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卤面:传统美食的历史与文化,江口卤面的独特魅力
莆田卤面
介绍
卤面是莆田的传统美食。江口卤面最为有名,一般用于招待重要客人。这就是正宗的莆田卤面。
如今,红烧面已成为莆田人婚宴的必备菜肴,也是家家户户过年的必备菜肴。也是莆仙以外的人遇到莆田餐馆必点的一道菜。
历史文化
面条起源于中国,汉代以前就出现了“汤饼”。 “汤饼”其实是“片汤”的一种。制作时,一手握住面团,另一只手将切片撕入汤锅中。到了北魏时期(公元486-534年),汤饼不再是用手拿着的。相反,人们使用切菜板、棍子、刀子和其他工具将面团擀薄,然后切成细条。这就是最早的面条。到了唐朝(公元618-907年),人们把切好的面条挂起来晾干,以便于储存和随时食用。于是最早的面条就诞生了。唐朝时期,中日两国交往频繁,面条、挂面的制作技术很快传入日本。欧洲最早的面条食品传说是1295年由旅行家马可·波罗从中国带回意大利的。但这种说法似乎并不可靠。一些历史学家认为,面条是由在意大利富裕家庭担任厨师的亚洲奴隶引入欧洲的。后来传到福建莆田,被当地劳动人民所接受,从而延伸成莆田卤面。
实践
莆田卤面的关键在于面筋、汤汁和配料。准备工作通常在前一天晚上开始。麸质当然是要注意的第一步。它不像切面或拉面那样,现场将面团切成长条或拉成粗面或细面。这种面条需要用不同的面粉按比例加工。面团煮熟后需要有韧性,有韧性。搞砸了。备货也是一个重要的过程。从猪骨头中选择最好的骨段。汤料应该是白色的并且有香味。每份原料中添加的水量是固定的。太厚或太薄都不起作用。然后是食材,瘦肉、香菇、虾米、干贝、生蚝、蛏子、韭菜都是必备的。前面的步骤全部完成后,就该去放火了。卤面之所以叫卤面,是因为用文火慢慢炖,让高汤和食材的味道渗透到面条里。只有面条有味道,汤很浓。
红烧面在讲究火候的同时,也讲究吃面的时间。一般来说,面条煮熟后需要3-5分钟。否则面条就会糊状,口感也不一样,所以对于正宗的莆田卤面来说,煮一大锅卤面也是有很大风险的。如果时间太长,就会被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