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lulemon库存管理策略:少量快速出货原则解析及其市场扩展
对速度要求较高的Lululemon在库存管理上遵循“少量多快”的发货原则。
全文4937字,预计用时4分钟。
作者|刘轩
编辑|大刀
视觉来源|作者拍摄
“穿上lululemon大厅办公室风,爸爸都脱不下来……”以高端女式瑜伽服闻名的lululemon在男装市场悄然崛起。
lululemon成立于1998年,总部位于加拿大温哥华。它是一个结合零售和瑜伽体验的独特品牌。 2007年,lululemon在纳斯达克上市。此后,其股价一路上涨。其产品线逐渐从女装延伸至运动装、生活服饰、配饰和个人护理产品,甚至男装和店内健身视频流。 。
2013年,lululemon进入男装市场,并于2015年推出ABC(Anti-Ball-Crushing)男裤而名声大噪。 2016年,lululemon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最初三年,只开了三家店。 2019年以来,lululemon平均开店时间为15天。
2022年,lululemon发布了“三者之力”,拥有686家门店,其中美国361家门店,中国133家门店。
进入2024年,lululemon将再次加速扩张。今年1月23日,lululemon亚太区首家男装店在北京开业。同时,还渗透到中国二三线城市,在兰州、福州、南京、金华等城市开设新店。
根据lululemon的全球扩张计划,预计2026年lululemon将在中国大陆开设220家门店,中国市场将成为该品牌全球第二大市场。
新品推出速度堪比ZARA。
延续简约奢华的风格
“简约、奢华、低调、更新快”是大众对lululemon男装店的共同认知。从产品线设计到灯光,都指向一个关键词:时尚气息。供应链范式近日走访了lululemon位于北京朝阳区的INDIGO男装店,试图找到消费者所说的这种感觉。
颐堤港购物中心位于朝阳区繁华地段,周边有大量中高端住宅社区。是一个时尚、时尚的目的地。商场一楼有Chanel、Arc’teryx、Danong等众多奢侈品牌。
lululemon亚太区首家男装店位于INDIGO一层西南侧,紧邻lululemon INDIGO女装店,一左一右,占据商场绝佳的黄金地段,无论是当您从地下室乘自动扶梯或乘电梯到达时,您可以在商场入口处看到品牌标志。
(左:lululemon男装店)
远远望去,lululemon男装店整体装修风格遵循时尚低调的规则。外墙采用银色LED,营造出高奢华的氛围,异形的“A”符号和全白色的简化品牌名称。走进店内,可以看到其装修风格遵循简约原则,以水磨石和橡木为主要元素,营造出清新自然的购物体验。
供应链范式了解到,男装店是由原来的lululemon Indigo店(女装店)改造而来。店面面积约80平方米。裤子区域位于门的右侧,上衣区域位于左侧。根据训练、跑步、户外漫游等功能运动场景进行区分。
循环线路是从左到右设计的。首先是经典的ABC系列裤装区,其次是运动裤、T恤、上衣等,左侧区域从外到内依次放置户外漫游、鞋履系列、跑步/训练、休闲服装、而容易被忽视的区域则摆满了水瓶、遮阳帽等配件,以及瑜伽、网球等运动所需的物品。
(ABC男裤系列)
据店员介绍,ABC男裤系列是lululemon的主打产品线。它款式齐全,变化不大,所以折叠起来放在门口显眼的地方。左边是T恤、夹克、衬衫等经常上新的产品,方便顾客随时浏览。
“自从穿上了老婆买的lululemon夹克后,我就经常来这里逛街。他们家的产品款式和套装没有太大区别,但舒适度和运动服一样,甚至更柔软。衣服上的品牌标志不是很明显,相比之下显得低调,非常适合通勤。”一位金融从业者表示。
在选购过程中,Supply Chain Paradigm 发现 lululemon 产品的面料非常舒适柔软,而且还有针对不同运动需求而设计的特殊面料类型,比如适合日常工作的经典面料 Nulu™ 就不是出汗时有粘性,不限制运动。特征; Nulux™适合高强度运动场景,具有光滑、裸感、快干的特点。
据官方介绍,lululemon拥有九种经典面料,分别是Luon®、Luxtreme®、Nulu™、Nulux™、Everlux™、Swift、Warpstreme™、Vitasea™、Silverescent® Technology。每种都有不同的材料特性,但它们都具有不同的材料特性。所有人都有一个共同点:舒适。
以广受欢迎的ABC男裤系列为例。售价1080元,处于高于运动服饰品牌和低于高端西装品牌之间的中间区间。据店长介绍,该系列采用了全新的Utilitech™面料。产品的核心理念是“Always Be Comfortable(ABC)”。它延续了lululemon“触摸科学”的品牌理念,针对男性用户将舒适度放在首位。处于首要位置。
同时,Supply Chain Paradigm还观察到,lululemon会在吊牌上详细标注每件产品的设计理念、设计初衷、材质、产品功能、版本、长度等。信息非常详细具体,甚至包括口袋位置。阐明。
(Lululemon 产品吊牌)
店员表示,(产品概念写在标签上)是为了让顾客更深入地了解产品的使用场景,从而方便顾客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产品。
“我们每周二至少推出四五款新产品,以满足客户的高频需求。”他补充道。
供应链范式在店里停留的半个小时里,每隔四五分钟就会进来一波顾客,其中有很多老人和妇女,都有男性亲友陪同。店内客均价为1400元,提包率在60%左右。根据供应链范式调查,这些消费者大多数是年收入超过20万的中产阶级。他们普遍认为lululemon面料的舒适度远远超出了他们消费者的预期,是其他品牌甚至一些奢侈品无法比拟的。的。
