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网球传奇:从库尔滕到维拉斯,揭秘10个大满贯男单冠军背后的故事
迄今为止,代表南美国家的球员总共获得了10个大满贯男单冠军、9个大满贯女单冠军,以及在单打或双打世界排名中名列前茅的南美球员。包括库尔滕、里奥斯、卡巴尔、法拉和杜尔科,南美球员往往能在不经意间创造惊喜。然而,很多南美著名球员都受到伤病等因素的影响,在职业生涯中留下了很多遗憾。有荣耀,也有失落,但没有平庸。这就是南美网球的魅力。
创造了多少奇迹
吉列尔莫·维拉斯可能是网球进入公开赛时代以来最伟大的南美球员。他赢得了四次大满贯冠军,并在巡回赛中赢得了超过900场单打比赛。尤其是1977年,他获得了单赛季130胜和100胜的成绩。 16个冠军,其中红土和绿土场上的53连胜,堪称球王级别的“奇迹”。但通常被视为“红土之王”的维拉斯却在绿土和草地球场上打出了职业生涯的杰作。他的四个大满贯冠军中有两个来自草地赛事(1978年和1978年)。 1979 年澳大利亚公开赛)和 1977 年美国公开赛。在绿土场上,他放弃了自己最擅长的底线消耗策略,出人意料地采用发球网打法击败了卫冕冠军康纳斯,成功问鼎冠军。
与维拉斯相比,古斯塔沃·库尔滕更像是一位纯粹的“红土专家”。 1997年、2000年和2001年,他的三个大满贯冠军均来自法网,另外三个大满贯冠军也来自法网。从未进入过4强。库尔滕在法网的经历也令人惊叹。当他赢得第一个冠军时,他的世界排名仅为第66位。在夺冠的过程中,他连续击败了前三年的法网冠军。 2001年法网第四轮,库尔滕对阵名不见经传的美国选手拉塞尔,先输掉两盘,随后连胜三盘完成逆转。就这样,他为冠军铺平了道路。
另外两位来自南美的法网男单冠军的故事同样不平凡。 1990年,30岁的厄瓜多尔选手安德烈斯·戈麦斯在法网决赛中击败了20岁的阿加西。这样的战绩,在那个30岁以上的10岁以上球员中很难保持竞争力的情况是极其罕见的。 2004年,在两名阿根廷选手之间的法网男单决赛中,高迪奥以0:6和3:6输掉了前两盘,随后不可思议地翻盘击败了夺冠热门科里亚。此外,高迪奥还没有进入过任何其他大满贯赛事的八强。
1990年美国网球公开赛决赛,加布里埃拉·萨巴蒂尼粉碎了好友格拉芙的三连冠梦想。这是公开赛时代唯一一次南美选手夺得大满贯女单冠军。 1988年,19岁的格拉夫和18岁的萨巴蒂尼还一起夺得了温网女双冠军。 2009年,同样来自阿根廷的德尔波特罗复制了前辈的魔力。他在美网半决赛中横扫了饱受伤病困扰的纳达尔。决赛中,他打满5盘击败了美网五连冠的费德勒。那是一位南美球员。迄今为止他的最后一个大满贯单打冠军。
本世纪头十年,南美球员在硬地球场上创造了许多奇迹。阿根廷人大卫·纳尔班迪安凭借标志性的犀利双反,在职业生涯早期扮演了费德勒的“克星”。 2005年上海大师杯决赛,纳尔班迪安大逆转击败受脚伤困扰的费德勒。 2007年马德里大师赛,纳尔班迪安连续三场击败德约科维奇、纳达尔和费德勒夺得冠军。一周后的巴黎大师赛,他在夺冠过程中击败了费德勒和纳达尔。
纳尔班迪安最大的劣势或许是无法在自己最擅长的室内球场争夺大满贯冠军,但南美球员在室外硬地球场上爆冷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2004年雅典奥运会,智利选手尼古拉斯·马苏在网球男子单打和男子双打比赛中获得两枚金牌。 2004赛季,“红土专家”马苏在奥运会前的硬地单打战绩为0胜7负。然而,他在奥运会上连续6场获胜并获得了金牌。当时他在不到24小时内连续两次夺得双打和单打决赛的冠军。 5盘获胜,展现了惊人的意志力。
具有出色接发球和底线能力的南美选手,在双打比赛中往往有令人惊叹的表现。 2008年法网,两位此前从未配对参加巡回赛的南美单反选手乌拉圭人奎瓦斯和秘鲁人奥尔纳击败了包括头号种子布莱恩兄弟在内的6对强敌,夺得冠军。目前,男双世界排名前六位中有4名南美选手。积分并列世界第一的哥伦比亚组合卡巴尔和法拉自2011年开始搭档以来,几乎从未单独参赛过。去年,他们终于完成了转型。连续夺得温网和美网冠军,他们的成功更像是坚持的奇迹。
我们不能忘记网球进入公开赛时代之前南美球员的辉煌岁月。 1937年美国公开赛,来自智利的安妮塔·利扎娜获得女单冠军。身高1.59米的她可能是网球历史上最矮的大满贯单打冠军。被誉为“圣保罗飞燕”的玛丽亚·布埃诺,在1959年至1966年期间获得了3次温网和4次美网女单冠军,此外,她还获得了11次大满贯女双冠军。 、1次混双冠军,其中包括1960年加冕女双“年度大满贯”,她是南美女子网坛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命运”什么时候才能被打破?
