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董事长孙亚芳:从无到有的领导之路,揭秘华为女皇的崛起与影响力
毫不夸张地说,华为30年的发展史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历史。中西融合的变革理念、适应时代和环境的变革策略、循序渐进的变革步伐、领导者变革的勇气和策略、永无休止的自我批评精神等,使得华为能够摆脱原始积累期的混乱与生机并存。标准化和有序性将导致华为在全球取得成功。
作为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即使低调也不得不被反复提及,但这家世界500强公司的董事长不是他,而是孙亚芳。孙亚芳被称为“华为女王”、“至尊美女”、华为“国务卿”、“任正非接班人”等,从她在华为的地位可见一斑。这个既不是公司创始人也不是元老的人物,如何能稳稳地坐稳华为董事长的位置呢?
从零开始的“主席”
1989年,在实力衰弱的华为陷入危机之际,还在机关任职的孙亚芳为华为带来了“天使”贷款,帮助华为渡过了生死存亡的难关。我们不知道是因为他的独特洞察力还是忠诚度,但不可否认的是,此举将为孙亚芳未来在华为的威望和地位增添分量。据称,由于孙亚芳强大的运营策划和协调能力,曾多次在危机时刻为华为带来“救命粮”。
此外,她果断的决策能力也是她领导精神的充分体现。 1992年前后,华为出现了严重的现金流问题。员工们已经好几个月没有拿到工资了,士气低落。这时,华为突然收到一笔货款,就连任正非也不确定这笔钱的用途。这时,孙亚芳站了出来,做出了一个决定:先给员工发工资!华为士气大振,问题一一解决,成功走出困境。
孙亚芳出色的大局观、跨文化沟通协调、细节管理能力在实践中逐渐显露出来。她为华为营销和人力资源体系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与任正非价值观和追求的一致性使她成为任正非最信任的顾问。
在华为,没有董事长的职位。 1998年前后,由于华为过于低调,营销、早期股权、贷款等问题爆发,外界批评颇多,华为一度承受巨大压力。
在这个敏感而混乱的时期,任正非提议孙亚芳担任董事长,负责协调公司一切对外事务。任正非本人担任副董事长兼总裁,专注于研发。任正非表示,此举是“自我意识”,所以他必须“耐得住寂寞,甘于平凡”。
中国企业中男女合伙人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海尔集团、巨人公司、海信集团等。这些女性的共同特点是:第一,忠诚感强,第二,角色定位明确,第三,执行力强,做事细致,弥补了男性企业家的很多缺点。女性的英雄情结较低,威胁性较小,懂得妥协和让步。孙亚芳就是这样的“女二”。
她给人的印象是冷静、沉着。她习惯了生活在汹涌的波涛中。她能够拥抱变化,冷静地处理事情。这就是她的魅力。在对外事务方面,孙亚芳风度出色,口才极佳。她说话“温文尔雅”,举止优雅。当任正非不愿或不方便出现时,她会抓住机会担任“特使”,调和任正非意志中的黑白,实现人与事的完美平衡。
孙亚芳担任董事长的一个明显事实是,华为与外界的关系正在变得越来越友好。华为要想走向全球,低调、沉默自然是行不通的。例如,在美国与思科的重大诉讼中,华为非常巧妙地调动了媒体的情绪,获得了舆论的大力支持,在低调与曝光之间找到了自己的平衡点。思科在诉讼中获胜,让华为进入了最难攻克的美国市场,并初步形成了华为的国际矩阵。
在华为,副总裁可以像走马灯一样更换,但任正非和孙亚芳的合作二十年来一直没有改变。孙亚芳不是男主角李一男,她甚至没有负责过具体的核心业务,但她开放的视角和未来的格局不得不让很多男性高管印象深刻。甚至有人夸张地说,任何人都可以离开华为。只要“左不右”的核心管理架构稳定,华为就有未来。
营销、研发、人力资源三个部门被视为华为最强的三大法宝。任正非在宣布孙亚芳出任董事长时表示,他认为孙亚芳最大的成就是建立了华为的营销体系。这也是其对手最害怕的地方。即使在技术上与对手相似,华为也总能通过市场获得更大的优势。孙亚芳在华为的大部分时间负责人力资源和营销工作。华为严格的市场组织体系打上了孙亚芳的工作作风和品牌。
市场神话的创造
