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电商崛起:全球最长圣诞季引领消费新趋势
菲律宾,一个陆地面积近30万平方公里的国家,由7000多个岛屿组成。这个“千岛之国”正在迅速崛起,成为电子商务领域的新兴热点。
一个月前的“圣诞季”再次向外界展示了菲律宾巨大的消费潜力。
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是,从不下雪的菲律宾却拥有世界上最长的圣诞节假期。菲律宾漫长的圣诞节从九月持续到十二月。由于这四个月的英文发音均以“ber”结尾,因此被称为“Ber Month Christmas Season”。
进入9月,60%的菲律宾人开始在网上平台进行圣诞购物,远早于全球其他地区。数据机构 Kantar 的研究发现,TikTok 菲律宾用户在 2024 年购买圣诞礼物的可能性是前一年的 1.9 倍。此外,与前一年相比,用户在美容和个人护理礼品上的支出增加的可能性是前一年的两倍。
线下,今年圣诞节的表现也非常出色。对于菲律宾人来说,线下消费解决的不仅仅是购物问题,更是一种休闲方式、社交需求和生活习惯。
Statista在最新数据报告中表示,“菲律宾是一个充满活力且快速增长的数字市场,其庞大的人口(1.18亿)和不断增长的收入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01.“圣诞季”新机遇
为期四个月的圣诞假期,除了体验丰富多彩的圣诞活动外,购物也成为菲律宾消费者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每年9月开始,广播电台、商场、商家都会播放圣诞歌曲,街道上会竖起大大小小的圣诞树,还有麋鹿、圣诞老人、星星等各种灯光和灯光秀。例如,在马尼拉的大型购物中心SM亚洲购物中心(MOA),一棵巨大的圣诞树矗立在商场中央,金色的装饰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夜晚华灯初上时,吸引了无数消费者前来打卡拍照。
Tabcut发布的数据显示,TikTok Shop菲律宾对圣诞装饰品的需求猛增。圣诞派对活动灯产品9月销量3.17万套,同比增长6.5倍;圣诞窗帘销量2.3万套,同比增长6.6倍;带有发光功能的圣诞小矮人娃娃销量猛增35311.76%。
其中许多产品是在浙江生产的。据央视财经报道,每年5月起,我国圣诞用品出口厂家进入生产出货高峰期。在浙江宁波,一些创新产品的推出带动去年圣诞用品出口快速增长。有企业预计去年圣诞用品出口量将增长40%左右。
此外,大约80%的菲律宾人是天主教徒。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圣诞节除了宗教意义外,更多的是与家人和朋友共度时光。因此,吃喝聚会、选购礼品送人是必不可少的。此外,各团体、团体、企业纷纷举办圣诞晚会。有的甚至规定交换礼物的价格必须高于一定数额。很多人因此损失了很多钱。 。
因此,具有“礼品”属性的产品也迎来了今年的消费高潮。
菲律宾消费者在“送礼”时更喜欢价格低廉的礼物。除了派对装饰品外,受欢迎的礼物还包括女士香水、INS风格的咖啡杯、神奇的水精灵玩具等,这些产品的价格不到5美元。 Tabcut数据显示,一款售价0.66美元的INS风格咖啡杯9月份销量为5732个,销量同比增长218%。
此外,随着走亲访友、聚会宴请成为常态,培根、烧烤、火鸡等传统圣诞美食也成为人们的最爱。来自中国的烧烤机、烧烤机、绞肉机等厨房电器也开始流行。菲律宾继续销售良好。
美的、九阳等中国品牌的空气炸锅以其高性价比、丰富的功能、优良的品质深受菲律宾消费者的欢迎。小米在2023年油炸机销量榜中排名第二。 FsatMoss数据显示,10月28日至11月24日的28天内,Dreepor绞肉机在菲律宾家电-厨房电器品类的销量呈现上升趋势,共售出6448台,总销量达到120.12万台。 。
来源:FsatMoss
强大的消费爆发力源于菲律宾消费者的独特属性。
