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德科学宣布来那帕韦3期临床试验中期结果:HIV感染率降低96%
图片来源:2024 美联社
中国日报9月14日电吉利德科学公司9月12日公布了其第二项关键3期临床试验的中期分析结果,该试验评估了每年两次服用lenapavir。与背景 HIV 发病率 (bHIV) 相比,Lenapavir 将 HIV 感染率降低了 96%。 2180名受试者中,仅发生2例HIV感染,99.9%的受试者未感染HIV。
PURPOSE 2 试验包括来自阿根廷、巴西、墨西哥、秘鲁、南非、泰国和美国的顺性别男性、跨性别男性、跨性别女性和非二元性别人士,他们与出生时被指定为男性的人发生性关系。在中期分析中,独立数据监测委员会确认 PURPOSE 2 试验达到了其关键疗效终点。因此,委员会建议吉利德停止盲法试验,并向所有参与者提供开放标签的来那帕韦。
HIV暴露前预防可以有效减少HIV在高危人群中的传播。但公众对艾滋病毒暴露前预防知之甚少。特别是在中国,HIV暴露前预防尚未大规模实施和推广。
目前,艾滋病预防策略主要分为两类。一是行为干预措施,包括伴侣教育、针具交换和推广安全套使用。另一类是生物医学干预措施,包括包皮环切术、性病治疗、母婴传播、暴露前预防(PrEP)、暴露后预防(PEP)和治疗即预防(TasP)。
暴露前预防是利用抗病毒药物预防HIV感染的一种新型有效的生物预防方法。适合HIV-1阴性的高暴露风险人群,在高危行为发生之前开始服用药物,进行事前预防。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艾滋病高危人群应采用暴露前预防,结合安全性行为,形成一套全面的艾滋病预防措施。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主任李太生教授认为,长效注射药物来那帕韦是艾滋病领域的重大科研突破。从目的1和目的2研究的结果来看,每年给药两次的Lenapavir有潜力成为预防HIV感染的革命性方法。如果这一方案未来能够获得批准并广泛应用,将进一步降低艾滋病毒的患病率,这也意味着人类艾滋病流行的终结指日可待。
他说:“在我国新诊断的艾滋病毒病例中,男性所占比例远远多于女性。从PURPOSE 2的中期结果来看,每年两次给药的来那帕韦在预防艾滋病毒方面再次显示出显着的有效性。”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HIV感染已成为可防可控的慢性疾病。无论是药物预防还是ART(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日常用药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传统药物的复杂给药方式更容易导致用药依从性降低,从而影响用药。治疗作用。李太生教授表示,近年来,随着复方单丸制剂的推广,人们服药的依从性有所提高。即便如此,日常用药提醒、隐私风险、社会耻辱和歧视、药物副作用、吞咽困难等因素仍然阻碍了很多人坚持服药。
“以暴露前预防为例。目前的口服PrEP方案,包括恩曲他滨/替诺福韦和恩曲他滨/替诺福韦艾拉酚胺,已被证明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对于需要长期服药的高危人群来说,漏服药物可能会降低体内药物浓度,留下HIV感染的隐患。 ”李泰生教授表示,暴露前预防的效果取决于使用者的用药依从性。PURPOSE 1和PURPOSE 2研究也基于这一困境展开了对比试验。研究人员观察了口服用药受试者失败的原因发现主要是使用者难以长期坚持服药,即依从性存在问题,导致身体达不到预防的浓度。应维持药物。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以纳帕韦为代表的长效治疗方案为日常口服药物带来的依从性挑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长效治疗方案可以使药物作用更持久,提高预防和治疗的舒适度和依从性。目的 1 和目的 2 研究还揭示了来那帕韦在提高用户依从性方面的潜力。作为每年只需服用两次的长效药物,来那帕韦不仅能保证药物浓度长效稳定,还能提高使用者的用药依从性和持久性,从而避免因低浓度引起的HIV感染风险。遵守。 ”李太生教授进一步解释道,“注射1次,持续6个月后,使用者的依从性无疑是最好的。其他一些药物治疗方案无法实现这一点。”
联合国提出到2030年结束艾滋病流行的目标,要求95%的感染者通过检测了解自己的感染状况,95%的确诊感染者接受ART,95%的接受ART的感染者他们的病毒被抑制了。李泰生教授表示:“中国在终结艾滋病疫情的征途中一直在行动,通过政策支持、扩大检测和治疗、推广预防措施、重点人群干预、科研攻关等一系列措施。”创新,消除社会歧视。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成为全球艾滋病防治的典范之一。如今,我国治疗覆盖率已达到90%以上,治疗成功率已达到95%以上。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艾滋病医学中心首席专家王辉教授表示:“艾滋病高危人群可以维持血液中一定的药物浓度。通过坚持服用抗病毒药物,从而防止艾滋病毒在体内传播,将有效性和安全性结合起来,是艾滋病毒高危人群长期使用暴露前预防的重要考虑因素。”
