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服装批发市场的兴衰:从日均10万到如今的寒冬考验

日期: 2025-01-16 08:03:12 |浏览: 30|编号: 64999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上世纪90年代服装批发市场的兴衰:从日均10万到如今的寒冬考验

点击标题下“高级服装科技圈”快速关注

|专注|专业|

服装专业人士第一微信公众号

长按二维码添加微信13020238815(合作)

肖哥说:在20世纪90年代,电商平台还没有诞生的时候,各地的服装批发市场是服装流通最重要的平台。过去,北京东飘、上海七浦路日均客流量可超过10万人次。如今的市场日均人流量为5000-6000人!

来源|衣帮微信ID:Clothinghelp

消失的服装市场,一个时代已经远去,这些传统的服装批发市场现在正面临着寒冬的考验:生存还是消失;而生活,怎样才能走出困境呢?

20世纪90年代市场最繁荣的时代

你每年可以赚取数百万美元

20世纪90年代,淘宝诞生之前,各地服装批发市场是服装流通最重要的平台。广州作为服装企业最集中的城市,诞生了以白马、红棉为代表的批发市场,为全国其他服装批发市场提供了货源。上海作为南北交通枢纽,毗邻火车站的七浦路已成为辐射华东地区的集散中心。

上海七浦路服装市场最早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改革开放后不久。 “当时交通不发达,南方的衣服流向北方,上海就成了一个中转站。”我在七浦路的一个市场工作了十多年。陆强(化名)说。十多年前,七浦路被称为“便宜路”,是人们喜爱的购物胜地。 ”

2011年的七浦路还是很热闹,早市的摊贩在昏暗的灯光下卖衣服。

有些老板确实赚了很多钱! “陆强见证了市场最繁荣的时期。十年前,七浦路的老板们每年能赚上百万元。去年,新七浦市场四楼的商铺挂牌出售,一些大商铺的总价超过1000万元,业主可以一次性还清。

北京动物园服装市场成为历史

11个批发市场全部关闭

北京著名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简称“东票”)的拆箱工作已进入最后阶段。 11月30日,“东票”最后一个服装批发市场东鼎商城也关闭。截至目前,Dongpatch地区11家批发市场和1家物流公司已关闭,“Dongpub”已成为历史。

2017年11月28日,北京启动最后一个市场东鼎里特卖。

广州白马服装市场:广州服装批发市场,曾经为全国其他服装市场提供货源,除了少数如最著名的白马服装市场、红棉服装市场生意不错外,其他小市场都在也受苦。即便是在白马服装市场,租金也与往年不一样。 ,其租金与往年不一样。

上海七浦路服装批发市场:包括繁华的七浦路服装批发市场,这些传统的服装批发市场现在面临着寒冬的考验:生存还是消失;而生活,怎样才能走出困境呢?

那时候什么都可以卖

做衣服不需要任何洞察力。

范德贵是七浦路市场的资深业主之一。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范德贵家的老房子就在七浦路。 20世纪90年代,还在外企工作的范德贵在七浦路租了一间店铺给别人卖服装。 “当时每年的房租都在10万多元,但他们比卖衣服赚的钱多了好几倍。”

于是,心生嫉妒的范德贵辞去了工作,决定下海创业,转行服装批发。新七铺市场于2001年开业,按照先到先得的原则,范德贵一口气拿下了10个摊位。

“那个时候好像什么都可以卖,做衣服也不需要什么慧眼。”虽然之前从未接触过服装行业,但范德贵的转型却极其顺利。 “我周围的人都在做衣服,听听看就知道他们在哪里。采购完货后,我们就去了广州,住进了酒店,边聊天边互相介绍货源。”当时采用的是代理制。范德贵跟着外地的同事,很快拿下了一些服装厂的上海代理商:“2005年是高峰期。”

淘宝B2C淘宝商城上线

七浦路上的商业开始失去昔日的辉煌

2008年,淘宝B2C淘宝商城上线; 2009年,双十一购物狂欢节诞生,如今已发展成为最重要的购物节。今年双十一,天猫和淘宝的总交易额为1682亿元,毫无疑问创下了新纪录。另一边,七浦路的商业开始失去往日的辉煌。

多年来,范德贵陆续卖掉了10家商铺中的8家。 2008年,他觉得女装销量开始下滑,于是他把最后两家女装店租给了别人,并在市场五楼租了一个店铺卖男装。 “与女装相比,男装销量不高但利润高,而且款式更新没有那么快,不需要留在广州,也不用担心库存积压。”

