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研究报告:移动支付占比55%,线下扫码支付规模超6万亿

日期: 2025-01-01 21:06:52 |浏览: 18|编号: 63741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2018年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研究报告:移动支付占比55%,线下扫码支付规模超6万亿

近日,艾瑞咨询发布的《2018年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研究报告》指出,随着人们养成线上支付和线下扫码支付的习惯,第三方支付的渗透率已经足够高。 2017年以来,第三方支付规模倍增的时代已经结束,市场逐渐进入有序发展阶段。现阶段,移动支付已成为占比最高的业务(55%)。

艾瑞报告提到,线下支付方面,随着主流第三方支付机构大力布局线下支付场景,2017年Q1-Q2增速超过100%。截至2017年底,线下二维码支付总交易规模突破6万亿,达到6.4万亿。同时,NFC相关创新支付产品的推出提供了增长动力,全年NFC支付规模达到近50亿。

数据显示,2017年线下扫码市场主要集中在超市和餐厅,占比分别为42.1%和41.2%。交通成为新的增长点,渗透率达15%,成为扫码支付商业拓展的主要市场之一。

跨境支付方面,2017年国内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互联网支付规模突破3000亿元。艾瑞预计,到2020年,跨境支付交易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报告中,艾瑞咨询还对以苏宁支付为代表的国内主要优秀企业案例进行了分析研究。报告指出,苏宁支付C端和B端业务并重,基于场景快速发展。

具体来说,苏宁支付整合了全国300多家银行的合作渠道,为用户提供7*24小时快捷支付服务。 C端业务满足苏宁八大产业群个人用户全场景线上线下支付需求,提供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基金服务、便捷生活等应用功能。外部联合收购方重点覆盖公交和地铁。 、停车场、高速公路等出行领域以及无人售货、餐饮、品牌零售店等商业场景。 B端业务充分利用苏宁生态系统资源拓展上下游商户,聚焦电商、金融、物流等重点行业,提供全产业链综合金融解决方案。

当然,苏宁支付的一切背后,离不开其自身的场景扩展能力和科研技术能力组成的两大核心竞争力提供的有力支撑。一方面,苏宁生态内有数亿用户的消费场景,在系统资源的支撑下,可以渗透到大众出行等垂直场景,从而带来更大的流量,支撑C行业的快速发展。 - 结束业务;另一方面,依托苏宁金控、苏宁金融研究院、苏宁美国硅谷研究院等研发能力和智库支持,苏宁支付能够实现良好的产品体验和快速的产品开发迭代,保证高品质体验和创新速度。

据了解,通过多种生物识别技术的结合运用,苏宁支付拥有人脸识别、指纹支付、一键支付、扫码支付等各类金融技术,实现了100秒开户、 60秒绑定卡,1秒支付,行业最快。带领。近年来,苏宁支付不断拓展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支付场景,从购物、娱乐充值、手机充值、学费缴纳、党团费缴纳、物业费缴纳、水电煤气缴纳等从预约挂号、电影票购买、火车票到苏宁支付,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预订、信用卡申请和还款,以及公交、共享单车、车主服务、智能停车缴费、高速公路ETC等。

在大力发展国内业务的同时,苏宁支付也在加速“走出去”战略。早在2015年10月,就开始布局跨境支付,为货物贸易、留学教育、机票酒店住宿、旅游服务等提供安全、稳定、合规的资金出入服务。目前跨境支付服务客户包括寺库、途牛、三宝科技、焦点科技、西集、LOX乐购、阳泉、澳大利亚邮政、Metcash Foodworks、新西兰邮政、有客树(有客树)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国外。 。此外,苏宁支付还进入了香港、中国和日本,为前往香港和日本的游客提供便捷的海外二维码支付服务。

无论支付方式如何变化,作为一项高频服务,便捷、安全始终是其为用户服务的前提和核心。秉承“全场景更普惠”的服务理念,苏宁支付将持续优化体验、拓展场景,聚焦“支付+”,大力提供支付行业综合解决方案,为更多消费者和企业提供更多便利。便捷、安全、服务更多样化。 (一鸣)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铂牛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