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客帆布鞋再次上线:22个月研发,16次试穿,亚洲人最舒适体验
经过22个月、16次2000人试用,号称“史上最适合亚洲人穿着”的Vancl帆布鞋于7月21日再次登陆Vancl官网,一年内推出10000双新鞋小时。立即售空。此次推出的全新Vancl帆布鞋被视为Vancl打造的第三款终极单品。
一年前的这个时候,798文艺会场,没有明星,没有走秀,也没有嘉宾。唯一的演讲者身穿黑色T字牛仔裤和帆布鞋,向观众诉说着自己的感受。本次复刻小米发布会的主角是凡客。
两年前的这个时候,陈念被迫面对媒体澄清谣言。当时,陈念经过反思,主动穿着“终极单品”衬衫亮相,开始了万科的回归之旅。
人生有七年之痒,凡人也有七年轮回。最先由雷军投资、最后被雷军“输血”拯救的Fancl,从巅峰时期的1.3万人团队,发展到包括客服在内的员工只有几百人。 Fancl已经从衬衫发展成为T恤。衬衫,如今帆布鞋,经历了生死和万科,在创立七年后回归了本源。然而,仅凭“一双布鞋”,万科就能重拾昔日辉煌吗?
“我爱网络,我爱自由,我爱晚起,我爱大排档,我爱赛车,我也爱59元的帆布鞋。我不是旗手,也不是别人代言,我是韩寒。”这句话在万科全盛时期曾被爆出。万科的广告词,在万科的地毯式宣传下,让万科成为了公众的热点。当时,以29元T恤起家的凡客在3000万粉丝的支持下取得了飞速的业绩。引入多轮风险投资后,一度认为在美国IPO只需几分钟。
然而这两年,自命不凡的凡客却在不经意间走到了悬崖边。 2013年以来,投入巨资呼吁“开体”广告的凡客并未引起关注,却让“追债丑闻”令人哽咽。首先,一位供应商来到凡客的新办公室讨债;另一家供应商在微博上宣布:不还钱就去公司跳楼;很快,化妆师、模特、广告公司等纷纷破口大骂。 “追债门”达到高潮。
据说资金链断裂、供应商追债、大规模裁员,关键是来自投资者的压力……日渐衰落的凡客CEO陈念陷入“困境”来自各方的尴尬。”
从表面上看,凡客的资金链存在问题。是的,这是一个资金问题,但这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凡客诚品失败的最大原因在于其产品。对于一个服装品牌,或者说一个互联网服装品牌来说,用户最关心的不是物流、产品包装等“超好的用户体验”,也不是“范物”、“1984”等所谓的文人情怀,但更多的是产品本身的细节、品质和设计。回顾凡客的核心团队成员,他们基本上都是原卓越网和金山软件的嫡系。也就是说,他们都是跟随雷军、打拼多年的老战友。这些人对营销、网站运营和用户体验有着深入的了解。执行力出色,但真正懂服装管理的人却没有。对于服装类产品来说,无论是时尚感还是品质,甚至比不上淘宝C店的一些皇冠卖家。因此,在用户评价中,凡客诚品几乎占了所有“褪色”、“开线”、“起球”等服装质量问题。对于一个服装品牌来说,这种以营销为主、产品为辅的运营方式,是一种对根本的放弃,也是诚品最大的“原罪”。
没有品牌的电商就意味着破产。 Vancl自诞生之日起就将自己定位为“快时尚”品牌。然而,作为品牌的支撑,凡客诚品在产品品质和设计方面一直不具备优势。而且,Vancl一直面临优衣库、ZARA、H&M等竞争对手。传统快时尚品牌为了抢占市场,使出了普通商家惯用的价格杀手锏。于是,以29T恤、59帆布鞋为代表的产品迅速推向市场。
和一般的低价策略一样,凡客诚品的低价策略在前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让很多一线城市的人对凡客诚品有了初步的了解。但仔细想一想,廉价T恤和帆布鞋真的是“快时尚”的代表吗?买29元的T恤、59元的帆布鞋和去夜市摆地摊买货有什么区别?显然,价格太低无法建立快时尚品牌的品牌高度,而价格太高——如果高于优衣库,所有优势都会丧失。
打造品牌还是打造平台?今天,凡客用“极端”二字回答。
以前,电商出身的陈念总喜欢讲模式、讲成长、讲感受。凡克在最危机的时候,喜欢谈反思。现在陈念更喜欢谈产品。显然,陈念意识到万科已经用非常快的速度吸收了当前中国品牌的所有错误:品类盲目扩张、大公司病、大库存、过分强调流量经济和广告,以及导致用户流失的核心因素。问题是“质量无法保证”。
陈念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凡客还能得救吗?
理论上是有可能的。毕竟Vancl仍然是行业标杆之一,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由于凡客错过了最好的发展时期,品牌电商行业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更不用说已经经历了8轮融资的凡客诚品,已经让各路创投投资者心灰意冷。开发深层次、精细化的产品,也是对凡客诚品耐力的考验。在这个“长距离加速”的过程中,凡客诚品能否再次获胜呢?用户信任?如何避免再次快速增长带来的扩张?低毛利率下如何构建商业模式?这些都将是每个客户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最终的答案可能要在很多年后才能揭晓。
【穴位】
从一件衬衫、一件T恤,到现在的一双帆布鞋,经历了生死,经历了它的万科。成立七年后,再次回归本源,却错过了发展的最佳时期;对于服装品牌来说,以营销为主、以产品为补充的商业模式有其“原罪”;经过8轮融资,万科已经让各路风险投资家心灰意冷,不得不向更深、更精的方向发展。产品对于凡客来说也是一次耐力的考验,也涉及到一个用户重新认知、重新接受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