2005年夺得ATP大师杯,加上两个价值极高的大师赛冠军,四个大满贯都至少进入前四,这充分证明了纳尔班迪安的实力,但他在大满贯赛场上也失败了。留下了很多遗憾。 2003年美网和2006年澳网半决赛,纳尔班迪安先拿下两盘获胜,随后遭遇巨大逆转。他唯一一次杀入大满贯决赛是2002年的温网,被当时的世界第一休伊特彻底击败,屈居亚军,2012年女王杯上,纳尔班迪安在10强后再次进入草地决赛。年。结果,在赢下第一盘之后,第二盘中段他情绪失控,踢倒了一块广告牌,误伤了司线裁判。他不仅被取消了比赛资格,也给他的职业生涯留下了很大的污点。
马塞洛·里奥斯在1998年达到职业生涯巅峰,单赛季8次打进总决赛,夺得7个冠军,其中包括获得北美“阳光双料”冠军。那年他连续六周占据世界排名榜首。但里奥斯只在最重要的一场比赛——1998年澳网决赛中表现失常,被捷克人佩特·科尔达彻底击败,成为迄今为止唯一一位没有获得过大满贯冠军的男子。单人世界排名第一的选手。绰号“智利独狼”的里奥斯在场外也颇受争议。他的经历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性格决定命运”。
2004年底,里奥斯在告别赛中击败了视他为偶像的阿根廷选手吉列尔莫·科里亚。 2003年至2005年,科里亚的红土单打战绩达到90胜13负,其中包括一波31连胜,在纳达尔崛起之前,他曾短暂扮演过“红土之王”的角色,可惜他只是“无冕之王” “没有法网冠军。 2004年法网决赛,科里亚在成功拿下前两盘后,腿部莫名抽筋,最终浪费了赛点,输掉了好局。那场比赛也是他坎坷职业生涯的一个缩影。 2001年至2002年,科里亚因误服含有违禁成分的维生素补充剂而被停赛七个月。 2006年,24岁的他开始遭遇伤病,27岁时无奈退役。
2007年,阿根廷人卡纳斯在印第安维尔斯和迈阿密击败卫冕冠军费德勒,创造了奇迹。 2005年至2006年,卡纳斯因药检未通过而被禁赛15个月。 2009年,法网男单亚军另一位阿根廷选手普埃尔塔也跌入“毒瓶”。因第二次药检呈阳性,被处以禁赛8年并处以重罚,后减为2年。然后还有去年温网后停赛的巴西女单第一哈达德玛雅、去年底药检未通过的世界排名第一的男双选手法拉赫以及智利巨星贾里。近20年来,禁毒的阴影始终笼罩着南美网坛。 。即使法拉赫很快证明他摄入违禁物质是无心之失,但这一疏忽仍然让他有机会错过今年的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
从萨巴蒂尼开始,到库尔滕、里奥斯、纳尔班迪安、科里亚和德尔波特罗,许多有天赋的南美球员在20岁出头就能闯入成年级别。然而,由于伤病的影响,南美球员往往很难维持太久的运动生涯巅峰。像德尔波特罗这样的南美球员,在30岁之后,尽管遭遇多处重伤,仍能保持高水平,实属罕见。自1978年国际网联设立年度奖项以来,南美球员已8次当选青少年男单“世界冠军”,6次当选女单“世界冠军”。不过,后来入围该奖项的只有里奥斯和萨巴蒂尼。 ATP或WTA单打世界排名前20名。过去三年,三名阿根廷选手阿克塞尔·盖勒、塞巴斯蒂安·贝兹和蒂亚戈·蒂兰特登上了青少年男子世界第一的位置。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将如何发展值得关注。
《网球世界》2020年5月号,封面:布莱恩兄弟海报:西西帕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