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跳蚤市场复古物件盛行,为何vintage文化在中国难以火起来?
欧洲和美国有很多跳蚤市场,出售各种复古物品。图为旧金山的阿勒曼尼跳蚤市场。
除了货源不稳定、质量参差不齐、渠道少之外,vintage至今在中国还没有流行起来的原因还有心理因素,就像中国人更喜欢买房而不是租房一样。
——————
与其他行业不同,做复古生意的人大多是出于纯粹的兴趣。对于韩硕这样的二手货卖家来说,“老”这个词一直伴随着他的整个成长过程。电视旧了,家具旧了,衣服旧了,常常连零食都过期了。
那些来自普通家庭的80后,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往往长期处于无法获得财富、品质和精致生活的境地。一方面,这让他们感觉更贴近以“二手货”为代表的平民生活;另一方面,它滋生了对物质丰富的向往。这就是复古文化带来的独特风景。
16岁时,韩硕在天津花两块钱买了自己的第一件奖杯:一件红色格子的李维斯衬衫。这些跳蚤市场散布在天津塘沽、小白楼地区以及曙光里的“破烂楼”里。 “商贩们一路铺着折叠床,上面堆满了旧衣服和外贸袋子。稀有的玩具、雕像以及《指环王》和恐怖电影中的道具。许多玩具被拆开包装,散落在地板上。 10块钱一个,但一两百块钱一个。”
和所有喜欢Vintage的人一样,“不想和别人有一样的东西”成为了他最初的动力。 2005年,他第一次去泰国,就被那里发达的夜市文化所吸引。 “有老爷车、摩托车、复古衣服、美国老唱机、点唱机、可口可乐、冰箱、玩具、灯箱、广告牌,他们都很了解,里面有系统的复古文化。”
法国巴黎玫瑰街的一家二手店。玫瑰街 (Rose Street) 拥有许多出售 19 世纪至 20 世纪古董、二手书籍和艺术品的商店。这里是复古和艺术爱好者的必游之地。照片/豪尔赫·鲁扬
“这取决于你想不想,如果你想要的话,什么都可以买。”
——————
时至今日,复古文化在中国还没有真正“系统”地出现。
以北京为例,大多数“跳蚤市场”都开在郊区——五环、六环边缘。这些跳蚤市场与真正的古董市场仍然有很大不同。相当一部分人抱着“捡破烂”的想法。 “思想进进出出。
虽然有些店很不公平。他们起早贪黑地采购来自欧洲、日本和美国的商品,确实吸引了一些挑剔的顾客。但不可否认的是,大环境还没有反应过来,以至于人们并不认为这些跳蚤市场不如炫耀个性和表现力。不管心情如何,通常只是叔叔阿姨们捡东西的地方,或者是老派古董爱好者的聚集地。
潘家园跳蚤市场。照片/本·蒂利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出国,中国人的审美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以前高碑店有一条街,卖的是欧式老家具,都是巴洛克风格的。有钱人都喜欢把自己的家装修得像凡尔赛宫,有鎏金雕刻、大理石桌面、壁炉。棕色的大柜子是必不可少的,柜子上一定有小天使的雕刻,以前中国有钱人都喜欢这个。”
曾经意气风发的奢华欧式风格已经过时,很多店面都积压了太多的订单。如今,复古潮流已经发生了不同的转变。
“原本装饰家居的装饰品可能是小陶瓷人物和天使,但现在它们更适合这种场合,例如复古人体模型、飞机模型、设计师玩具、植物学和动物解剖学教学画或分解图汽车零部件。”
古着店的品类越来越丰富。
某种程度上,欧洲二手市场的繁荣得益于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强烈。 “理论上来说,如果你家里有一栋百年老房子,那里面一定有一些祖辈传下来的老物件。所以百年以上的家具和书籍太多了。”
这些散落在民间的旧物,让二手购物变得非常难以预测。 “你永远不知道今天会遇到什么,也不知道能以什么价格买到它。一张黑胶唱片的价格可以从几美分到每张价值数十万美元。第一件事是遇到他们,第二件事是能够接住他们。事实上,这些跳蚤市场并没有什么太好的东西。它们基本上是家庭垃圾,但你可以从垃圾中买到好东西。这是这个行业最有趣的部分。”
伦敦的二手市场。
