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得利钟表国庆主题手表热销,美驰图月球车助力出口增长超15%

日期: 2025-01-23 22:07:55 |浏览: 22|编号: 66738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东莞得利钟表国庆主题手表热销,美驰图月球车助力出口增长超15%

中泰模具位于东莞横沥生产车间。一台巨大的机床正在雕刻模具。南方日报记者 孙俊杰 摄

得力手表新推出的航天系列手表。南方日报记者 孙俊杰 摄

随着国庆节临近,凤岗东莞市得力表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款国庆主题手表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公司董事长梁伟豪告诉记者,依托公司强大的研发能力和齐全的配套设施,手表从构思到批量上市仅用了20天左右的时间,再次为新产品的诞生树立了新的节奏。在制表业。

距离得力钟表不远,在东莞市美驰图实业有限公司的装配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着组装公司最新款的月球车等产品。厂长吴克汉透露:“依靠自主品牌和月球车等新产品,美驰上半年出口增长15%以上,国内市场销量也不错。”

在东莞,有不少像得力表、美驰等从事传统产业的企业,依靠品牌、创新等因素“老树发新枝”。东莞市商务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东莞委托设计(ODM)+自有品牌(OBM)产品的出口比例已提升至75.6%。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成为东莞经济发展的亮点之一。

南方日报记者 戴双成 统筹:戴双成 策划:金彦明

品牌推广

超过2,000家公司拥有超过13,000个品牌

“在 100 家转向品牌化的代工厂中,只有一家可能成功。”这句话曾经在铸造行业广为流传,但现在在东莞,企业正在用自己的奇妙改变来打破这种恶性循环。

东莞市创吉电器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生产电动工具的公司。公司产品陈列室的货架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国外品牌产品,吸引了众多合作客商的目光。

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自2000年起,创基电业母公司香港创新科技集团实施自主品牌战略,收购了全球多个知名欧美高端品牌。 。目前拥有11个欧美高端品牌,并以此为突破口。大力引进人才开拓国际市场,打造多个自主品牌,成为全球同类产品一流的生产供应商之一。

在东莞,不少以代工起家的传统企业,如东莞时代皮具有限公司,在实施品牌战略时,采取了类似庄机电业那样自创和收购的“两条腿走路” 。

东莞市时代皮具制品有限公司位于厚街。公司由全球最大的皮具制造商香港时代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投资。东莞时代皮具制品有限公司除了为世界知名手袋工厂制造外,还生产集团8个自主品牌中的4个。据集团执行董事兼董事长杨华强介绍,上半年东莞生产的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增长15%,达到近3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东莞开展加工贸易业务的外资企业共有10572家,其中时代皮具等6145家由加工贸易转一般贸易,企业超过2000家。并建立了自己的品牌。超过13,000。

品牌给东莞传统企业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与上半年自主品牌高达15%的高速增长相比,东莞时代皮具制品有限公司上半年的OEM(原始制造)业务相比去年仅小幅增长。去年同期。

以生产各类玩具汽车而享誉国内外的美驰公司,其主要增长点也来自于自有品牌。吴克汉透露,公司旗下的Bburago、MaiSto等品牌的产品成为上半年增长的主力。

自主品牌帮助东莞传统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大幅提升经济效益。 “没有品牌,只有有人给你下订单,你才能做。没有订单,你就做不到。你完全被别人控制了。”吴克汉说道。

杨华强对此深表赞同,“从贴牌转向自主品牌,不仅会带来业务的快速增长,带来利润的大幅增长,也大大增强了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为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创品牌,东莞不仅在《东莞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了一系列补贴和奖励措施,还印发了《东莞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市名牌创建奖励办法》。按照规定,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著名商标、绿色食品等称号的企业将给予奖励。其中,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的企业,可给予最高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此外,东莞还与香港贸易发展局等机构签署合作协议,推动企业打造自主品牌。在企业自身需求和政府引导下,东莞传统企业品牌之路越走越宽。

高端

传统企业产品走向高端

9月11日,苹果召开新品发布会。与此同时,大洋彼岸的东莞寮步,高威光电电子有限公司的员工正在加班加点,为苹果新品生产摄像头。得益于苹果的订单,在港股上市的高威电子股价今年以来已经上涨了近50%。

高威电子1992年落户东莞时,是一家从事玩具生产的外资企业。 2002年后成功转型为电子、半导体企业。 Cowell Electronics 目前是全球移动设备摄像头模块的主要供应商。其光学镜头和光学元件的核心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已成为全球第六大相机模组供应商,并在香港成功上市。

高威电子的变化是东莞众多传统企业追求高端产品的缩影。数据显示,去年东莞机电产品出口6009亿元,同比增长15.2%,占比75.5%。今年上半年,东莞机电产品占东莞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提高0.7个百分点,达到76.2%。

