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烟盒包装警示图形缺失:全球118国已实施,中国何时跟上?
中国控制吸烟协会11月13日在北京举办的“卷烟包装警示图形使用研讨会”透露,目前全球有118个国家和地区在卷烟包装上印制警示图形,其中105个国家和地区有规定至少占卷烟包装的50%,15个国家要求至少占75%。作为全球烟草产量第一、烟民数量最多的国家,有超过7亿人受到二手烟、三手烟伤害,中国至今未能落实这一措施。
我国是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缔约国,并承诺自2009年1月9日起,在中国卷烟包装上印制足以表明吸烟危害的警示标志。然而时至今日,中烟的包装上只印有一条非常不起眼的警示语:“吸烟有害健康,请不要在非吸烟场所吸烟”。这显然无法向公众传达吸烟造成的健康风险的性质和严重性。这种程度,尤其是未能对新吸烟者群体(青少年和女性)起到保护性警告的作用,为烟草公司留下了巨大的灵活性空间。
在烟盒上印制警示图片是近年来流行的声音,但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落实。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有人认为印刷警示图片可以引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刺激他们的购买行为。 ,具有相反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烟盒上的警示图片不符合我国的传统文化。事实上,这些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站不住脚的。归根结底,还是有关各方利益考量的结果。
在卷烟包装上印制警示图片不仅是现实需要,也是国际惯例。目前,全球已有118个国家和地区在卷烟包装上印制警示图片,其中105个国家和地区要求其含量至少占卷烟包装的50%,15个国家要求其含量至少占75%。可见,在卷烟包装上印制警示图片已是大势所趋。
在我国,烟盒上只有简单的“吸烟有害健康”提示,而且大部分面积都被景观占据。这不但没有体现出禁烟的效果,甚至是一种对吸烟的诱惑和放纵。要知道,在控烟已成为社会共识的背景下,小烟盒不再是简单的包装,更是反烟宣传的重要阵地。烟盒的设计不仅表现出控烟的态度,直接关系到控烟的效果,也关系到公众的认知和消费。在卷烟包装上印制警示图片,不仅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和注意,还能起到视觉刺激和警示的作用,远比单调的“吸烟有害健康”有效得多。
归根结底,烟盒上之所以没有出现警示图片,还是出于某些利益的考虑。烟草不仅带动巨大消费,也是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卷烟包装上的警示图片无疑会影响烟草销售,触动部门利益,也会减少财政收入。正是出于这种心态,一些地方对烟盒上的警示图片进行了抵制。它只保证了经济利益,却损害了公共利益。可以说是得不偿失。更何况,目前“烟草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超过了所谓的税收贡献”。
这种极端落后的湖钓发展方式亟待纠正。一方面,可以从供给侧改革,科学重新定位和规划烟草发展,推动烟草行业由增量扩能向减量提价转变;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细致深入地控烟。设计,包括烟盒上的警示图片,也需要在法规中进行明确和设计,并对警示图片的尺寸和比例进行详细规定。要用法治手段推动烟盒上设置警示图片,这样才能发挥积极作用。
吸烟有害健康,但控烟不能仅依靠外部压力。它还需要提高内部动机和意识。烟盒上的警示图片就是这样一种内在的教育和引导,可以唤起吸烟者减少吸烟的自觉意识。所以我们不能放过这个小位置,这样才能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