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真皮标志杯设计大赛作品质量的创新设计思维与人才培养策略

日期: 2024-12-20 06:10:54 |浏览: 15|编号: 62165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提升真皮标志杯设计大赛作品质量的创新设计思维与人才培养策略

摘要:以近三年“皮标杯”中国国际箱包皮具设计大赛参赛作品的设计过程为例,介绍了作品的形式构成、内涵、语义、表达等具体含义。实用性,分析了创新设计思维的四个层次关系和对应的四种方法:直接表达、修饰表达、精炼简化、本质夸张。基于对实际设计工作案例的解读,建议设计师可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对比,以改进和提高作品后期的塑造效果和质量。同时,教师还可以加强学生实现成才的实践训练和示范教学。培育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关键词:皮包;创新设计;思维能力;人才培养

高校创新设计思维能力培养

学生为本 教赛结合

——以GLM奖参赛作品设计流程为例

以中国国际箱包配饰设计大赛为例

于英,徐成瑞

(上海立达学院,上海 201609)

摘要:以近三年真皮标志奖中国国际箱包配饰设计大赛参赛作品的设计过程为例,介绍了作品形态构成、内涵语义、实用性的具体含义,并进行了分析。创新设计思维的四个层次关系及其对应的直接表达、修饰表达、精炼简化、本质夸张四种方法。基于对实际设计工作案例的解读,提出设计师可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对比,以提高作品后期的塑造效果和质量。同时,教师还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训练和示范教学,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的共振。

关键词:真皮箱包;创新设计;思维能力;人才培养

前言

展会不仅是技能的舞台,更是行业交流的多维平台。汇聚了独立设计师以及企业、高校等各类机构的设计师,分享交流经验,共同推动行业创新发展。

对于参赛者来说,主办方为他们提供了磨练、检验、提高设计能力的机会和展示才华的舞台。参赛者除了提高自身技能外,还可以接触到行业领袖、同行专家、资源和信息,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1]。企业、学校等各类机构也可以通过一系列活动来识别和选拔人才。天赋。

如今,我国箱包行业已经积累了举办各类有影响力的设计大赛的经验,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第23届“中国国际箱包皮革设计大赛”(以下简称“皮马克杯”)。已成功举办23届。 “竞赛)。

这些赛事大多由行业协会、地方政府、知名企业、高等院校主办,相关单位协办,保证了其专业性和权威性。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大众对个性化、时尚化、多元化的消费品需求日益增长。

这一趋势进一步刺激了各类设计竞赛数量的增长,导致更多综合性设计竞赛专门针对箱包等时尚产品设立赛道。目前,此类赛事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一方面,竞争的最终结果缺乏市场化的转化。另一方面,大赛前瞻性不够,缺乏从创新角度探索新设计点的能力。

1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1.1 权威设计竞赛平台

“皮标杯”大赛是国内权威的箱包设计竞赛平台。每年的比赛都围绕一个主题,吸引设计师前来一展身手。

赛程分为预赛和决赛。预赛中,新媒体的加入为这项传统赛事注入了现代活力。例如,设计师需要通过短视频来展示自己的设计理念。此外,入围决赛的作品,除了创意十足之外,其市场适用性也备受看重。这也是为什么“市场转化”在初选标准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在此背景下,设计师不仅要追求设计创新,还要保证作品的实用性和市场价值。能够在比赛中获胜的设计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

1.2 严格规范的选拔流程

与一般箱包产品的开发流程相比,参赛作品需要凸显设计师的创新理念。从“收集灵感图片/制作灵感版本”到“绘制效果图”,构成了生成创意箱包造型的关键步骤,不需要设计师。充分展现你的创新思维能力。 “皮标杯”大赛参赛作品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每届“皮马克杯”比赛的参赛指南中都会发布一个设计主题。例如,过去三年的主题是“无限共生”、“进化”和“迁徙”。

在前期阶段,设计师首先需要在对主题的解读和分析的基础上,收集灵感图片和意象描述文字。他们可以剪切、拼贴,并将其转化为灵感版本,形成对抽象主题的语义理解,协助创意生成。 。其次,设计师需要分析提取与主题相关的形态元素、设计元素和配色方案。其中,形态元素作为基本造型,是能够与包包轮廓融为一体的“骨架”。设计元素源于语义的延伸,可以作为“符号”体现在包包的细节中。接下来,运用创造性思维表达方法,不断修改、演化形态元素,最终完成效果图的绘制。当然,这个过程也必须以整体效果为基础,结合设计师的经验,以及材料、工艺、细节的表达。

