高性能游戏本,电池的容量不像需要长续航的轻薄本那样重要,但游戏本并非所有时候都玩游戏,所以,电池续航也是有一定意义的。另外,即便是玩游戏,如果真的遇到断电了,也必须靠电池来撑。再说了,在其他情况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对比,电池容量越大自然也就越受消费者关注,这是肯定了的。

暗影3机身内部电池上的文字信息注明电池容量为70.07Wh,但是我们通过Aida 64读取到的信息却是67Wh。R720我们读取到的电池设计容量为45Wh,但实际最大电量只有44Wh(都是Aida64读取的信息),也就是说已经有一点点衰减了(新机)。但无论如何,从电池容量上比较,暗影3比R720更理想。

不过,真实的续航情况如何呢?暗影3是120Hz刷新率的屏幕,会不会更耗电呢?我们还是通过实际应用来验证吧!

测试方案依然是我们一直使用的720P MKV电影播放,播放软件为CPU占用率极低的Win10自带《电影和电视》,两台笔记本使用能够满足正常观影需求的设置,即视觉上相同的屏幕亮度和相同的音量(听音音量)。电源模式为“平衡”(暗影3的电源模式为“HP”,它屏蔽了“平衡”模式)。

具体设置为:

暗影3屏幕亮度40%/56%音量

R720屏幕亮度60%/46%音量

续航测试结果:暗影3:428分钟

R720: 315分钟

在续航部分,惠普的暗影精灵3尽管电池实际容量没有达到标称容量,但也远大于联想R720的电池容量,所以最终无悬念胜出。

PK结论——谁是更好的选择呢?

相信各位很少见到如此详尽而全面的PK。但若你足够耐心且细致地看完了这个超长的对比文章,你应该已对两台主流的GTX1050Ti游戏本有了非常全面的认识。那么剩下的问题就是:选谁呢?

首先我要明确一点,惠普暗影精灵3和联想拯救者R720,都算是目前市面上“最值得购买的GTX 1050Ti游戏本”——要牌子有牌子,要外形有外形,要设计有设计,要卖点有卖点,要性能有性能,要好的价格有好的价格。它俩的出现和相互竞争,甚至产生了一个“副作用”,那就是某些原本闹得很欢的国内新锐品牌的GTX 1050/1050Ti机型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在方方面面都被这两款国际大厂机型压制了。所以说,这两个机型,本身都是出色的和值得优先考虑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选择谁都不会是“错误”。

剩下的,就看选择的角度了:

●如果你只是希望尽可能压低预算,买一台当下能够用且好用的游戏本,那就买联想的拯救者R720。它外形不错,且抓住了游戏本最基本和最核心的东西:性能够强、散热够好,附带功能针对游戏这个角度来说实用好用,外观、扬声器等各方面也不错,接口、屏幕虽然一般,也就不苛求了。

●但如果你预算稍微充裕点(其实真心没多几个钱),抑或是期待更理想的游戏画面体验,又或是稍微考虑远点,为未来的应用Ready,那就应该毫不犹豫地选择惠普的暗影精灵3。它的外观更加出位,虽在性能上比R720差那么一点点,但那点差异其实完全构不成任何影响,可忽略不计。散热方面,暗影3的CPU内部温度在默认状态下是没有R720低,但要降温也是分分钟的事情——而且GPU的温度还更低一点,因此总体差别并不大。唯一明显的差距来自外壳温度,但也在可接受范围内。然而,暗影3在屏幕上优势,在接口上的优势却是结构性的,它会实实在在地提升游戏时的感受,同时可以实现很多R720无法实现的扩展应用——说个最简单事情:你能确认自己在数年内不会连接一台4K显示器使用吗?另外,暗影3在续航上的优势也是明确的。说再简单点就是,选择暗影3(这里特指120Hz屏版),虽然没有多几个钱,但会带来更好的使用感受,且Ready formore,Ready for future——至少在我们看来,两机相比,暗影3是更佳选择。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铂牛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