“Lulu的优点是舒适度高,颜色好看,外出穿着没有不适感。而且对于不喜欢运动的人来说,Lulu既舒适又时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位运动专家在分享自己的穿着体验时说道。
库存极低,热门商品上货缓慢
一位lululemon粉丝向Supply Chain Paradigm透露,“Lulu有两个缺点,一是新品虽然发布很快,但款式和设计变化不大,更多变化在颜色上。二是库存不多。 ,而且一些热门款式卖完之后,就很难再找到同款了。”
对此,Supply Chain Paradigm 从客服处了解到,lululemon 每周都会在私域预览新款式。消费者可以等到周二上午10点再抢购。一些热门新品甚至在上市当天就被抢购一空。而且,门店之间不能互相调货补充库存。
可见,要求速度的lululemon在库存管理上遵循的是“少量快”的发货原则。
事实上,lululemon的库存问题可以追溯到2013年左右,当时该品牌陷入质量危机,被迫召回并停止销售其畅销产品。随后一系列人事变动导致其产品销量大幅下滑,导致库存积压问题严重,一度影响了全年业绩的增长。
回顾供应链范式发现,对于服装品牌来说,最大的风险是对流行趋势的把握。这涉及到服装上下游能否高效协作,缩短产品规划周期。它还涉及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企业产品库存高、个性化需求突出等诸多问题。
据电商平台“爱库存”此前研究数据显示,各大服装品牌仓库积压库存总计至少近2万亿元,并且还在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
因此,面对庞大而复杂的服装生产供应链系统,一些企业选择实施供应链改革来解决需求问题。以ZARA为例,采用灵活、快速响应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平均每年设计25000款新品,每周推出两次新品。既给消费者带来新鲜感,又保证了库存的高效运转。
虽然lululemon的新品推出速度不及ZARA,但其能够保持每周上新的频率,与2014年左右开始的供应链优化密不可分。
据悉,lululemon的供应链遍布全球。总部主要负责研发,不生产任何产品或原材料。原材料和成品的采购完全依赖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合作工厂。
其研发中心位于加拿大Whitespace专业实验室,团队主要由科学家、工程师、设计师和技术人员组成。他们专注于特殊面料的研究,并在不同情况下进行大量的运动模拟实验,旨在通过舒适性和功能性创造竞争壁垒。
下游制造商由全球140多家一级和二级供应商组成,主要为Lululemon提供不同的产品,包括鞋类、面料、配饰和服装。
但140多家厂商也给lululemon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如何纵向整合,保证各方之间的货物快速周转?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16年左右,lululemon采用了RFID技术(一种可以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特定目标的通信技术),在每件产品上贴上芯片,以实时了解产品状态。
据悉,工厂完成产品生产后,会在配送中心为所有产品贴上标签,然后追踪每件产品的位置,直至被客户购买。这种数字化方式帮助门店员工实时了解后端库存情况,并根据数据灵活储备库存。此外,顾客可以在线订购产品并在商店提货,这不仅确保顾客购买正确的产品,还限制了低需求产品的生产。
(lululemon全球工厂)
除了数字化运营外,lululemon还实施了增加供应商和制造商数量的策略,以加剧上游制造商之间的竞争,倒逼原材料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在供应链末端的销售渠道方面,与耐克、阿迪达斯等品牌通过经销商销售不同,lululemon采用直接面向消费者的DTC模式(即品牌直接掌控消费渠道,为消费者提供端到端的购买体验),即以自营DTC线上渠道为核心,结合线下渠道构建数据闭环的商业模式。
DTC模式与传统经销商模式的区别在于“消除中间商”,可以绕过经销商,通过自建官网、线下门店、社区等渠道与消费者直接沟通和交易。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根据积累的海量消费者数据快速调整产品、营销和消费者体验,帮助品牌提高运营效率并留住用户。
通过此,lululemon可以快速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快速设计和生产出更符合消费者心智的产品。但由于对供应商的过度依赖,lululemon在产品生产上力求保证小批量、多款式的原则,以避免再次出现库存高的问题。
到 2026 年,
计划在中国开设220家门店
瑜伽服创造了价值数百亿美元的巨大市场。
据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瑜伽服市场规模为257.4亿美元,预计将从2023年的276.3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466.7亿美元,2023年至2023年复合年增长率为7.78%。 2030..