为了帮助参赛者认识和理解评审团关注的焦点,本文作者结合了设计价值的分类——包括有形价值和无形价值,以及评判依据——包括基本构图、创新性、性能、时效性和实用性。时代[2]。凭借多年的评审经验,我们对参赛作品提出了评价指标:

(1)形态构成:探究作品元素和造型的独创性,分析与主题相关的形态元素在何种程度上被修改和演变。

(2)内涵语义:评价作品所能传达的深层意义,包括设计者的创作意图、设计元素所象征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意义,以及预期使用者在精神层面上对设计的感知和解读[3] ]。

(3)实用性:强调作品造型、功能、结构的和谐统一,同时考虑其实际应用场景和市场实施可能性。在当前的竞赛环境下,特别是考虑到越来越多的竞赛积极强调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我们不能忘记设计大赛的核心宗旨:将原创设计创意与实际行业需求、教育与科研紧密结合。研究、科学研究和创新。因此,平衡创新与实用,确保两者和谐共存非常重要。

2 箱包设计创意思维的层次关系

结合对近三年(2021-2023)“皮标杯”大赛参赛作品的总体设计流程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各参赛作品的设计特点和创意设计思维应用模式。对于这些作品中的优秀作品,设计师们围绕设计主题精心挑选与设计主题密切相关的形态元素,然后对特征进行提炼、修改和演化,最终在实物制作中完美呈现成熟的设计效果图。

基于设计师完成这一过程所应具备的思维深度和广度,以及相应的设计师应掌握的四种方法:直接表达、修饰与美化、精炼与简化、本质夸张,衍生出创新设计的层次关系思路如图2所示。

2.1 直接表达法

设计初学者倾向于使用直接表达。设计师在汲取灵感并选定形态元素后,往往直接将其嵌入到产品的轮廓或细节设计中,缺乏对形态的高度提炼和创新,导致最终的设计过于接近原始形态。这类作品可能过于“不切实际”,忽视提炼和运用;或者过于“机械”,缺乏创意,难以引发观赏者的审美感受。此外,这些作品往往缺乏形式与功能有机结合的综合考虑,一味追求外观的独特性。导致产品缺乏必要的功能,未能凸显设计的真正价值。

如图3所示,学生作品(作者:张小文),这套包的灵感来自于作者童年时期对家用电器的记忆。结合孩子视角的缤纷色彩,表达童年美好的回忆。这组设计在对象提炼上比较简单——电视机、电话、磁带音箱。造型表达过于直接、生硬,难以让消费者产生更深层次的解读和共鸣。

2.2 修改美化方法

这种表达层次的作品是各类竞赛中数量最多的类别,也是学生在教学环境中普遍提交的作业类型。与前面提到的解决方案相比,此类设计在物体的表达上进行了适度的修改,表现出一定的原创性,其形状和功能基本可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但此类设计的缺点是其语义传递较为有限,很少触及更深层次的文化历史背景。用户对设计的感知和解释常常停留在表面。另外,这类设计还存在造型元素堆叠的问题,即同一个单品上重复的元素过多。虽然经过修改和美化,但仍然缺乏简化和精致。

图4所示的学生作品(作者:刘志雄)就是这个级别的典型代表。这套包包的灵感来自于自然界中的三种昆虫——蜘蛛、蝴蝶和七斑瓢虫。以这三种昆虫的形状、颜色、纹理等元素作为灵感来源,运用到产品造型设计中,结合TPU、皮革、金属等材质特性,为设计增添层次感和质感。虽然这三款包包的设计实现了设计元素与包型的有机融合,但设计元素的表现还是比较具体,需要局部和整体、对比和协调的优化和提升。

2.3 细化和简化方法

这个级别的设计比前者更进了一步。此类设计案例不仅在形态元素的修饰和演变上做到了适当的简化,而且其所传达的设计意义也变得更加丰富和清晰。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到作品独特的审美魅力,还可以洞察设计师的创作思维,感知其背后的社会文化意义和价值观,及其与大赛主题的紧密关联。作品造型与功能和谐统一,呈现出浓郁的原创风格,也能游刃有余地运用在实际应用场景中。

