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依之地:赵婷金球奖最佳导演作品,探讨房车游牧生活与经济危机影响
编辑|
2020年横空出世的《无处》,不仅让赵婷获得了今年的金球奖最佳导演奖,让她成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新锐导演,还让Nomad、vandwelling(汽车旅行和生活)成为热门话题。
影片中,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饰演弗恩,一位60多岁的普通女性,常年生活在铁锈地带,在2008年的经济危机中失去了一切。她的命运与20世纪90年代中国北方厂矿普通工人的命运颇为相似。
不同的是,中国的下岗工人拿着“买断工作年限”的钱,去海南买房;美国的弗恩没有钱,也没有房子,只能住在一辆改装的N手卡车里。成为“房车游牧者”。
她开着房车离开家乡,打零工——亚马逊仓库分拣员、国家公园营地护林员、浴室清洁工、快餐服务员、甜菜筛选员等等。与此同时,她也遇到了与她处境相似的游牧民族,以及各种迷人的风景。
她的游牧生活既充满艰辛,又充满自由。她讨厌依赖别人,也讨厌被亲戚称为无家可归者。她强调自己是无家可归者,这很不同。因为游牧民族不仅拥有强大的心脏,而且还拥有极强的生存能力。
游牧运动中最著名的面孔、YouTube 频道“CheapRVliving”的创始人鲍勃·威尔斯(Bob Wells)也在《无处》中扮演自己现实生活中的角色,他说:“每个人都背负着痛苦,很多人还没有走出来。没关系,这样的生活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路上不会遇到数百人,我总是说:‘路上见’。”
房车是如何产生的?
追根溯源,游牧运动的鼻祖是罗姆人。他们也被称为罗马尼亚人、吉普赛人和波西米亚人。
因此,房车最早的雏形实际上是载着罗姆人到处闲逛的商队。当他们把“家”开进美洲大陆时,这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很快在这片充满未知和危险的大陆上生根发芽、蓬勃发展。
19 世纪,许多拓荒者驾驶康尼斯托加商队穿越美国。他们的大篷车不仅用来搬运行李,也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20世纪初,由于福特T的出现,汽车迅速风靡全球。再加上路网的逐步完善,美国出现了许多铺设良好的道路和加油站。越来越多的有车人和家庭开始将车厢拆成八块,重新组装起来,使其适合装载更多车辆。物资很多,还有埋锅做饭的地方,露营方便。
这就是“RV概念”的由来。
1910年,Pierce-Arrow汽车公司生产了Touring Landau,这是世界上第一辆一体化房车,它有一个折叠床式后座和一个带水槽的厕所。几乎与此同时,洛杉矶拖车厂和奥托坎普拖车厂生产的房车也下线了。现在看来,这两款房车车内的标准设施不多,但已经可以满足那些想要自驾游的年轻情侣了。
但当时最常见的“房车”仍然不是现在常见的“房车合一”,而是一种可以自行扩展车厢的汽车。之所以把车加大,只是为了能装一两个露营帐篷进去。到达目的地后,几个人就可以坚守在马车上,搭起帐篷,享受生活。
1915年,Anheuser-Busch以福特T型车为底盘,制造了一款名为Lamsteed Kampkar的紧凑型露营车,售价为535美元,相当于今天的10万多美元。然而,当时最受欢迎的房车是一次可以容纳十几名游客的大型改装房车。其中大部分是基于福特TT车型的底盘打造的。它们有两层楼,下面坐着人,上面有阳台。
1919年,佛罗里达州举办了世界上第一次房车旅行拉力赛,同时,美国第一个露营俱乐部诞生了。很多喜爱跟团游的“锡罐游客”(喜欢在路边用汽油炉加热锡罐的人)来这里参加。此后,每年都有人前来打卡,露营俱乐部的会员人数也不断上升。 1929年,大萧条前夕,这一数字达到了15万人。
从 20 世纪 30 年代到 1940 年代,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影响了房车旅行。许多生产房车的品牌停止运营,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直到20世纪50年代,房车经济才开始慢慢复苏。因为很多年轻家庭都发现了大众T型车,一种类似面包车的多功能车,看起来像一条面包,而且价格极其便宜。
说便宜,不仅仅是价格,更是极其方便、经济的改装成本。它不仅拥有极其宽敞的客舱。 1968年,大众汽车还创造了著名的露营车车型——它采用抬高车顶钢板,将帐篷伸出车顶,扩大车内空间,为露营者提供更舒适的露营环境。这个设计准确地引起了共鸣。赢得了无数房车爱好者的心。
当然,房车的第二次热潮也与嬉皮文化的泛滥和美国洲际公路系统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
