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成功的关键:样本采集与保存的七大要素详解
测试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实验设计是否合理?还是严格的测试操作?事实上,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然而,还有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项目——样品。所有测试数据均来自样品。想要得到完美的检测结果,必须严格控制检测样品的采集和储存。
采集和保存样品有哪些技巧?
样本的采集和保存可以概括为以下“七要素”,从而轻松完成样本采集:
01
持续的
实验组与对照组采样的一致性,如组织块的大小和组织样本的采样部位、血样的性别和年龄匹配、尿样的采样时间等;
02
去除杂质
去除与实验无关的杂质,如去除动物组织中的血液、去除植物组织中的土壤和其他污染物、去除培养基中的细菌和细胞等,建议使用PBS缓冲液或生理盐水,并吸收用吸水纸保留液体;
03
低温
样品前处理应尽可能低,去除杂质和等分可在冰上进行,并低温保存,通常在-80℃冰箱中;
04
包装
按实验剂量包装,避免反复冻融;
05
快速地
样品采集、制备、储存和运输应尽可能快速,缩短样品采集到正式实验的时间;
06
标记
使用优质记号笔清晰标记样品名称,避免样品混淆;
07
包裹
建议使用高质量的离心管和冷冻保存管来采集样品,以防止运输和操作过程中样品管破裂和聚合物污染样品。植物样品可用锡纸包装,并在锡纸外面放置自封袋以避免运输。中等样品溢出。
常用样品保存温度如何选择?
储存温度的选择应考虑样品的类型、预期的储存时间、样品中生物分子的特性以及不同细胞的特性。
通常认为细菌和细胞活动的临界温度为-140°C。在此温度下,所有代谢活动都会停止。对于能够承受此温度储存的样品,建议将其储存在低于此温度的温度下,以利于长期稳定性。店铺。有些样品无法承受这么低的温度,其储存温度一般为-80℃。在此温度下,新陈代谢活动不会完全停止。另外,一些经过特殊处理的样品可以在低温和室温下保存。
01
实体组织样本的储存温度
新鲜冷冻组织和长期保存的OCT包埋冷冻组织应保存在液氮中,冷冻组织切片或用于DNA和RNA提取的冷冻组织应保存在-8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组织和组织切片应在室温(低于 27°C)下保存,并进行害虫防治和湿度控制。
02
液体样品的储存温度
对于液体样品,包括血液和尿液,在储存前应将样品中的各种成分分开,以便每种成分都能在最佳条件下储存。全血、血清、血凝块、非淋巴细胞和血浆样本应保存在-80°C。血沉棕黄层和白细胞应保存在液氮中。尿液应储存在-80°C 或液氮下。
03
电池储存温度
长期保存的细胞系应保存在液氮中。气相液氮比液相液氮更好地保存样品。虽然液氮的温度较低(-196℃),但气相液氮的温度(-150℃)仍然低于临界温度。对于需要但不具备液氮保存条件的细胞样本,应保存在至少-80℃的环境中。
冷冻取样时应注意什么?
样品应在稳定条件下保存,避免反复冻融。样品的反复冻融会加速生物大分子的降解,严重影响样品的质量。冷冻保存样品前,最好将其分成小份保存,避免不必要的反复冻融。一般来说,金额足以完成一项研究。
当需要冷冻和解冻样品时,应遵循标准程序以确保样品的稳定性和质量。在样品冷冻过程中,应采用适当的冷却速率来控制冰晶的大小和冰晶形成的速度,这将影响样品的质量。
样品使用时需进行必要的解冻和回收。储存温度越低,恢复和解冻所需的时间就越长。从冷冻状态解冻时,最好的方法是使用37°C的水浴。过程不宜过长,以免破坏样品的生物活性。
关于我们
永灵检测是湖南省医疗器械园区“三中心五平台”重点项目,也是园区配套检测机构。 2021年通过CMA认证,同时正在申请CNAS认证。公司现配备气相色谱仪、霉菌培养仪、生化培养箱、老化箱、无纺布滑轮试验机、织物透水度测试仪、倒置相差显微镜、紫外分光光度计等检测设备近300台套。
检测范围
环境检测(纯化水检测、洁净车间环境、公共卫生环境、病原菌、饮用水);
医疗器械检测(防护用品、一次性卫生用品、医用脱脂棉、无菌袋、医用血液管道导管、日常护理、纺织品等检测项目);
微生物检测(无菌检测、细菌菌落总数、初始污染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理化检测(环氧乙烷残留检测、氯乙二醇残留检测、还原物质、蒸发残留物、pH、总金属、细菌内毒素等);
生物学评价检测类(细胞毒性、皮肤刺激性、皮肤致敏性、植入性、热原性、溶血性等检测项目);
医疗器械包装验证(密封剥离测试、密封强度、染料渗透测试、破裂测试、微生物阻隔、真空泄漏、产品加速老化和有效期验证等);
医疗器械运输验证(滚动试验、模拟运输验证、压缩堆放试验、跌落试验等);
电气安全(额定工作低温试验、低温储存试验、高温储存试验、湿热储存试验、介电强度、持续泄漏电流和病人辅助电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