找到二手物品后,最终出价取决于它是否稀有以及与买家的相关程度。一张对中国人有吸引力的唱片在日本或越南可能听不到。 “我曾经找到过1908年慈禧去世那期的法国《世界画报》,上面有一张老佛爷的照片;我还有一本法国版的《末代皇帝》,封面不是我们经常看到的那个孩子。这是他看紫禁城的肖像,这些东西对法国人来说没有什么价值,但在中国却有历史价值。”
这样的二手货在法国可能只卖几欧元,但在中国可能会卖到十倍甚至一百倍。对于稀有、绝版的物品,只要你有收藏的欲望,就必须接受其价格会大幅上涨的事实。这完全符合市场规律。 “你要知道,复古从来都不是刚需。”韩硕表示,二手货生意的利润波动很大,少则一两倍,多则几百倍。看到增长空间并不罕见。
芝加哥的一家复古精品店。
彩色印刷技术发明之前的 19 世纪古董画册。虽然它包含手绘彩色印刷品,但如果损坏或缺页,则不太可能出售。但如果按页出售,里面的画作装框单独出售,而且价格适中,买家可能会蜂拥而至。
另一方面,如何拿到别人没有的商品是所有古着卖家最头疼的问题。弹珠机曾风靡日本、欧美,但优质货源在国内却很少见,要找到需要费一番功夫。 “如果从国外购买,这台机器要5万到6万元,算上国际运输,这么大的一件东西,最终的报价至少要8万元。按照这个价格,可能有人不愿意卖。”韩硕终于在广州找到了回收电子元件和游戏机的厂家,并一一叫了出来。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奋斗,我终于得到了我想要的。
“你的心要放开。”韩硕说道。 “这取决于你想不想。如果你想要的话,你可以买任何东西。任何复古的、牛逼的,或者你认为只有在国外才能看到的东西,其实在中国都可以买到。”
2008年,潘家园。
“如果你喜欢某件事,就应该因为喜欢而去做。”
——————
2011年,北京规模较大的古着店屈指可数。在法国学习电影剪辑的关关看到了这里的商机。她在五道营开了一家古着店,取名为Oldnews。现在她已经把店搬到了苹果附近。
这家店的风格就像是从北极圈吹来的冷风,看起来和大多数古着店完全不一样。 “我希望我的店尽量不复古”,关关认为,这就是复古店的精髓。 “如果你喜欢某样东西,那应该只是因为你喜欢它。”
但这只是在消费者层面。选择购买什么产品需要考虑多种因素。 “首先,你需要敏锐的时尚潮流,今年流行Dior马鞍包和Celine经典马蹄扣古董包,这些有升值空间的产品会被优先挑选。除了热门款,更多Instagram上热门网站的红色款也会有货,另外,选择那些我认为有价值、值得收藏的也是个人选择。”
关关店里的二手货。图/李伟
全职买家是不可或缺的。他们将从美国、意大利、法国、日本购买的货物发到关关,然后在店里召开会议,挑选要发货的货物,同时从质量到性价比进行综合评估。 “买家在给我们发货的时候就已经做出了评价。无论从审美品味还是性价比考虑,买家都是第一层次。他们会提供一份带有市场参考价格的价目表,然后我们会进行第二次评估。 。如果质量比我们想象的差,我们会降价或者修理。”
早在2015年,《国际金融报》就报道称,中国奢侈品收藏市场巨大,未来中国奢侈品收藏者数量将达到2.5亿。尽管潜力巨大,但从全球角度来看,二手奢侈品行业最成熟的国家无疑是日本。然而,中国目前的古着市场远不如日本广泛和深入。这更像是一个人的操作。大多数店主或买家直接出国寻找商品,然后通过商店、淘宝或微信朋友圈将商品出售。
“日本经历了30多年的二手奢侈品市场培育,他们的二手回收做得非常好。中国在这方面还没有完善。日本社区会设立专门的回收点,附近的居民将他们的二手物品出售。”属于他们的财产,这使他们成为一项巨大的生意。”
东京的二手市场。
另一方面,行业监管缺失导致的货源供应不均无疑是二手奢侈品争论的焦点。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就连香奈儿的古董珠宝都被仿冒了,而且仿冒的非常好,就连晚年的雕花也被仿冒了。但有的可以仿造,有的不能仿造,就像香奈儿的羊皮床那层。”表面是秘方,触感极其细腻,即使是中国最好的修理工也无法修理香奈儿的羊皮产品,一旦修理,皮革就会变硬。”
此外,不同品类之间也会存在不同的市场特征。关关表示,复古珠宝几乎没有倦怠期。除了按不同品牌、不同设计师、不同时代来划分外,还有贵金属和珠宝。供应几乎取之不尽,因此很难减弱。 “包包还是比较特别的,大牌的经典复古包就这么多,不像珠宝首饰的种类繁多,买家收藏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有所需的一切,无论是经典或者怪异的包包,这个时候只能依靠新顾客的不断增加来产生新的收藏需求,否则购物就会受到限制。”
