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客诚品CEO陈年的感伤与呐喊:从50亿美金高估值到10亿的转变
写在前面:
早在半年前,搜狐IT就找我为Fancl写稿子。我本来想写《我看到的凡客》,但由于我和凡客诚品一些高管关系很好,最终没有写。即使今天的文章也是基于事实的分析。
文/卞海峰
“从黑暗中走出来:只有经历过迷茫的黑暗,才能超越自我。@陈年”
“这是在鼓励我吗?”
这是前两天凡客诚品CEO陈念在微博上与一位貌似凡客诚品设计师(或其他职位)的对话。陈念的话里似乎带着一些莫名的“感伤”。感伤的背后,更像是陈念在向外界无声的呐喊。
凡客诚品的“原罪”
与三年前炙手可热的凡客诚品估值高达50亿美元、无库存积压、经常被抢购一空的情况相比,现在凡客诚品的估值只有10亿美元左右,且产品数量众多。库存。与此同时,他也面临着逐渐被市场边缘化的尴尬。
抛开导致凡客诚品转型平台电商和特卖电商失败的因素,我认为凡客诚品失败的最大原因是产品。对于服装品牌或者互联网服装品牌来说,用户关心的是产品本身。细节、品质和设计,而不是独立的用户体验(如丰达等交付方),更谈不上凡贵特、1984等所谓的文人情怀。
回顾万科曾经的核心团队成员,你会发现他们基本上都是原来卓越网和金山软件的直接成员。也就是说,他们都是跟随雷军、打拼多年的老战友。最关键的是,这里没有一个真正懂得服装管理的人。他们所拥有的只是 PHP 和营销。这与大多数电商(在线销售商品)公司的人员构成形成鲜明对比。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凡客诚品在互联网营销、网站运营、用户体验等方面的布局和执行力都出奇的好,远远超过了世界一线知名服装品牌,尤其是凡客诚品在物流和产品方面的投入包装。它还将用户体验推向了一个新的水平。至于退货,在产品把控上,无论是时尚感还是产品质量,甚至不如淘宝C店的一些皇冠卖家。
关于这一点,你可以去微博等社交媒体,搜索有关凡客诚品的关键词。凡客诚品几乎全部解决了服装品牌偶尔遇到的褪色、断线、起球等质量问题。据悉,今年之前,只有凡客诚品内部的帆布鞋团队才能算得上真正的服装设计研发团队。
或许,凡客诚品成立的第一天,就意味着会有今天这样的情况。这种以营销为主、产品为辅的商业模式对于服装品牌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本末倒置。这也是诚品最大的“原罪”。
人才管理“失控”
与刘备的治民方法不同,陈念采取了以夷制夷的方法。它早在2011年就推出了高管轮换制度,希望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给年轻人更多的机会。华为和阿里巴巴这两年才推出高管轮换制度,这说明陈念在某些方面还是有前瞻性的。
出乎意料的是,轮换制度并没有像陈娘想象的那样重新激发人们的活力。相反,不少Fancl老员工抱怨,随意的轮岗让人们缺乏归属感。让技术轮流管理市场,市场轮流管理仓储,仓储管理技术。这和“误导”有什么区别?对于员工的质疑,陈念总是拿李宏毅的案例来反驳(李宏毅曾用10万元创办如丰达并取得成功)。但整个凡客诚品有多少个李鸿毅呢?
另一方面,轮换制度并没有改变凡客诚品对新管理人员的选拔。 “人太多了,这些‘坑’(指管理岗位),怎么也轮不到,钱也不多。”一位在凡客诚品工作了5年的员工说。去年7月辞职。虽然她已经离开了凡诚诚品,但从和她交流的过程中,我能感觉到她对凡诚诚品还是有感情的。一个人一生能在一家初创公司度过多少个五年?
马云曾将员工离职的原因总结为“缺钱”、“没有未来”。我对员工辞职的理解是:缺钱、学不到东西、做不了自己想做的事。凡客诚品员工离职的原因中,几乎包含了这三点。
与行业内的高薪相比,凡客诚品的薪资可以说是低得离谱,这不排除电商行业纯粹是人才泡沫;凡客诚品的核心员工主要是互联网资深人士,而陈念是个文人,似乎在他身上学不到什么东西;所有的事情,无论大小,都需要你做出最后的决定。很多人(甚至副总)都做不到自己想做的事,个人价值无法释放。
现在看来,凡客诚品的人才管理更加失控。从多位从凡客诚品辞职的高管口中,我感觉陈念不重视人才。无论谁离开,谁不再存在,都将继续改变世界。凯亚还活着。事实真的如此吗?这还有待时间的检验。可以肯定的是,目前凡客诚品的士气一片混乱。从最近的辞职潮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凡客诚品已经失去了信心。 (这次离开的人比较多,包括一些总监级以上的管理层也大多有Fancl的选择)。
出售可能是唯一的出路
人才管理和产品匮乏或许不是造成凡客诚品目前处境的直接原因,但却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最直接的原因恐怕就是近期供应商集体上门讨债。
凡客诚品刚刚从二环搬到五环外(亦庄)的时候,陆续有供应商上门追债,让凡客诚品的所有顾客都感受到了危机。大家都在想Vancl还能坚持多久。一方面是公司现金储备已经不足,另一方面则是供应商的债务。这与PPG倒闭前夕的情况何其相似。
幸运的是,最终,凡客诚品早期投资人、陈念原卓越网合伙人雷军伸出了援助之手,为凡客诚品提供了1亿美元的援助。随后,不少人猜测,凡客诚品本轮融资估值在10亿美元左右,且投资方大多是凡客诚品的此前投资人,并没有新的机构加入。
协助凡客诚品并不是失宠,而是为了将损失降到最低。要知道三年前他们对Vancl的估值是50亿美元。截至最新一轮融资,他们已向凡客诚品注资50亿。超过一亿美元,谁都不想钱白白浪费,所以只能选择再次注资,稀释每股成本,然后“粉饰”报表,卖掉。也许这是目前最好的解决方案。
在我看来,这些投资者其实也很害怕。他们害怕凡客诚品的投资案会是一个无底洞,让他们越陷越深。要知道,他们已经在其中投入了超过6亿美元。
如今的凡客诚品就像一个中年男子,对过去有太多的遗憾,对未来也充满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