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无为高沟镇:电缆产业链集聚,打造中国电缆之乡的崛起之路

日期: 2025-01-22 05:04:16 |浏览: 57|编号: 66415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安徽无为高沟镇:电缆产业链集聚,打造中国电缆之乡的崛起之路

编者注:

越来越多的“宝镇”正在成为中国制造业版图中势头强劲的“生力军”。在新技术加持、新基建支撑下,这些小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延伸巩固链条、拓展市场,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了细分市场的蓝海,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安徽:“县域制造”集群集聚

这个人口不到5万的小镇,聚集了近300家电缆上下游企业,其中高新技术企业49家,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20个,全国电缆行业百强企业中的6家坐落于此……

在安徽省武威市高沟镇,一根电缆“锁住”了百亿产业,让曾经默默无闻的滨江小镇变成了著名的“中国电缆之乡”,成为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规模企业。

在工业化发展新浪潮下,“县域制造”以创新促发展、以特色赢得市场,成为中国制造版图中势头强劲的“生力军”。

“武威电缆产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市场浪潮的考验,产业从小到大、从连锁到集团,依靠坚持创新,走特色发展道路。”安徽华菱电缆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陈龙大学毕业后,作为电缆行业人才被引进武威市,并一直在当地一家龙头企业工作。和镇上许多操着外国口音的从业者一样,陈龙见证了当地电缆行业的发展壮大。

安徽华菱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数字化生产车间一角 记者王菲 摄

距离华菱不远处,坐落着集群中的另一家龙头企业——安徽华宇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走进公司展厅,记者看到,各种电缆发明专利、高新技术产品认证、科技成果证书等排成一整面墙,展示着公司的荆棘之路和创新发展足迹。

“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日新月异的市场竞争中,我们坚持走专业化、专业化、创新之路。”谈到企业的发展之路,叶明珠董事长言语中充满了信心。

深海资源勘探等场景中使用的水密电缆技术难度极大。作为专注新技术的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华宇电缆持续加大科研投入,瞄准无人潜水器等新场景、新赛道。华宇电缆通过与上下游企业协同攻关,突破技术难题,推动产品研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

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与安徽省县级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互动,推动制造业向高水平发展终端、智能、绿色。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截至2023年底,全省72个县级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实现收入7916.1亿元,同比增长8.8%。新晋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和“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5家。新增企业294家。”安徽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自动化生产线上,工业机器人高效运转;厂外,满载物资的卡车来回穿梭……位于合肥长丰县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的安徽万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抓住新能源汽车产业聚焦新能源汽车底盘细分领域,细化优化,加快市场发展。

“融入新兴产业主赛道,将加快我们的发展。”安徽万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长松表示,公司与比亚迪合肥基地开展创新合作,加速材料、工艺等迭代创新,并建立了稳定供应与比亚迪、蔚来等多家整车企业建立连锁合作关系,年产值超10亿元。

在毗邻长江的“鱼米之乡”芜湖市繁长区,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当地保健食品特色产业基地加快了绿色转型步伐。

走进基地龙头企业安徽同福集团有限公司中央厨房,记者看到,在数字化、智能化生产模式的支撑下,传统食品加工变得高效、集约、低碳。

“食品行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练好内功是企业转型升级制胜的关键。”安徽同福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世富表示,“我们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持续推动行业提质增效。”

一粒米从田间到智能工厂为千人创造就业,一粒青梅从枝头延伸到餐桌价值数亿元的产业链。繁长区围绕“先粮、后食”、“先农、后工业”,不断向生产性服务业、乡村休闲旅游等赛道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描绘了乡村振兴新蓝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基地的产业生态越来越完整,链条越来越长。今年我们成立了繁昌区食品行业协会,针对绿色、天然、健康消费升级的新需求。基地企业共同发展,不断开发新产品、新业态。”悠悠果园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宁鹏飞表示(记者王菲)

河北:箱包之都“逆势出海”

北京以南不到100公里,在一家小镇酒店的大堂,短短一个上午,记者就遇到了三波来自欧洲和中东的买家。

作为东欧、中东等地外商口口相传的“世界箱包之都”,河北保定白沟新城常年外商云集。也是中国最大的箱包生产和销售基地之一,国内市场占有率约28%,产品销往全球195个国家和地区。

“五天之内就购买了价值超过6万美元的商品。”现居英国伦敦的巴基斯坦商人哈菲兹·阿布巴卡表示,这是他第一次来中国,这笔大笔钱是用来购买拉杆箱的。去英格兰。

记者在金宝路东西物流中心附近看到,前来白沟新城采购货物的卡车排起了长队。

方圆仅100公里,在川流不息的交通物流背后,却是一个吸纳就业超过200万人的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全球每年售出 8 亿个包袋。