首先,菲律宾总人口过亿,在东南亚排名第二,仅次于印度尼西亚,GDP总量在东盟十国中排名第五;而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一份详细报告预测,菲律宾将很快成为亚洲最年轻的国家。年轻人口充足,消费需求旺盛,发展前景可观;最后,菲律宾虽然是一个岛国,土地分散,但消费人群相对集中,马尼拉大都会人口有1350万。对于品牌来说,抢占核心都市区就等于抢占了主要市场。
此外,菲律宾对海外品牌的态度一直相当积极,该国前50名品牌中有72%来自海外。
如今,随着电商普及度逐年提升,越来越多的新玩法刺激了更丰富、更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36氪全球研究数据显示,88%的菲律宾消费者选择在购物前收集产品参数、特性和价格,并进行详细比较。中国不少跨境电商平台为他们打造了这种“购物比价”。方便。 46%的菲律宾消费者会直接受到明星、偶像的影响而进行购买,这也为直播、种菜售货等形式带来了发展空间。
“游戏化”的交易方式也被引入菲律宾。例如,Lazada 设计了一款名为 LazLand 的游戏。用户可以通过消费赚取积分来“种米”。成熟后会获得真正的大米或者等值的生活用品作为奖励,大大增强了用户的粘性和活跃度。花费。
02.赢了线下者赢了世界。
尽管线上消费如火如荼,但菲律宾最主流的购物方式仍然是线下购物,占比约90%。
消费者最常去的地方基本上是购物中心、餐馆和连锁零售店。
去年10月1日,中国茶叶品牌天啦啦在吕宋岛马尼拉湾区上市。开店首日营业额突破9000元。随后,在没有任何促销活动的情况下,每日成交额稳定在近7000元。这一数据表现已经超过了一些菲律宾本土品牌。
据天啦啦海外经理黄曼怡观察,菲律宾的业态相对“两极分化”。一是大型购物中心,具有吃、喝、玩、购一站式功能,消费能力比较强。由于当地常年超过30摄氏度的高温环境,商场内人流量非常充足;另一种是街边小店,消费能力比较强。水平较低,运行条件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尽管存在两极分化,但“线下为主”的消费模式仍然给中国消费品牌带来了新的机遇。
“中国男士衣柜”海澜之家在东南亚的业务不断加大。在东南亚拥有四种类型的门店:HLA概念店、HLA男装店、EICHITOO女装店、HLA生活方式海澜优选店。主要经营杂货、潮流玩具等品类,基本销售中高端产品。航线,大的400平米以上,小的100平米,产品定价高于国内。 2024年上半年,海澜之家海外收入为1.61亿元。
如今,海澜之家在菲律宾马尼拉的SM Fairview City Mall、Robinson Manila Place等大型购物中心随处可见。
2024年中国企业出海的故事中,“情感消费”也一定是突出的。在以实体店进军东南亚的过程中,泡泡玛特选择从人均收入较高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开始,逐步拓展到泰国、越南,最后扩展到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
图片来源:微博@popmart
2024年11月2日,泡泡玛特快闪店登陆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位于菲律宾最大的购物中心SM Mall of Asia二楼黄金地段。据泡泡玛特官方微博发布的视频显示,现场有大量消费者在排队购买。
泡泡玛特表示,菲律宾首家实体店也在筹备中,届时泡泡玛特将实现东南亚六国的全覆盖。
前面提到,菲律宾的消费人群相对集中,这使得线下核心商圈资源显得尤为宝贵。随着线下竞争的加剧,租金也在上涨。据商业地产服务公司高纬环球发布的《全球大街》报告显示,2024年马尼拉大都会环球城(BGC)的零售租金将同比增长3%,达到每平方英尺51美元。年,折合约为 549 美元。美元每平方米/年(约人民币4025元)。相比之下,北京大悦城每平方米年租金约为1531元,上海来福士中心每平方米年租金约为2448元。
03.一半海水一半火
对于海外品牌来说,在菲律宾市场开展业务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吗?