在今年举办的第十一届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上,名门(中国)儿童用品有限公司销售的一款售价过万元的婴儿车引起了不少关注。 “虽然价格超过万元,但在欧洲市场很受欢迎。”名门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宋志钊说。

为什么公司的产品越来越高端?宋志钊表示,这得益于公司的研发创新和品牌战略。 2004年,名门公司率先引进全国第一套碰撞试验设备,成为国内第一家能够对汽车儿童安全座椅产品进行碰撞试验的实验室。 2017年,名门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每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3%以上。 “公司近万名员工中,科技研发人员占12%。”宋之钊说道。

记者了解到,虽然名门公司的产品逐渐走向高端,附加值越来越高,但产品仍然供不应求,目前正在建设第四工厂。第四工厂总投资5.5亿元,计划2021年底建成投产,届时可新增婴幼儿推车及配件300万台(件)。

不只是命门幼儿。记者调查发现,即使在传统的礼品、箱包等行业,企业产品也在向高端产品迈进。在东莞市洛亚珠宝开发设计有限公司的产品陈列室里,有国务院赠送的龙毛笔、赠送香港行政长官的“南瓜马车”……还有无数的珍品。特殊产品。

位于茶山的东莞市银冠旅行用品有限公司是一家旅行箱生产企业,年产旅行箱近百万只。除了生产传统行李箱外,公司还生产新开发的智能行李箱和超轻行李箱。公司董事长赖良东表示,公司成立之初,生产中低端产品,并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后来发现低端产品竞争太激烈,于是在2015年转型到高端路线。

“目前银冠的产品所用的材料全部来自德国,配件也都是高端的,产品的出厂价比同行高很多,但产品还是很受欢迎。银冠有员工近300人,其中从事设计研发的有20人,每月至少能推出20款新车型。”赖良东说。

产品技术的提升来源于企业研发能力的提升。为提高企业研发能力,东莞一直积极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例如,外贸企业参与技术研发等转型升级指导服务,可申请最高30万元的财政补贴。

企业积极性的提高反过来又会加速企业产品的高端化。上半年,东莞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分别增长11.3%和17.9%,占比55.1%和42.5%。东莞传统企业的产品明显向高端产品发展。

聪明的

技改投资增速位列珠三角第二

机器人高速运行,接收指令的机械臂完成相关操作。记者在车间里只看到几个技术人员“听话”眼前的显示屏……这就是阿里自动化动力电池顶盖智能车间。

阿赫利自动化负责人告诉记者,该生产线节省了15名以上工人,劳动生产率从26件/人·小时提高到200件/人·小时。

在东莞,阿里自动化的情况并不是个例。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开始实施自动化、智能化升级。自动化生产线的改造和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彻底颠覆了企业以往的生产模式。

数据显示,上半年,东莞工业投资快速增长,市场信心依然强劲。全市完成技术改造投资195.64亿元,同比增长48.6%。在珠三角九市中,东莞技改投入和增速位居第二。

在常平的久达通讯设备(东莞)有限公司,工人们每天操控着价值数亿元的机械设备。这家主要生产家庭监控设备、路由器、电源调制解调器、LED灯等产品的公司,通过智能化改造,员工人数从2017年的3000人减少到去年的2000人,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2018年,我们收到了超过200万元的换机补贴,预计今年也能收到补贴。”该公司副总经理何朝阳告诉记者。

何朝阳表示,去年东莞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对企业有很大帮助。 “新出台的政策还为企业建设研发中心提供补贴。目前,澳航拥有四个研发中心。公司计划利用扶持政策,将四个研发中心全部集中在东莞,并初步选址松山湖。”何朝阳说道。

长盈精密也享受到智能生产带来的好处。长盈精密相关负责人表示,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后,公司生产效率提升20%以上,运营成本降低15%以上,产品开发周期缩短20%以上%,产品不良品减少20%以上,单位产值减少20%以上。能耗降低10%以上。

除了推动生产线智能化改造,东莞传统企业升级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贴近科技富人”。以已被认定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的横沥(模具)为例,为推动模具产业发展,2012年,横沥镇牵头上海交通大学等7所高校和机构共建恒力模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吴国红告诉记者,协同创新中心针对模具行业外贸转型升级的实际需求,重点建设十大技术中心,着力助力模具行业发展。企业从检测、技术、人才、市场等不同维度“走出去”。打好基础。 “在科技支撑方面,近年来,协同创新中心共促成产学研项目72个,实现成果转化55项,帮扶孵化企业近38家。”吴国红说。

东莞目前拥有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3个、省级基地2个。东莞市商务局表示,将引导各外贸转型基地充分利用国家鼓励政策措施,推动各转型升级基地协调发展,进一步提高基地企业在新兴市场的份额。

■一线探访

熟食手表:

从传统代工到在钟表王国设厂

九月的东莞,空气中弥漫着一丝凉意,但在东莞市得力表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得力表”)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仍在抓紧时间生产一款国货表。以日为主题的手表。公司董事长梁伟豪不时进出车间,指导检查生产情况。