美国国内不少房车改装厂也开始流行,比如弗兰克房车公司。创始人 Ray Frank 于 1953 年在道奇卡车的基础上制造了一辆房车,成为世界上第一辆现代房车,即自走式 A 型房车。雷·弗兰克一举成名,并与克莱斯勒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他发明的自行式A型房车已成为主流房车之一。
与此同时,主要生产城市公交车的公司Flxible决定另辟蹊径——打造一款名为“地面巡洋舰”的超豪华房车,一时名声大噪。后来 Flxible 被一家定制巴士公司收购。但凭借打造超豪华房车的“工匠精神”,其长期以来一直是客车行业打造房车的最佳领导者。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美国走出经济滞胀时期,许多人对高端甚至豪华轿车的渴望日益增强。最著名的例子是豪华房车制造商 Winnebago 的崛起。时至今日,它仍与Thor、Forest River并称为美国三大房车品牌之一。大多是在奔驰凌特商用车底盘上改装而成,特别适合多孩子且不缺钱的家庭。例如,它打造了一款不仅车后部有上下床,而且驾驶室上部也有的车型。 Cheiftan,一款带床的经典豪华房车。
一份题为“4600万美国人计划去房车露营”的报告
今天有多少普通美国人仍然有兴趣开始房车旅行?只要看看近两年美国房车的销量就知道了——去年,虽然制造业受到新冠病毒疫情的严重影响,制造业停工近两个月,但美国房车的总销量仍超过2019年的406,700辆,同比达到423,628辆。增长4.2%。
早在2020年上半年,美国房车行业协会就发布了一份名为《4600万美国人计划去房车露营》的报告。全球第三大市场研究集团益普索(Ipsos)的研究发现,房车旅行和露营已成为美国家庭最期待的度假选择。
研究称,4600万美国人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进行房车旅行。其中18%的人计划进行房车旅行,另外18%的人会先在网上研究更多房车信息,11%的人计划购买房车,12%的人会拜访房车经销商,13%的人计划租赁房车。
原因也很简单。去年美国许多航空公司客流量大幅下降,国际航班基本禁飞。酒店入住率极低,游轮大多停靠并进入禁区,餐馆和酒吧常常减少客人数量或完全关闭。主题公园、体育场馆、电影院、剧院和博物馆等公共场所关闭或减少客人数量...
只有房车才能解决美国人的出行困难——尽管许多人仍然失业或到处寻找工作机会。
据美国房车行业协会(RVIA)预测,今年美国房车销量将突破50万辆,同比增长18.7%。美国房车行业协会主席克雷格·柯比表示:“2021年,房车行业预计历史上第二次年出货量超过50万辆。”
房车——离家出走的最后一站
然而,在中产家庭将房车视为身份和气质的象征的同时,无数挣扎在底层的普通人则将房车视为唯一的家。不仅因为这群人深受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嬉皮文化的影响,喜欢逆流而上,希望竞选自由,还因为他们不被社会所容忍。
例如1994年的《天生杀手》。
电影最后,米奇和马洛里救出了囚犯,杀死了警察局长,并越狱了。大家开着房车走向了新的生活,幸福得头晕目眩。有人说,他们终于在房车里有了孩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还有人说,真正的凶手实际上是他们救的囚犯。米奇和马洛里很快就被杀了,真正的凶手开的是房车。在路上。
不管怎样,房车都是米奇和玛洛莉逃离正常生活、彻底放飞自我的重要工具。他们就像没有脚的鸟儿,永远在路上。
但迫于经济、住房和社会福利的压力,更多人只能开着房车生活在路上。比如1998年冯小刚的贺岁电影《相见或别离》中的葛优,开着一辆二手房车,伴随着蓝色瑞典人的经典歌曲《迷恋一种感觉》的曲调,驶入我们的视野。正是这部贺岁片,开启了国人对美国房车最初的概念——漂泊在外的人最后的尊严。
虽然片中葛优极力忽悠徐帆,大谈房车的好处,比如停车地点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露营地,所以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灯红酒绿,没有车水马龙,车外有大自然,而且不仅有客厅,还有厨房、卫生间、卧室……但透过镜头,车内的各种细节却透露出刘袁氏看似诗意、豁达游牧生活实际上是被困难所逼迫的。
同样,《Nowhere》中提到的CheapRVLiving.com背后专门教人们如何使用房车降低生活成本、过上现代游牧生活的人鲍勃·威尔斯(Bob Wells)也深陷困境。
他是阿拉斯加安科维奇人,曾在美国零售巨头之一的西夫韦公司担任货架装载员。 1995年,威尔斯离婚,从此他每月收入的一半都给了前妻。 “从字面上看,我买不起公寓,也吃不上饭。”
直到有一天,威尔斯在上班的路上,经过一辆停在路边的面包车。他突然感到很幸福,并与主人攀谈起来。最后,他花了1500美元把二手卡车开走,彻底改造成房车,住进去。