孙亚芳为华为奠定的强大销售能力,甚至成为了华为竞争对手最“害怕”的部分。即使在营销人员流失严重的情况下,华为仍然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根本原因是华为已经建立了严格的市场组织体系。
孙亚芳要求华为销售人员密切关注客户的需求和变化,为客户排忧解难。随着客户需求的变化,华为的销售方式也必须改变。在此基础上,销售人员不能丢单,应该把丢单当做丢了性命,不能给顾客留下太多推脱的余地。
华为销售的“狼性”早已为人们所知。他们的“战斗”精神让他们绞尽脑汁、浪费时间去制造“遭遇”。在这种“狼性”模式的熏陶下,几乎每一位华为员工都成为了工作中执着、不屈的攻击者。
业内人士将华为营销人才的发展概括为“土狼”、“狮子”和“大象”三个阶段。从“土狼”到“狮子”的进化是由孙亚芳主导的。担任董事长后,她兼任副总裁,并仍分管营销和人力资源部门,直接领导和实现了“狮子”和“大象”阶段。
在“土狼”阶段,利用土狼的狩猎风格和乡村游击战风格,抢占市场空白,保证企业生存。随着市场稳定和总部集中采购,其弊端逐渐显现。 1996年,以孙亚芳为首的市场人员集体辞职,开启了土狼的转型之旅。
在“狮”阶段,华为培养了一批善于细分市场、经营疆域、能协调运营、具有全球视野的“狮”型营销干部。这个阶段是华为营销策略的精髓。华为的营销组织和作战模式为公司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008年,华为完成全球布局,整体营收突破千亿。
在“大象”阶段,随着运营商市场的成熟,华为像大象一样开始注重战略合作、卓越运营和风险管理。这时,研发和服务型营销干部站在运营商的角度思考问题,基于公司优势共同规划未来,从而签下大订单。 2012年以来,华为率先将这种基于服务运营商体系的营销能力复制到企业和个人客户市场,形成了三大“大象群”,为业务称霸全球奠定了基础。
2010年《福布斯》杂志“最具影响力女性”榜单上唯一的中国女性孙亚芳表示,被誉为“市场杀手”的孙亚芳带领华为成为通信制造业的国际化企业。
人类传奇护航
人才是最关键的资源。构建科学的选人、培养、用人、留人的人力资源体系,远比在某一领域取得具体的突出业绩更重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不是蛋糕的分配,而是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选拔合适的人,把蛋糕做大。对于这一制度的建立和使用,孙亚芳有着清晰的认识和明确的目标。
2000年,任正非在讲话中高度评价孙亚芳:“市场部的集体辞职将对公司的今天和未来产生极其深刻和深远的影响。如果没有辞职对华为企业文化的影响,任何先进的管理制度都无法在华为扎根。”
1996年,早期的“英雄”干部已经无法适应华为的发展。市场系统总经理孙亚芳带领26名办公室主任同时向公司提交了两份报告:一份辞职报告和一份工作报告,由公司组织。改革后的人力需求将决定接受哪一个。这次被称为“再创业”的洗牌运动,建立了华为“能上能下”的人才管理机制。后来,经常被人们提及是华为人保持“狼性”的英雄事迹。
1999年,面对营销部部分中层干部缺乏狼性的问题,有人再次提出“集体辞职”,被孙亚芳断然拒绝。结合实际看问题,不局限于过去的成功经验,孙亚芳认为,今天的华为已经过了管理的“土狼”阶段。有了科学的评价体系,提升员工积极性就要依靠评价体系能量的彻底释放。 。
变革需要一个结构清晰的体系来支持,也需要领导者不遗余力地引导。 2000年,华为面临内忧外患,进入信息产业的寒冬。此时已成为华为董事长的孙亚芳再次带头申请降薪,以帮助华为渡过经济困难时期。作为一名管理者,她一直强调领导的示范作用。我们看到,当公司陷入危机时,她身先士卒,挺身而出,为华为的团队精神又增添了一层。
对于企业来说,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业人力资源系统架构决定了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和有效性。华为的人力资源架构包括职能薪酬体系、资质评价体系、轮值CEO制度、末位淘汰制等。同时,华为也努力赋予一线员工更多的决策权。孙亚芳表示,他们想建立一个“小美国”机制,引进更多的人才,把他们留在这里。正是这些,帮助华为取得了今天的成功。
