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丽德笔型手电:便携高性能照明装备,适合警务医护及日常使用
纳利得作为国内照明器材领先品牌,长期研发笔型灯(手电筒)。早在2015年,笔者就已经接触过南电K3笔触。
笔画式手电筒的大小与签字笔相当。优点是小型便携、实用、高性能。笔式手电筒可以像钢笔一样随身携带在口袋上,也可以放在背包的笔槽袋中。与传统手电筒相比,行程式手电筒不仅适合普通人作为EDC照明手电筒,也适合专业人士使用。例如,可以作为警察备用战术手电筒,隐藏式便携;另外,也适用于电力通信工程从业人员等技术维护和医务人员作为手电筒的检查。为此,纳利德在K3手电筒的基础上,专门开发了适合警务人员使用的K3T(战术招)、针对医务工作者的Dr.K3医用手电筒、Dr.K3 Pro(带Type-C直充版)、 K3S医用手电筒、K3L医用手电筒等衍生型号。今天,我要介绍的是K3家族的最新型号之一:K3R。
K3 R的“R”作为理念 R是“rechargeable”(可充电)的缩写。可以看到K3R是一款内置聚合物电池并采用Type-C直充设计顺应时代潮流的新作。 K3R主打日常使用,与之相对应的还有姐妹型号K3RT。 “T”是“Tactical”(战术),因此K3RT具有一定的战术防御能力。今天我重点关注K3R。
K3R官方参数
从官方参数来看,K3R确实是一款我想要的行程型手电筒:体积大小轻巧,低中高三档亮度设置合理;具备了行业主流手电筒的基本防护,这就足够了。
南瑞德K3R手电筒(右一)与闪批马克笔(左一)、卡森钢纤维防卫笔(中)尺寸对比,K3R尺寸最为小巧,便于携带。
口袋携带或者包内,行程式手电筒不突兀或者不占地方(换句话说,这逼电脑包,电脑包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手电筒载体。这也是最大的目的开始这一行程......
K3R的外包装搭配Nalid近年来的白、绿配色,非常清爽、抢眼。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Nalid的产品在外包装和手电筒上都有一致的产品编码,可以查询真伪。
管头编码与外包上编码一致。事实上,产品编码可以通过激光雕刻更加精细。
打开盒子后,里面有K3R手电本体、一条Type-C超短充电线、备用防水胶圈的保修卡说明书。
K3R从灯头到管体中部延续了K3的设计,而拥抱设计则延续了K3博士的设计
这种固定夹设计美观、简单,但缺点是夹子根部在管子内部。但我想大多数人都没有正确使用它们,也不会轻易坏掉。
管头分解后可以看到与管体连接的螺纹。原本看到以为是传统螺纹导电特性的手电筒,但事实上——
当K3R散装手电筒接近防水胶圈位置时,按下开关手电筒,无法点亮。原因是——
原因是K3R管头采用的是短铜柱导电,而不是弹簧。当铜柱没有到达Type-C充电口时,电路不连接。因此,旋松K3R的螺纹在端面导体设计的手电筒上也能起到类似的效果,防止尾盖被误触。这就是歪的加分点,哈哈哈。
尾部压在表面,凸起的防滑纹理增加操作手感
无论是反握还是握把,K3R的整体握持感还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手电筒直径能做大一圈就更好了。
K3R的开关逻辑既不是前开关也不是后开关。我们用“智能”开关来调用它。轻按K3R的智能开关即可进入预览模式。再次按下亮度档位后,按下开关即可锁定当前亮度手电筒。重复关机。只要掌握了,实际使用起来还是非常方便的。
值得称赞的是,这套切换逻辑具有记忆功能。打开关机超过两秒会自动进入上次关机前的亮度档位。这样更加亲密。
K3R的灯杯采用微橘皮设计,LED采用Cree XP-G3,中规中矩。
K3R的光斑中心过渡均匀,色彩清晰自然。
K3R的光斑重点突出中性光照明,光斑大,光斑过度均匀,光效体验非常好。
室外350流明档位照明效果:泛光面大,光斑过渡清晰,夜间行走、找线检查管道都能完全胜任。不过K3R的远距离集中能力比较一般。实际使用有效照明距离(人眼感知距离)约为25米,25米外,投射能力较差。但对于K3R的定位来说,它绝对是诞生时间不长的,所以这不能算是一个缺陷。
经过近一个月的使用体验,总的来说,K3R是一款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光斑极佳的刷式手电筒。小体积也能爆发高亮度,满足日常生活中95%以上场景的需求,但笔者还是发现有一个不足的存在:那就是Type-C充电指示灯。
K3R充电时,充电红色指示灯需要按下尾部开关才能亮起。 (普通直充残障产品无需按开关。
按下手电筒开关,红色充电灯常亮。充电完成后,绿灯常亮。
但如果不按下开关,指示灯会有背光效果。具体表现是连接电源后有绿色背光。红灯时不时地闪烁。经过多次红灯测试,6次后不再闪烁。连接充电后离开,他们会认为充电完成。)
起初我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以至于每到上半月,就以为K3R充电特别快(因为回来时红灯不亮,绿背光经常亮),但实际使用发现电池寿命未达到校准容量。 Essence 精华 后来详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发现,正确的使用方法是充电时按下尾盖开关,充电指示灯正常显示。
当然,这个细节并没有受到伤害。只适合老司机。在评价产品时,应以认真严谨的态度进行汇报,闻玫瑰花香,使用前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产品,以免翻车。对于厂商来说,能和主流产品一样的指示灯开启的设置是否与人机、细节相同?
以上,全文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