如图5所示,“M”趣系列获奖作品(作者:陈丹萍)用可爱的“小怪兽”元素象征着孩子们内心的无限活力和奇思妙想,与孩子们的书包相结合。从造型和结构上来说,“可爱”的设计和高饱和度的鲜艳色彩也非常适合孩子们的审美需求。其所传达的“多彩童年”、“快乐教育”理念也是当代社会的共识。在表面配件的定制和结构上,在功能表达上,既保留了趣味性,又非常实用。

2.4 夸张的本质

这些都是高水平的设计作品,深刻捕捉主题灵感的核心形态元素,然后用高超的技巧放大和夸张这一特征,并实现与箱包功能的完美融合,在产品造型和实用功能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获得微妙的平衡,从而表现出强烈的原创精神。这种设计风格与观赏者的审美和思维产生强烈共鸣,真正表达了视觉美的“语言”。即使抛弃设计描述,观者仍能直观地理解设计理念,多层面解读设计作品的内涵,从而引发对当前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的深入思考。

此外,此类设计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明显的商业潜力。这类作品在各类比赛中都非常少见,是真正的经典。设计师从自然、科幻等不同领域汲取灵感,巧妙地将其融入到产品设计中,既展现出独特的视觉吸引力,又保证了实用性,同时完美契合设计主题。

图6所示的“藏龙”系列获奖作品(作者:田雪)从作品角度来看,都是三级到高级的优秀作品。包包的视觉中心是象征中华文明的中国龙刺绣。材质上,木片创新性地运用在包包设计中,并与拉链结合形成“可变形”结构——当拉链闭合时,是一款相对低调、紧凑的包包;拉开拉链,就是一款“霸气外露”、容量加大的包包,传递出“推开云彩,露出祥云”的动感意境。

该系列作品不仅实物精美,更体现了“一包多用”的环保消费理念。也传递了强烈的“文化自信”,弘扬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顺应了当下市场强烈的“国潮”风格。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经典图案、时尚元素完美融合的同时,还兼具审美价值和市场潜力。

3 箱包创意设计效果

随着时代的进步,各种箱包设计大赛层出不穷,涉及的领域也日益细化,涵盖范围也越来越广。这些大赛不仅为整个行业树立了优秀的社会形象,也为众多设计师提供了展示才华、证明实力的平台。

为了增加参赛作品的创意设计表现,建议采用“细化简化法”和“本质夸张法”。设计师应制定一套既个性化又科学的设计流程,并整合针对各种时尚产品的设计思维技巧,如“想法快速演化法”、“细节分离法”和“结构法”[5]。此外,设计师需要不断探索形式的本质,追求创新与实用的完美平衡。更重要的是,将“统一与变化”、“韵律与律动”、“尺度与比例”、“对比与和谐”[6]的造型原则融入到设计中,进一步深化作品的语义层次,使之更具文化内涵和吸引力。

在后期的实物制作中,各种思维方法也可以不断深化和运用,以提高作品的表现,尤其是在“实用性”方面。

箱包的创新设计需要设计者综合应用多学科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而本文只触及其中的一部分,即通过色彩、材料、和技术。 ,不断优化图纸,设计出真正优秀的作品。

4 结论

经过对众多词条的仔细观察和分析,特别关注其在形态构成、内涵、语义、实用等方面的创新和差异化表现,以及相应的直接表达、修饰美化、精炼简化、本质夸张等方法。进行了总结。表达创意设计思维的 4 种方法。对于设计师、学生和感兴趣的参赛者来说,应该从评审角度出发,指导设计思路的发展,有助于提高提交作品的整体质量。

此外,在当前教学与竞赛一体化的趋势下,高校教师也应拓宽教学视野和思路,通过组织更多学生参加竞赛,进一步推动竞赛评审标准的统一化和专业化,帮助更多的创意设计孵化和落地。实施,从而有助于完善我国箱包行业的整体设计。

第一作者简介:余英(1960—),女,教授,113383532@qq.com,主要从事设计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

参考

[1]王军.服装设计大赛视角下学生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5(31):46-47。

[2]于英.设计价值论[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5):40-42。

[3]刘欣,李志荣。迪士尼动画衍生品设计语义表达研究[J].创意设计来源,2022(2):48–53。

[4]马志军.产品使用设计中语义的表达与应用[J].包装世界,2011(3):76–77。

[5]田玉静,余英.时尚产品设计[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6。

[6]孙莹莹,熊文虎。产品设计基础-可塑语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7]于英,杨璐,袁惠芬。二维与三维形式的创意[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

[8]于英,徐成瑞,黄占恒。时尚产品色彩搭配原理[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22。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铂牛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