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风时尚:中国风与东瀛风在国际T台上的解构与重组

日期: 2025-01-18 17:04:14 |浏览: 18|编号: 6557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民族风时尚:中国风与东瀛风在国际T台上的解构与重组

文/吸金妹子

有人说,越是民族的,越是全球的。事实上,民族风是永远不会结束的时尚点。当然,三十年后西方将在未来三十年转向东方。近两年,国际走秀蓬勃发展。

也许很多人分不清中式和日式的区别,但它们是轮流上演的,与往年总是一种风格相同的情况不同。如今设计师更喜欢打散重组,这更像是一个设计过程。解构主义。

其实,正如上一篇文章《》(点击查看)中提到的,中国传统服饰坚持人与衣的协调,蕴含着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天人合一”,也就是说它注重关系到人与衣服的关系。协调:人与衣服之间有一定的空间,保持相对和谐。

所以中国传统服装必然不同于西方时尚服装。两者虽然不同,但却交流、碰撞。这种文化差异就是平面构图和三维构图结构的差异,人体对风格的不同需求,以及色彩的选择。本质上,两者的关系是地域性的东方传统服饰文化与全球性的西方现代时尚服饰文化的关系。这种文化差异所散发出的神秘地域文化的吸引力,吸引了无数人。值得设计师学习和吸收。

虽然东风西江这几年才开始流行,但它确实已经存在很久了。

回顾历史:

20世纪初,Paul Poiret开始借鉴中国文化元素进行设计。

20世纪初,俄罗斯芭蕾舞团在巴黎演出。其服饰色彩丰富,面料轻盈,充满独特的东方风格。后来巴黎也成为了具有东方韵味的时尚潮流。

热爱中国文化的博列深受启发,推出了一系列中国风服装。其中,采用中国廓形的“孔子袄”和“跛脚裙”成为那个时代的时尚符号。

20世纪20年代,后世几乎家喻户晓的设计师可可·香奈儿(Coco Chanel)横空出世。她非常善于吸收各种文化的养分。她非常喜欢中国艺术,并受到她居住的黑漆木中式屏风和中式家具的启发。

后来,2005年,香奈儿品牌的“香奈儿东方屏风”化妆品系列由香奈儿现任掌门人卡尔·拉克菲尔德(老佛爷)推出。而他数十年来始终如一的标志性形象就是方框黑色墨镜、梳着辫子和一把中国折扇。

20世纪60年代和1970年代,民族风格开始流行于世界时尚舞台。更多的设计师从各民族的传统服饰中获得灵感,其中中国传统服饰成为主要来源。

设计师Yves Saint Laurent推出了一系列中国风格的高级定制帽子、立领宽袖上衣、长裤和皮靴——上衣和上衣明显酷似清朝军装。这也成为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Yves Saint Laurent 2004 秀场(设计师:Tom Ford)

对中国传统元素的运用最为出彩的是Dior的设计师约翰·加利亚诺(John Galliano Galliano),在20世纪90年代末,他凭借着调皮的幽默和不羁,先后将20世纪初的上海风格和红军形象带到了Dior的T台上,并将20世纪30年代老上海的韵味融入晚装中,打造出浓郁迷人的造型。独特的妆容、超长的中式立领、西式的“中式旗袍”和《红太阳》的背景音乐相结合,达到了令人惊叹的舞台效果。

Christian Dior 1997春夏高级时装系列

Christian Dior 1999春夏成衣系列

1999春夏秀场以青花瓷为灵感

Christian Dior 1999春夏成衣系列

随后,他从日本日式风格中汲取灵感,进行了一系列创意设计。

时尚圈已经掀起了“东风西传”的潮流。那么我们如何将这些充满东方风情的传统服饰文化与时尚潮流结合起来呢?

这个就留到下一期和近几年的服装设计作品一起分析吧!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铂牛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