以前每天有10万名乘客

现在大概有五六千

不景气的不仅仅是繁荣的服装市场。 “以前七浦路每天的客流量可能有10万人次,但现在大约有5000、6000人次。”陆强说。

在位置最好、距离天潼路地铁站最近的联福市场,也只能偶尔看到几个顾客。联福去年刚装修好,今年8月重新出租。尽管89平米店面的年租金已降至10万元,但仍有近一半的商铺未出租。

七浦路杂乱的环境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

不远处的白马高级服装市场二楼

许多商店已沦为仓库

七浦路也曾尝试转型线上业务,但并不成功。 “他们习惯做批发,做电商就得花钱请人建页面、提供客服。这里的产品一发布到网上,别人可能就已经抢走了。”路强的市场也有一个网上交易平台,不过现在交易已经基本停止了。

联富街市地下店铺

淘宝的诞生不仅夺走了零售业务,还摧毁了范德贵等人的代理业务:“厂家需要什么代理?他开个淘宝店,自己发货。”

“七浦路老板们最讨厌的人就是马云。”路强笑着说道。一方面有电商的冲击,另一方面市场被分流。江、浙、皖、鲁等地的零售商早年都是从范德贵那里进货,现在家门口就有服装批发市场,再也不用跑到上海了。

皮革之都的双重麻烦

看着皮革城从小到大,现在正迅速从大到无。

位于上海西南100多公里的中国皮都海宁,也有着与七浦路同样的困扰。

在海宁皮革城工作了十几年的宋女士对现在的生意抱怨道:“周末人多了,但买的人还是少了。”五年前,“那时候,有一天我们可以卖一百多件皮衣,来这里的人都想买。现在来的人都找多了,买的少了。你看他们……” ”

2011年12月,两位顾客从海宁中国皮革城回来,购物体验十足。

生意不好,皮具箱包批发楼的张阿姨也有同感。作为2005年从旧市场搬来的业主,张阿姨享受过皮革城房产的租金优惠,但她和丈夫现在懒得投入更多的精力在生意上。 “生意好的时候,我们有五六间100平米以上的。我们现在不需要任何仓库。我们只需要给商店补充进货,然后就可以退休了。”

2004年,裴爽从东莞来到海宁皮革城招商引资。她开玩笑说,“我看着它(皮革城)从小到大,现在……它几乎从大到无。”今年,为了节省成本,她不再向顾客免费提供包装袋。

店铺租金价格

是市场生意的晴雨表

裴爽觉得,海宁皮革城的生意不如五年前,这与海宁皮革城本身在全国各地开设了批发市场有关。海宁皮革城于2009年开始向全国拓展,目前在辽宁铜尔堡、江苏沭阳、河南​​新乡、成都、四川、武汉、湖北、哈尔滨、黑龙江、济南、山东、乌鲁木齐、新疆等地拥有连锁市场。其他地方。

“蛋糕全没了。”裴爽说,海宁皮革城第一次去外地开分店时,作为批发商她很高兴。 “我们只是去吃蛋糕了。”但当市场数量增多之后,她发现情况不再是这样了。

2016年12月2日,河南省郑州市海宁皮革城

作为海宁皮革城的开发商,海宁皮革城的业绩也明显受到市场的影响。原因是“为了保持成熟市场的繁荣稳定,让利于商户,部分市场商铺租金单价进行了部分下调”。

十字路口的服装城

范德贵说,他不是典型的七浦路老板。七浦路老板很多都是温州人。他们大多以家庭为单位,习惯在困难时期团队合作,甚至转型自救。

温州人薛立业和张媛都是2006年来到七浦路的。现在,为了吸引顾客,薛立业聘请了两名长相漂亮的女孩在店里当模特,向顾客展示她们上半身的效果;

七浦路店模型展示

张元在七浦路卖的衣服都是直接从姐姐的服装厂来的,弟弟和家里其他人也在其他​​市场卖衣服。他们会一起讨论服装设计和最新流行款式,希望通过直销模式更快地适应。市场变化。

服装批发市场伴随着中国城市走过了青春岁月,但谁也说不准它们的未来会怎样。

传统服装批发市场是生是死?

昨天|头条新闻

点击查看☞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铂牛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