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2024年上半年,白沟箱包出口增长17.78%,累计出口额71.54亿元。人们不禁好奇这个小地方“逆潮流”的秘密。

白沟箱包的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最早的箱包市场是在“石坑桥”街边摊市场,玩具和小百货一起出售。这种手工作坊和街边市场的低价、纯量发展模式已经沿用了20多年,但糟糕的市场口碑让行业陷入困境。

“当时没有品牌意识、质量意识,市场销售困难,小厂利润很低。”白沟鹏杰皮具有限公司创始人王金龙表示,箱包工厂都是贴牌生产,大部分努力只是“为别人做嫁衣”。 ”。

2003年后,陷入绝境的白沟箱包企业逐渐觉醒了品牌意识。短短5年时间,白沟从“无品牌”到“贴牌”,再到拥有1400多个自主品牌。

河北省保定市白沟新城管委会副主任金雪飞表示,为了帮助企业打造品牌,当地定期评选十大品牌,帮助企业申请河北省著名商标和河北省著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并定期邀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专家学者。教。

通过打造更好的品牌,销售范围越来越广,产品更新也越来越快。如今,这个户籍人口6万多的小镇已形成了箱包原材料供应、产品设计、加工制造、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科技发展为小镇腾飞插上了新的翅膀。近年来,电商直播在白沟遍地开花,传统批发商打出了“工厂直播”的旗号。

目前,这里每天举办近万场直播,用20多种语言向国内外客户介绍产品。 2023年,白沟箱包总产值将增至419亿元,其中通过线上销售实现约300亿元。

“最新的客户是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直播来的。两个月前,有一位印度客户一次性订购了10标箱产品。”保定白沟天尚兴箱包皮具有限公司销售人员张丽华表示,2023年公司销售额达到1.5亿元,以外贸订单为主,预计今年将突破2亿元。

在白沟一家跨境电商公司,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按照订单进行商品提货、包装。还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网店的日常运营和维护,分析挑选国外消费者喜爱的女包并上架。公司在西印、亚马逊、Shopee等十余个跨境电商平台设有网上商店,产品销往全球近50个国家和地区。

“分析各国消费者喜好和跨境平台风格,有针对性地将优质产品上架,让热门产品更容易销售。”白沟新城电子商务协会常务副会长王雷表示,白沟目前正在建设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通过举办公益培训、电商直播比赛等方式,打造专业人才队伍。

白沟新城招商和特色产业局局长王维南表示,为了拓展海外市场,聚焦重点国际展会,政府引导白沟外贸企业,特别是年轻的“二代”、“三代”一代”,去年访问了七个国家。 “我们很快就会再次启程,九月前往日本和韩国,十月前往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他说。

由于箱包异形款式繁多、更新换代快、工艺复杂,大多数工厂尚未实现完全自动化生产,仍依靠经验丰富的工匠手工制作。但白沟一直在积极探索智能化产品设计和生产。

2022年,将在当地建成白沟箱包产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为平台上2万多家企业提供精准数字化服务。企业可以通过“云设计”在线辅助设计系统和设计信息采集系统了解最新趋势,趋势是利用人工智能辅助设计和3D打印模拟成品。

“只要设计新颖、质量过硬,我们对进货数量没有限制。”伊朗买家Behenam Fadavi此次来到白沟。产品设计对他来说是最重要的部分。今年是他与中国企业合作的第七年。他主要从中国进口背包和女包,然后销往阿联酋。 (记者杜芳芳、王美琪、苏开阳)

江苏:千年陶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活力

添柴看火20多个小时,烧至上千摄氏度,一一打开陶瓷“盲盒”……一场古龙窑开窑仪式9月19日在江苏省宜兴市举行。 “中国陶都”。这与过去不同。此次开窑吸引了大量年轻非遗传承人和陶瓷爱好者参与,并进行线上直播,超过127万网友在线“观看”。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龙窑开窑,古法烧制的陶瓷令人震撼,也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启发。”宜兴90后陶艺专家范倩文表示,作为宜兴陶艺生产的专业符号,龙窑烧制保留了传统的工艺和风格,开窑的仪式感更能让更多年轻人爱上。与紫砂文化。

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为了传承和弘扬优秀的制陶技艺和紫砂文化,宜兴近年来积极拥抱数字化浪潮,推动数字化紫砂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擦亮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片。

