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欧陆风情街:侨乡特色与欧洲文化交融,推动华侨要素回流
青田欧式风情街。资料图片
如果你问中国哪个县看起来和欧洲城市很像?很多外商都会回答——青田。漫步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欧式建筑颇具特色;青田华侨城进口商品城,商户以华侨居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产品也不少;很多青田人都习惯喝咖啡、红酒……
青田县是我国著名的侨乡。近年来,青田县持续做好温惠侨务工作,完善侨胞投资创业服务,加快侨胞要素回流,促进“侨”与“侨”双向流动。 “家乡”。
侨务“全球通”
对于很多海外华人来说,回国办事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回国机票要两万多元,平均需要半个月以上。”不久前,旅居西班牙的青田华侨周双峰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她告诉记者,原本打算回国办理购房过户,但因护照和签证问题暂时搁置。她一开始不抱希望,没想到青田县税务局税务服务处的工作人员主动联系她,告诉她县里已经推出跨境办税服务,税务局部门、不动产登记中心、委托人、受托人全部在线参与。可以应付。一天后,周双峰顺利完成房产过户,对政府的贴心服务点赞:“在海外就可以办理,节省了来回的时间和费用,真是贴心。”
青田县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拓展侨务服务平台,青田自2019年起逐步搭建侨务服务“跨境平台”,实现了“跨国服务”和“远程服务”。
借助数字化改革先发优势,结合侨乡实际,青田在全省率先使用青田公安微信公众号开通“全球通”功能,可办理涉侨政务一网通,完成户口簿补办、同地址分户、出入境、出入境、车辆管理等户籍、出入境、车辆管理三大类共45项服务出境记录查询和驾驶执照扩展,远程处理。
如今,海外华人即使身在海外,只需轻点手机即可完成跨境交易。
“我原本在犹豫要不要回国,没想到可以通过微信转移户口,节省了时间和路费。”长期旅居意大利的青田华侨徐俊跃近日在青田县行政服务中心公安窗口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依托“云集成+视频确认”便捷服务通道,通过微信上传相关材料,委托妈妈代为办理,仅用了10分钟就完成了相关业务。
今年以来,青田县以数字化改革和“公安大脑”建设为契机,将“全球办公”模块纳入“浙里办”APP“数字侨务”模块,并建立了丽水市首家海外华人车辆管理服务机构。服务小组提供24小时在线咨询和代理服务。
不仅如此,青田通过“云上侨”的实施,完善了涉侨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与“移动微法院”等信息平台无缝对接,建立了集中审理等功能。网上调解、网上立案、涉侨特色服务等。综合争议解决中心为当事人提供“7×24”跨域自助诉讼服务,提高涉侨跨境纠纷处理效率,让海外侨胞共享智慧司法便利。截至目前,已开展涉侨纠纷网上调解265起,调解成功率达98.5%以上。
回乡创业“大雁归来”
六大展区、1700个展位、9万平方米展示销售面积、800家国内外酒类代理商、300家咖啡企业及全球生活方式进口企业、500家日用品企业参展……今年,首届第五届海外华人进口商品博览会、青田进口酒类博览会、第三届国际咖啡博览会在青田如期举办,参展人数最多参展商数量。
侨博会是浙江承接上海国际进口博览会溢出效应的十大平台之一。成为青田引项目、引人才的“双招双引”舞台。也是海外侨胞回乡创业、对接供需的大平台。
早在2015年,青田华侨进口商品城落成,这让在欧洲打拼了20多年的青田华侨周勇非常高兴。他把在意大利的生意交给家人,回到家乡开办了一家葡萄酒店。贸易公司。 “一旦有了事业,就可以经常回家了。”周勇说,“很多海外华人在海外打拼多年,现在有能力回国投资,如果能回到家乡青田,当然是首选。”
华侨进口商品城一期启动后反响热烈,170余家华商争相落户,涵盖食品、乳品、服装、日用品等。回乡已成一股日益盛行的潮流,青田侨胞归来已形成“雁阵”。如今,青田华侨进口商品城已发展至五期,吸引了近300家海外华侨企业入驻,形成了汇聚70多个国家10万余种进口商品的“世界超市”。累计销售额已突破180亿元,成为海外侨胞回乡首选“大本营”。
这背后,青田县继续“运筹帷幄”。近年来,青田县建立了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出台了《侨胞回乡创业安居乐业》、《共同推动侨胞回乡创业安居》等20余个政策文件。乡村振兴》、《关于加快侨胞回流促进共同繁荣的若干意见》。为海外侨胞回乡创业提供全方位支持。
“侨文化引进”是新侨培养工程的重要抓手。青田县连续16年举办“家国中国”、“根之旅”等主题夏令营,吸引了来自50多个国家的8000多名新生代华侨参加,提升了“二代”、“三代”的水平。一代”海外华人对家乡的认同感。 。