1988年,梁伟豪在东莞凤岗创立得力表行。目前,得力表业已发展成为年产手表360万只、配件60万套的大型企业。它在瑞士设有工厂并拥有自己的品牌。在“引进来”的同时,我们也在大步“走出去”,实现让中国产品引领世界潮流的梦想。

在德利钟表工坊,几乎所有制作手表的设备都是从瑞士进口,生产的手表销往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得力钟表非常重视质量,手表零件的加工和组装过程都需要在洁净、恒温的空间内进行。

“我们非常重视质量,数量不是最重要的,只要做好就好。”梁伟豪拿着放大镜对一批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腕表进行最后检查。从事钟表行业50多年,梁伟豪始终痴迷于追求尖端钟表制造技术。

今年6月23日,中国大陆规模最大的第30届中国(深圳)国际钟表展览会在深圳闭幕。东莞得力表业作为唯一一家东莞品牌企业参加了此次展会。展会上,公司携自有品牌“SAGA世家表”惊艳亮相。

与过去十年不同的是,越来越多的香港企业开始内销并创建自己的品牌。 1986年,梁伟豪开始在美国和加拿大推广SAGA品牌的销售。 1992年,得力手表开始在内地开展零售业务。得力表相继在广州南方大厦、广州上下九路开设旗舰店,推广SAGA腕表品牌。

梁伟豪表示,他经历过1998年金融危机和2008年金融海啸两次大风暴,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快速变化有着深刻的认识。因此,近年来,得力表业一直坚持技术创新,注重产业转型。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不断向价值链前端延伸,实现品质与产值同步提升。

今年,得力表推出全新SAGA SPACE航天系列腕表,这是全球最薄的碳纤维腕表,厚度仅为4.75毫米。记者在产品展厅看到,该系列手表采用了航天领域的高科技材质。采用的航空航天专用碳纤维材料是含碳量95%以上的高强高模新型纤维材料。广泛应用于航天火箭。生产。

瑞士是世界著名的钟表王国。 2016年,得力表在瑞士卢加诺建立了手表制造工厂,开启了中国手表的逆袭之路。 “在瑞士建厂可以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更好地学习瑞士制造。”梁伟豪说道。

此外,为弘扬钟表文化,得力表将携手国家授时中心建设“钟表文化与时间科学博物馆”,计划于2021年建成开放。 博物馆的展览内容涵盖“时间感知”、“授时技术”、“授时技术”、“时间应用”、“授时与导航技术”、“钟表技术与文化”六大版块,全面系统地展示古代时间科学与钟表文化以及现代,国内外。展示了中国古代计时、航海技术的杰出成就,展示了中国现代钟表制造技术的发展历程,展现了计时、日历、钟表方面的南粤文化。建成后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独一无二的专业科普场馆。

■数字阅读

75.6%

截至目前,全市委托设计(ODM)+自有品牌(OBM)产品出口比例已提升至75.6%。

44.3%

截至目前,一般贸易(含保税物流)进出口占全市的44.3%。

6145 户家庭

截至2018年底,东莞开展加工贸易业务的外资企业共有10572家,其中加工贸易转一般贸易6145家。

2000年

截至2018年底,东莞已有2000多家外资企业建立自主品牌,品牌数量超过13000个。

3

今年8月,松山湖(电子信息)、横沥镇(模具)新认定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加上原大朗毛衫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服装),东莞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数量增至3个。

48.6%

上半年,东莞市完成技术改造投资195.64亿元,同比增长48.6%。在珠三角九市中,东莞技改投入和增速位居第二。

■记者手记

借力粤港澳大湾区

加快东莞传统企业升级

盛奇美服饰在常平的生产和销售流程基本是这样的:香港的贸易公司负责接受欧美客户的订单,公司在深圳的设计公司负责在常平的工厂设计、生产,然后导出。

在东莞,这是很多传统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流程。因此,借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高端生产要素在湾区内更加自由流动,是东莞加快传统企业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东莞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造业是东莞的立城之本、核心竞争力。传统制造业在东莞制造业中仍占较大比重。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必须鼓励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绿色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

此外,东莞还可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大力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如大力推动5G等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市场应用。

东莞可以通过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来实现这一切。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认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东莞必须站起来成为大湾区的制造业脊梁制造业在产业、产品、制造方法、产业工人四个方面更加先进。高端化,这个过程可以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机遇来实现。

回顾东莞制造业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从最初的加工贸易开始,东莞制造业一直面向国际,全面参与国际分工。近年来,东莞积极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从最初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到现在的先进制造业。

东莞传统企业的升级必须依托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力量协同发展。具体来说,推动传统企业升级,东莞可以与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地合作。凭借技术创新和财力,城市之间的这种合作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铂牛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