吉利德科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丹尼尔·奥戴 (Daniel O'Day) 表示:“基于两项 3 期试验中显示的出色结果,lenapavir 展示了彻底改变艾滋病毒预防并帮助结束艾滋病流行的潜力。”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覆盖多个人群的全面数据,吉利德将积极与监管机构、政府部门、公共卫生单位和社区合作伙伴合作,确保产品一旦获得批准,就可以向所有有需要的人提供一年的 PrEP。服用两次纳帕韦。”
这是第二个关键的 3 期试验,旨在证明每年两次剂量的来那帕韦在预防艾滋病毒方面具有卓越功效。 2024 年 6 月,探索来那帕韦用于撒哈拉以南非洲顺性别女性 PrEP 的 PURPOSE 1 试验也提前停止了盲法,因为它达到了关键疗效终点。
目的 1 和目的 2 试验的数据将支持后续的注册申请,如果获得批准,每年两次的来那帕韦剂量将提供给世界各地最需要额外艾滋病毒预防方案的多个人群和社区。随着与注册中心讨论的进展,将分享用于 PrEP 的 Lenapavir 注册申请的最新信息。吉利德将于2024年底前在全球启动一系列注册申请,这将为2025年推出全球首个也是唯一一年两次的艾滋病预防方案提供支持。
吉利德正在实施速度优先的准入策略,以确保用于 PrEP 的来那帕韦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最高效的注册批准。该战略将优先用于艾滋病毒感染率高、资源稀缺的国家,主要是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吉利德致力于在最需要 PrEP 的国家提供来那帕韦,包括加快签署自愿许可协议,以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来那帕韦。吉利德正在积极努力敲定这些协议。
PURPOSE 2 是一项 3 期、双盲、多中心、随机研究,旨在评估每年两次皮下注射 lenapavir 用于 PrEP 的安全性,与每日口服 Sufatex 和背景 HIV 发病率相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该试验包括 3,200 多名 16 岁及以上的顺性别男性、跨性别男性、跨性别女性和非二元性别人士,他们与出生时被指定为男性的人发生过性关系。阿根廷、巴西、墨西哥、秘鲁、南非、泰国和美国有88个试验点。
患者被随机分配至来那帕韦组和舒发泰组。由于有效的 PrEP 方案已经存在,在 PrEP 领域的广泛共识中,设立安慰剂组是不道德的,因此该试验使用 bHIV 作为主要对照,每日口服 Sufatex 作为次要对照。
来那帕韦组的2180名受试者中,共发生2例HIV感染(发病率为0.10/100人年),99.9%的受试者未发生HIV感染。研究结果显示,与bHIV(发病率为2.37/100人年)相比,每年服用两次的lenapavir表现出显着的预防效果,将感染的相对风险降低了96%。 Sulfata组的1,087名受试者中共有9例HIV感染病例(发病率为0.93/100人年)。与每日口服舒发肽相比,每年服用两次来那帕韦在预防该疾病方面的效果提高了 89%(发生率比 0.11,p=0.00245)。在这项试验中,来那帕韦和硫酸盐通常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并且没有发现重大或新的安全问题。
PURPOSE 2 试验的更详细数据将在未来的会议上公布。
PURPOSE 2 试验的首席研究员耶鲁大学表示:“一些人每天服用口服药物面临的困难,包括药物依从性挑战和耻辱,长期以来阻碍了标准医疗方案的实施和维持,从而破坏了 PrEP 的预防效果。”试验中显示的极高的预防效果、每年两次给药的潜在益处以及试验地点和受试者的多样性都表明,来那帕韦用于 PrEP 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这项研究突破为我们提供了更强大的武器,使我们更接近终结艾滋病流行。”
来那帕韦用于预防艾滋病毒仍处于研究阶段,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得到证实,并且尚未在世界任何地方获得批准。目前还没有治愈艾滋病毒/艾滋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