青田“侨二代”何冰就是其中之一。在家乡吸引侨胞回国政策的感召下,她回到青田从事葡萄酒进出口贸易。如今,她不仅是东欧多个国家的中国葡萄酒销售商,还被塞尔维亚农业部聘请为该国葡萄酒的“推广大使”,成为连接两国贸易和文化的一员。 “虽然我从小生活在海外,但‘我是中国人’的观念一直铭刻在我的脑海里。特别是通过‘文化介绍’活动,我对家乡的了解和归属感与日俱增。”白天。”何冰说道。
把他们带回来是前提,但留住他们才是关键。为了让侨胞安心居留,几年来,青田逐步构建了“公安司法部”全覆盖的司法侨务保护工作体系,建立了司法侨务中心保护服务中心,保护归侨及其家属、侨胞的合法权益。青田县委政法委副书记王海清介绍,通过创新的“百名律师结对百个侨团”活动,公共法律援助将惠及更多侨胞结对,让侨胞——相关纠纷要采取多种方式解决。
“对于刚回国不久的海外华人来说,商业、政务、法律环境都比较陌生,我们需要一支律师团队为我们普及法律知识。”意大利青田同乡会会长徐孟生表示,“现在有了结对项目,相当于拥有了一支专业律师团队,可以随时咨询各种法律问题,让我们回国更有保障”回家乡创业。”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青田县已有10万侨胞回乡创业,其中不少人将总部设在家乡青田。
为海外中国品牌走出去搭建桥梁
“家乡有这么好的工业产品,如果能解决海外售后保障,我很乐意参与新能源电动滑板车、自行车的海外销售。”不久前,在葡萄牙青田县举办的“中国制造”海外行动论坛上,全国工商联会长、青田侨胞张正华这样表示。
青田县组织有出口产品意愿的工业企业与侨团团长面对面座谈交流,为中国品牌走出去搭建桥梁。这是青田县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探索。如今,县内外10余家制造企业已初步与青田华侨集团达成19.5亿元的海外销售协议。
落地青田的江苏常州宏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尝到了与海外客商合作的甜头。今年10月,该公司新加坡旗舰店成功开业,合作伙伴是一位在当地经营20多年的青田华侨。该公司董事会秘书王家耀表示,海外华人熟悉所在国家的法律政策和市场环境,能够更精准地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旗舰店的开业速度比预期要快。
“利用海外华人资源,可以加快公司新产品向海外的出口。”浙江三辰电气有限公司是一家青田本土制造企业。今年8月,成立新能源科技公司,研发生产家用储能产品。该公司总经理王秉林透露,在欧洲能源价格上涨的背景下,家用储能设备市场空间巨大,但进入欧洲市场急需寻找合适的当地合作伙伴。 “现在,在希腊青田侨胞的帮助下,我们登陆欧洲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
“帮助中国制造走出去,对海外华人来说是双赢的发展机遇。”德国纽伦堡中国商会会长周旭光表示,自己从事海外贸易已有30多年,主要经营日用品,利润较低。如果他能开发出高科技产品销售合作的新赛道,不仅能帮助青田侨胞“再创业”,还能推动国内产业不断转型升级。
为帮助实现更高水平的“买全球、卖全球”,青田出台了一揽子支持政策。近年来,逐步建立了一系列完善的侨胞创业落户服务和保障体系,打造有竞争力的开放政策体系,打造丽水(青田)侨胞等“十大平台”投资项目交易中心和清商返程产业园。
同时,青田县积极参与浙江自贸区建设,与宁波梅山合作建设“保税飞行仓”,对仓内进出口货物每箱给予1000-3300元补贴,并积极对接丽水海关公检平台,提供农产品免费出口质量检测服务、“5+2”预约报检等服务,助力“青田制造”“青田产品”走向世界海外顺利。
在柬埔寨金边占地8000多平方米的金边华侨海外仓,浙江国利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每天都非常忙碌,比对海外订单,处理客户产品仓储事宜。该公司董事长石海平表示,这是柬埔寨最大的公共海外仓之一,已入驻企业超过2500家,来自青田的数万件电器、农产品、日用品等商品、义乌等地。
数据显示,擎天在巴西、智利等23个国家共建设119个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的海外仓储平台和6个公共海外仓,年销售额超百亿元。
不仅如此,青田农产品在欧洲35个城市建有100个“海外专柜”,生鲜农产品也能“快速运往海外”。今年杨梅季,意大利米兰华侨郭晓忠吃到了家乡出产的新鲜杨梅。 “我们加快检验检疫速度,开辟多条农产品和特产绿色通道,让青田杨梅拥有高铁运输、机场运输‘专线’,不到24小时就能送达海外侨胞。”小时。”青田县供销合作社团指导部科长林晓静表示,农产品顺利“走出去”,不仅为1万多家华侨经营的中餐馆提供了优质低价的食材,也增加了家乡农民的收入。
青田县委书记林霞表示,我们将进一步发挥侨资优势,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推动国际贸易“优化进出口”,打造重要节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实现过去“侨胞带家乡”向“侨乡带富”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