记者现场了解到,龙窑开幕在当地首次以短视频直播的形式举行,吸引了众多内容创作者和网络主播参观宜兴陶瓷博物馆和著名生产车间进行记录并传播紫砂壶制作工艺。在抖音平台的相关直播间,超过127万网友在线“观看”。不少网友互动感叹“开窑很好玩”“陶艺很精致”,频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点赞。

“数字平台正在成为助力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力量。我们推出的‘时光非遗’项目与宜兴非遗更新非常契合。我们希望通过支持这些传统文化工艺、戏曲、民间艺术,可以给传统文化赋予时尚元素,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古老’又‘时尚’,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抖音公益“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在当下”项目。

“非遗+直播”的新玩法,让宜兴工匠尝到了“甜头”。位于当地丁蜀镇的全国首个紫砂产业抖音直播基地,目前拥有商家8000余家,直接员工5.5万人。近两年紫砂产品销量翻了一番。

“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主动‘上线’,吸收网友创新陶瓷制作的好创意,也发现了市场的许多新需求。”范倩文举例说,将紫砂融入文创产品中,与咖啡文化相结合。

此外,宜兴还打造了“紫砂元宇宙”,进一步拓宽紫砂产业的发展方向。借助Yuanverse虚拟互联技术,体验者可以以虚拟人的身份“参观”紫砂文化区,实现紫砂展览的“云”观赏和紫砂茶壶的“云”定制。目前,宜兴数万件优质紫砂珍品通过元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网上展示和交易,超过20万件紫砂珍品借助区块链实现了“数字认证”技术。

“宜兴紫砂千年璀璨,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我们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发展‘出圈’,进一步弘扬传统陶瓷文化具有新的活力和当代价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陶瓷分会副会长葛军表示。 (记者何雷静)

甘肃:革命老区走上新轨道

建园区、扩算力、聚集群、促融合……近年来,甘肃革命老区庆阳借助“数字东方、计算东方”,顺应新生产力潮流来自西方”项目。数万个标准机架高效运行,算力服务陆续提供。远销长三角、京津冀等地,走上了转型升级、智能赋能的新轨道。

走进占地1.7万亩的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甘肃庆阳)“东数据西算”产业园,在建项目如火如荼地进行,投入使用项目正在规范运行,一大批数字化数据中心正在建设中。带动强、裂变快、效益好的经济企业纷纷投产,园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

1934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甘肃庆阳建立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这个根据地后来为党中央和红军长征提供了立足点,为八路军主力奔赴抗日前线提供了起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庆阳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日益成为国家“数字东部、西部大开发”工程的枢纽节点。 2022年,国家启动国家综合计算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和“东数据西计算”工程,庆阳成功跻身八大枢纽节点和十大数据集群。

庆阳市位于陕西、甘肃、宁夏三省交界处。这里布局的算力网络枢纽节点可以全面辐射西部地区,到全国各地的辐射路径相对均等。这里相对较低的温度适合数据中心的建设和运营,可以兼顾效率和性能。同时,当地风电、光伏资源丰富,能源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潜力巨大。

盯着监视器上的数据,网络运维工程师走进机房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在水下,一个主电脑机箱发出微弱的星光。据泰尔科技浸入式液冷智能计算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该中心可提供170PFlops的计算能力,大致相当于200万台普通计算机同时运行。

庆阳市数据局副局长米世涛表示,当地政府抓住“人工智能+”机遇,加快建设十大绿色数据中心。已建成并投入运营标准机架2万个,算力规模达到19000P。

为了让算力高效运行,青阳打通了高吞吐量、高质量、低延迟的高速传输网络,让跨域的算力网络四通八达。目前,庆阳已建成直达西安、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网络时延大幅降低。先后启动了西青中卫、青阳至西安至郑州等光缆项目,为开展“东到西”“测算”提供了网络支撑。

今年以来,庆阳数字产业发展加快。 8月,庆阳签约加入中国计算网络联盟,与贵阳、郑州、深圳、韶关等地共享算力、数据、应用,加快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据庆阳市数据局统计,两年多来,庆阳已对接数字经济企业2886家,签订合同746份,注册子公司219家。数字化企业从无到有,到卓越,涵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数据服务、智能应用等多个领域,产业生态从建链到延伸,从单一到综合。

随着算力规模不断扩大,本地算力资源开始源源不断向长三角等地输出。庆阳算力调度服务平台显示,庆阳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已完成算力资源交易144笔,交易额超过2亿元。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孙斌表示:“庆阳这个革命老区,融入数字经济浪潮的潜力很大。以人工智能必将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效益。” (记者梁军)

《经济参考报》版面图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铂牛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