威尔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突然发现,这辆比普通厕所还要小的改装房车,居然让他体验到了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暖气、厕所、空调,这些都是人们习以为常、赖以生存的东西。”我必须利用大自然和我自己的双手从头开始寻找解决方案。我学会了如何独自生活,从沙漠到丛林,在森林里利用太阳能烘烤蛋糕,和我的狗科迪在湖边晒日光浴。 ”
金融危机让无数工人变成“新游牧民”
2005 年,鲍勃·威尔斯 (Bob Wells) 决定创建 CheapRVLiving.com。他记录下了房车里的点点滴滴的经历。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CheapRVLiving.com 都是小众且默默无闻的。它是美国新一代游牧民族的“圣经”,让他们以最经济、最有尊严的方式生活。直到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这个小网站的访问量在极短的时间内爆发式增长。为什么?十之八九就像电影《无处》中的女主角——曾经工作过的工厂关闭后,居住的城镇房价暴跌,大量依赖传统工业的城镇制造业陷入寒冬,尤其是美国铁锈地带的工业城镇。
2008年,无数与电影中的帝国相似的中西部城镇迅速荒废,无数芬兰人因缺钱而下岗离家。更多人连买房车的钱都不够,只能买一辆N手卡车,亲手改装成房车。这也是近年来美国长途物流行业卡车司机短缺现象不断加剧,但二手卡车交易量却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同年,美国市场房车交易总量也出现问题。
总成交量仅为23.7万辆,比上年下降32.9%。令人惊讶的是,上半年房车销量非常好,总计近16.25万辆;下半年销量仅为7.45万辆,比2007年下半年减少了52%!它被誉为“房车历史上最严重的衰退”。
当时密歇根州立大学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困扰整个工人阶级的正是经济危机引发的大规模失业和房地产萎缩。尽管节前促销和其他活动前所未有,但消费者信心仍接近历史最低点。
艾米·戈尔茨坦在《简斯维尔》一书中,以通用汽车简斯维尔装配厂倒塌事件为案例,展现了美国工人目前的困境:“2008年12月23日,圣诞节前两天,9000多名员工走出工厂。简斯维尔装配厂是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旗下最古老的工厂,位于简斯维尔地区,大门紧锁。 工厂。”
Quinte Settlement,美国最大的无家可归者聚集地
当无数“新游牧民”离开家园时,很多人已经人到中年,就业困难,房车就成了他们最后的尊严来源。这种尊严是建立在土地上的。因此,他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有车却没有地方停车。换句话说,您负担不起可以停放房车的地方的租金。
于是,就有了 RTR(Rubber Tramp Rendezvous)。巧合的是,RTR 的创始人是 Bob Wells,他之前创立了 CheapRVLiving.com。他建造RTR的初衷不仅仅是为了给“新游牧民族”一个停车和呼吸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它为那些“房车游牧民”提供“培训”,不仅仅是生存和生活技能,更是对流浪生活的新认识。
电影中的RTR发起人说得好:“你可以拥有自由而美好的生活,与天地相连。代价是你首先需要学会照顾自己的狗屎(生活)。”
RTR 建于亚利桑那州沙漠,属于土地管理局的公共土地上。鲍勃·威尔斯选择在那里落户的原因相当复杂。
首先,它是最后一个加入美国的州,与墨西哥接壤。移民很多,纯种美国人却很少。在著名的亚利桑那州凤凰城,20世纪70年代的犯罪率位居全美前三。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逐年下滑。其次,亚利桑那州是美国第六大州,以其干燥的沙漠气候而闻名,夏季炎热,冬季温和。有许多曾经繁华的小城镇和村庄,现在却变得冷清甚至荒废。而且,美国一些最贫困的城镇和村庄也在亚利桑那州。
1987年科恩兄弟拍摄的第二部电影《抚养亚利桑那》以亚利桑那州为背景。男女主角住在远离人类居住区的房车里。他们居住的地区又乱又穷,周围好人少,警察长期不作为,土匪和路霸极其嚣张。
这样一个软硬件都相当差劲的地方,却让无数钱财极其贫乏的房车、露营爱好者眼前一亮。越危险的地方越安全,生存越困难,省的钱就越多。而位于10号州际公路以西、凤凰城附近的偏远村庄昆特定居点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之一。常住人口不足4000人,夏季气温高得近乎地狱,很少有人关心。
据《无处》原著小说杰西卡·布鲁德介绍,昆特定居点有超过 70 个房车公园——都有自己的水、电和排污系统、浴室和洗衣房,偶尔还有 WiFi 和有线电视。每辆车停车一晚的平均费用为 30 美元。