关关发现,与欧美人热衷复古性价比不同,中国人更看重品质。她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古着圈子里的顾客和买家大多以自用为主,单纯收藏或转售的人并不多。他们认为品质好的产品能更好地保值,但经过一段时间后,使用的过程中,时间会付出代价,但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
除了货源不稳定、质量参差不齐、渠道少之外,vintage至今在中国还没有流行起来的原因还有心理因素,就像中国人更喜欢买房而不是租房一样。在关关看来,一旦跨过这个坎,大家就会爱上vintage。 “全世界都一样。每个人都想拥有一些划算又独特的东西。”
欧美二手市场发达,人们普遍不介意使用二手物品。
“他们不喜欢复古,但喜欢大品牌。”
—————————
邵宇航正在读研究生二年级。四年前,她无意中在淘宝上搜索了日本二手包包。她感觉新鲜,却掉进了复古陷阱。上学期,她作为苏黎世大学的交换生,开始真正意义上接触复古。
邵宇航或许代表了现在喜欢Vintage的年轻人。他们这样做并不是为了收藏,也不是为了做生意。他们只是不满足于快时尚的千篇一律和乏味;他们既不经济贫困,也不富裕到可以随意购买。大牌地位。 Vintage,无论从审美还是价格上,都处于一个美妙的中间地带,被邵宇航描述为“一个绝对美丽、超乎想象、没有任何焦虑感的时空”。
另外,由于年代久远,vintage有其自身的历史属性,与antique(古董)不同。这种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的感觉很是吊人胃口。 “我出生于1994年,没有经历过70年代、80年代,只能靠想象、电影和文学来拼凑。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从未经历过的时代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相反,现在,一切都很浮躁,毫无神秘感。”
美国弗拉格斯塔夫一家古董店里的珠宝。
她最喜欢的复古单品是她母亲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买的一件米色棕色格子开衫。 “她当时花了差不多一个月的工资,舍不得穿,只有出席重要场合才会穿。这件衣服还有垫肩,后来逛欧洲跳蚤市场的时候就把垫肩脱下来穿了。”我想象我的母亲在二十出头的时候穿着这件衣服时的样子和感觉。”
Vintage或许是最具“粘性”的产品,它与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个德国女孩给我看了她脖子上的项链,吊坠里有一个士兵的肖像。她说这就是她喜欢复古的原因,因为它承载着别人的历史。”在维也纳时,邵宇航买了一件A款复古麂皮夹克,店主告诉她“维也纳人人都穿”。 “那天晚上从金色大厅回酒店的路上,我感到有点害怕,因为欧洲治安不好,但我突然想起店老板说每个维也纳人都穿这样的衣服,这让我觉得我与这座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一点点的接触让我感觉更安心。”
格鲁吉亚第比利斯的干桥跳蚤市场。市场以汉桥为中心,由东向西延伸。许多艺术家、古董商、文物商人聚集于此。
对于邵宇航来说,复古代表着“潮流虽逝,风格永存”的物品。 “过去很美丽、多年后仍然美丽的东西就是复古的。”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相当一部分喜欢Vintage的人只喜欢这里的大牌二手包,对Vintage文化等品类并不热衷。 “我的朋友去了一家日本古着店,发现店里有一大群中国游客试图抢大牌包包。她很失望,因为这里出了问题。这些人不喜欢古着,但喜欢大牌。”
但不幸的是,这可能是目前中国最流行的复古细分市场。
小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