答案是肯定的。
世界银行近日上调了菲律宾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预计2025年菲律宾GDP将增长6.1%,高于4月份预测的5.9%。
菲律宾巨大的增长潜力也让不少中国品牌希望抓住黄金窗口期,甚至渴望复制这里的国内“打法”。其中,最常用的就是价格战,这在小家电领域尤为明显。
大多数菲律宾消费者对价格敏感,但年轻人热衷于追求大品牌的时尚感。因此,价格低廉、模仿大品牌外观设计、甚至贴牌生产的小家电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以家庭常见产品吹风机为例。 Shopee 菲律宾有超过 20,000 种产品在售。英国某大品牌 Shopee Mall 官方店出售的一款吹风机售价为 23,715 比索(约合人民币 2,977 元),而另一款基于其设计语言的产品每月 30 天销量超过 10,000 台*。仅1384比索(约合人民币173元),相差约17倍。
第二畅销品牌是“筑米”,这是一个月销量超过8000个的中国品牌。这个品牌的设计参考了一些流行大牌的款式,颜色鲜艳,售价3190比索(约合人民币400元)。该品牌以其前卫的设计和适中的价格俘获了许多年轻的菲律宾消费者。
电风扇品类的情况也类似。最畅销车型还拥有与国际大品牌一致的设计语言,月销量超过10000台,平台售价为5400比索(约合人民币800元);第二名品牌为马来西亚品牌,月销量超过6000台,平台售价约700元人民币;中国品牌极速生活排名第四,月销量4100台,价格约为430元人民币。
但值得注意的是,欲速则不达,线上品牌之间的价格战实际上会降低自身的利润。
绿联电商负责人Vivian表示,在3C消费电子领域,与其他东南亚市场相比,菲律宾市场看似进入门槛低、人口多、潜力大,但实际上不容易做到。许多品类已经拥有主导品牌和布局。品种齐全、价格低廉。
根深蒂固的线下消费习惯和多元化的品牌认知渠道,让线下竞争环境更加友好。然而,供应链和租赁人员成本是需要考虑的问题。这也促使不少供应链上游企业开始海外布局。
2023年底,国内“奶油股”海容科技宣布,其新控股子公司海容菲律宾进出口有限公司已获得营业执照。海容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海容科技菲律宾控股子公司的业务范围从事奶油、巧克力、果酱等烘焙食品原料的进出口、分销和零售。“通过布局菲律宾当地市场的发展,将有效提升公司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公司在菲律宾市场客户开发的广度和深度,扩大公司产品在当地的占有率。”
2024年上半年,海融科技海外营收已达4800万元,同比增长9.2%。
有些人可能还记得去年7月两名中国制药公司员工在菲律宾被谋杀的事件。此次恶性事件发生后,不少有意开拓菲律宾市场的企业望而却步。
这或许也是中国企业进入菲律宾市场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普华永道报告显示,过去5-8年,东南亚主要国家营商环境明显改善,但尚未全部达到世界前列,各国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位置,泰国和马来西亚在营商环境和对外开放方面处于前列,而印尼和越南近年来政策改善较为显着。此外,金融和司法体系、地方保护主义和信息透明度以及土地和劳动力政策仍然是外商投资的主要制约因素。
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在选择出海菲律宾时也需要做好风险管控。
参考:
[1]《2015-2023年中国企业东南亚医疗行业投资回顾与展望》,普华永道
[2]《走出去要领:境外投资合作指南——菲律宾(2023年版)》商务部
[3]《菲律宾市场概况》,Shopee
[4]《TikTok Shop 8大网站研究报告》,TT123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授权:霞光社。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投资界(editor@zero2ip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