每年冬天,数百名房车爱好者从美国、加拿大赶来,把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庄挤成了一座极其热闹、繁忙的“大城市”。来这里过冬的人包括一些高收入的油田工人、靠养老金和储蓄熬过2008年金融危机的退休人员,以及靠工艺品和零散小商品寻找商机的小商贩。还有一些汽车上写着捐款信息。一个乞丐用色彩缤纷的方式装饰他的汽车,堪比艺术涂鸦。
但他们都不属于最低阶层的“新游牧民族”。因为真正的“新游牧民”实在是太缺钱了,30美元一晚的停车场简直就是天价。他们会选择退而求其次,去昆特塞特边缘的公共土地,那里已经是沙漠地区,充满灰尘和砾石。有付费设施,但基本上被忽视了。
大家直接在碎石地上扎营,用太阳能电池板和燃气发电机提供电力,用水壶和水箱储存水。许多人会摆出尼龙草皮、烧烤架、草坪椅、区域围栏和彩旗。每个人都以物换物,不用花钱就能获得幸福和尊严。
国家地理杂志曾称该地区为“美国最大的停车场”。
事实上,“新游牧民族”最熟悉的邻居不仅是罕见的长方形树桩仙人掌、豆科灌木和铁木树,还有源源不断的蜥蜴、蝎子和郊狼。
他们可以免费使用这片土地两周。两周后,如果不想花钱,就得搬到至少40公里外的另一个公共沙漠居住——占地7000多英亩。两周的租金为 40 美元,支付 180 美元即可入住七个月。
40%-60%的“无家可归者”有稳定工作
铁锈地带地位下降的同时,一大批互联网企业、科技企业却迅速崛起。各类科技金融巨头和新秀一夜暴富,硅谷的科技工作者也随之暴富。
在产业链转移和利益分配的过程中,那些看似与互联网、科技企业关系并不密切的行业并没有从这波红利中受益。相反,由于他们的城市处于科技和金融风暴的中心,他们必须支付更多的租金,更不用说比其他地方更高的价格和更少的就业机会。
除了躲藏在亚利桑那州沙漠中的“新游牧民”和RTR之外,在美国许多极其繁华的城市里,还有很多被迫租用房车的人。他们与“新游牧民”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有稳定的工作、感情和家庭。
据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和全国消除无家可归联盟统计,2018年单晚美国共有55.3万人无家可归,其中近13万人来自经济最发达的加州。发达州,在50个州中排名第一。
是的,美国政府直接将他们定义为无家可归者,但实际上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有亲戚和家人。以加州硅谷地区为例——至少有40%到60%的“无家可归”者拥有稳定的全职或几份兼职工作。
所以呢?
过去20年,硅谷普通工人的工资下降了14%,而年收入排名前10%的科技工人的工资却增长了30%。 2010年以来,硅谷重要地区之一的山景城的租金上涨了50%。两居室公寓的平均月租金为4000美元,同一地区的房车月租金仅为500美元。
较低的工资和较高的租金迫使山景城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乘坐现在街道两旁的房车。其中包括服务员、厨师、木匠、电工、水管工、保安、园丁、护理人员和医师助理等。很多人工作了十年,没有积蓄。当他们年近五十的时候,还得住在租来的房车里,不敢请假,更不敢退休。
一位住在房车里的46岁保安曾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我每小时能挣16美元,我努力加班,年薪可达4万美元。”但事实上,我想在圣何塞过上更好的生活。靠小资生活,年薪至少需要九万美元,他连一半都没有。
与亚利桑那州沙漠中的RTR相比,硅谷的房车群无论从面积还是车辆数量上都只能算一个小集群,但在西海岸却随处可见。尤其是斯坦福大学东门外、谷歌总部附近,有数百个房车聚集地。不少飞越圣何塞国际机场的乘客表示,他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机场附近的灌木丛中不规则停放的各种房车和帐篷,以及成堆的垃圾。
除了稳定的工作、家庭和社交之外,城市房车中的“无家可归者”与TRT营地中的“新游牧者”的另一个区别是他们对“房子”的态度。
《无处》中,以弗恩为代表的“新游牧民族”后半生受挫,低估了“房子”的概念。她分明把自己的房车称为“先锋”,甚至在姐夫的同龄人谈论房价涨跌时,还直言不讳:“花毕生积蓄,背着贷款,只为了买一套买不起的房子。” ?”
城市中无数“无家可归者”坚持与自己的“房子”玩一场无趣、没有时间限制、无法退出的“冒险游戏”。更重要的是,大多数人的命运已经注定,却没有人敢阻止。路边那些看上去干净整洁的房车条,仿佛一场行为艺术,展现着阳光背后的下层生活。
正如鲍勃·威尔斯所说:许多美国底层人民被迫接受美元和美国价值观的束缚。他们就像游牧时代的驮马,一生辛苦劳作,最终却没有固定的归宿,被流放到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