不少品牌也趁此入场。 2019年,耐克推出首个专为瑜伽设计的服装系列——Nike Yoga Collection,大举进军瑜伽服装市场。
随后,女装品牌Lorna Jane、Alo Yoga,以及传统运动品牌阿迪达斯、安踏、李宁、彪马等也纷纷前来抢夺市场。国内,Keep、Particle Mania、Rampage Loli、Maia Active等新兴运动服饰品牌也聚焦女性运动视角,抢占瑜伽服市场份额。
过去有巨头压榨,但后来的几年,新兴品牌因流量而繁荣。 Lululemon自然感到危机感。
于是,lululemon开始将触角延伸到女性瑜伽服之外。
据官网介绍,截至目前,除了基础女装产品外,lululemon的产品线还包括男装、配饰、鞋履四大类。子品类包括毛衣、T恤、衬衫、水瓶、背包、瑜伽垫、帽子、夹克、头带、围巾等共80个品类,覆盖慢跑、训练、休闲、瑜伽、旅行、网球、高尔夫、办公室、网球、徒步旅行等。
此前,lululemon还推出了美容美体护理产品线,提供专为运动人群设计的保湿霜、香膏、干洗洗发水等产品,并决心多层次发展。
不过,从这些年的布局来看,除了其主打的女装产品外,男装赛道是其增长最为明显的领域。
回顾供应链范式发现,lululemon早在2013年就进入男装市场,并凭借2015年推出的ABC(Anti-Ball-Crushing)男裤而名声大噪。据介绍,这些男裤具有运动的舒适感裤子以及西装裤的剪裁。直接针对中产男士的需求,完美满足他们通勤、户外、运动等多种穿着场景的需求。
随着业务的发展,lululemon男装系列的增长势头日益强劲。财报显示,2021年Lululemon男士产品收入达到15.36亿美元,2017年至2021年的CAGR(复合年增长率)达到30.7%,超过同期女士产品21.8%的复合增长率。
近年来户外潮流的流行,也为lululemon男装业务的增长增添了“电流”动力,使其挤进了中产三件套的行列(另外两个品牌是Salomon和Arc’)特雷克斯)。
趁热打铁。 2022年,lululemon发布“三力x2”增长战略,计划到2026年实现125亿美元的收入目标,重点发展男装业务、数字业务和国际市场拓展。 Lululemon 表示,计划将男性和数字收入增加一倍,并将国际收入增加四倍。
同年,上市仅15年的lululemon市值超过450亿美元,超越阿迪达斯,成为仅次于耐克的全球第二大运动服饰品牌。闯入400亿美元市值梯队,阿迪达斯用了68年,耐克用了46年,而lululemon只用了24年。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lululemon将主力发力在中国市场。据悉,lululemon于2016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前三年仅开设了3家门店。实施增长战略后,lululemon平均每15天就在中国市场开设一家门店,增速非常明显。根据lululemon的全球扩张计划,预计2026年lululemon将在中国大陆开设220家门店,中国市场将成为该品牌全球第二大市场。
进入2024年,lululemon再次加快扩张步伐。不仅在北京开设亚太区首家男装店,还深入中国二三线城市,在兰州、福州、深圳、西安、南京、金华等地开设新店。其他城市。增速远远超过上年。
随着欧美瑜伽健身市场日趋饱和,中国正以“白领健身风潮”迎来新一波增长曲线。 【供应链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