与GE、宝洁等优秀企业一样,华为也形成了完整的内部培训、发展、选拔用人机制。他们在员工培养上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而这家“狼性”的公司不太适应空降人才。其管理人员大部分是内部选拔和培训的。
除了上述两项成就外,孙亚芳还为华为的研发体系做出了贡献。研发体系由任正非亲自领导。 1997年,孙亚芳作为“一线指挥官”,通过引入IBM IPD(集成产品开发)和ISC(集成供应链管理),发起了华为业务流程的重大变革,让华为的“成长基因”从成功延伸出来。从前端营销到后端产品开发和供应链。
女领袖的多重人格
有没有绝对的“小绵羊”女领导?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不”。领导者的勇气、领导者的开拓精神、决策者的坚定,使得领导者,无论男女,都必然是坚忍不拔、勇敢无畏的。他们对品质的坚持和对成功的追求,确保了他们不会放过细节,注重细节。沙。
虽然孙亚芳一直以温柔的形象呈现在公众面前,展现出的精致和温柔与军人出身的任正非截然相反,但狼性之中哪有羊头目?公司?女人柔弱的一面下,一定隐藏着一颗坚强的心。
她低调又挑剔,女性的细腻让她追求卓越;她的决策高效、严谨、果断,睿智的眼光让她运筹帷幄,最终打造出中国一流的华为团队。华为的营销人员都知道,如果你不打领带,在展会上被孙先生看到,你的下场就会很悲惨。她的批评风暴会让你找不到说话的机会。
然而,女性的严厉并不需要被放大,甚至被妖魔化。女人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宽严相济,成为有个性的领导者,成为长寿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该“狠”,知道什么时候该“接受”,是一种非常强大的智慧,它构成了有弹性、有魅力、有节奏的生活。
2015年,孙亚芳带队前往南斯拉夫洽谈合资项目。为了给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她开设了总统套房。但她非常谨慎,所以她要求员工晚上铺好地板,早上收好再见顾客。孙亚芳的行为让员工们看到了她和员工们如何努力工作、同甘共苦,也懂得了无情、包容的艺术。
孙亚芳在以色列考察后写的一篇文章被广泛流传。通过对以色列民族命运的叙述,穿过哭墙、宗教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孙亚芳对生活和事业的执着追求跃然纸上,她的领袖精神深入骨子里。宏伟的愿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依然历历在目。在出席一些国际通信技术会议时,孙亚芳的英文演讲震惊了所有人。大家都惊讶她这个年纪了还在读书。
和所有华为人一样,孙亚芳保持着永恒的危机感、执着的进取精神、孜孜不倦的追求崇高的价值观和信念。她不想成为英雄。她要做的就是成就别人的成功,成就整个华为的荣耀。她能在“接受”自己和“释放”自己之间表现出她的坦荡和包容。温柔与严厉之间,黑白之间,呈现出平衡的艺术,也呈现出这个女人生命的独特色彩。
孙亚芳一直是各大财富榜的常客,多次位列中国女性商界精英第一名。 《财富》杂志发布“2017全球最具影响力商界女性排行榜”,孙亚芳排名第七。她低调而神秘的态度与华为掌门人任正非如出一辙,她也因此受到了更多公众的关注。
有人说,孙亚芳未来肯定会面临更多媒体关注,因为她被视为任正非的接班人之一。 《财富》杂志曾评价“真正的力量足以让她登上顶峰”。对于华为来说,孙亚芳不是舵手,但她是不可或缺的护航者。无需讨论结果,只要我们知道华为国际市场开拓一路走来的艰辛和无数的成就,我们就知道这个低调而雄心勃勃的企业愿景,我们就知道他们在企业发展和管理上的探索和启示,而我们知道这些奇迹的创造者身上闪耀着什么样的光芒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