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骑手体验视频引发热议:穿工作服能否进入高端商场?

日期: 2024-12-20 06:10:23 |浏览: 16|编号: 62164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外卖骑手体验视频引发热议:穿工作服能否进入高端商场?

作者 |赵庆耀

本文转载自|南风窗 (SouthReviews)

根据一件衣服,就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有资格进入商场。这合理吗?

“那我可以裸体进去吗?”

一段名为“我当了几天送餐骑手,气得我进入了全面嘲讽模式”的视频。近期登上微博热搜榜首。

7月11日,微博用户“草岛”发布视频

视频讲述了Vlogger曹导成为美团骑手送外卖的经历。截至目前,该视频已获得近100万点赞。

体验别人的生活并没有什么不寻常的。人们关注的焦点是,一名在高温下忙碌了一整天的外卖小哥接到了一份来自北京某高端商场的订单。在取餐途中,他被保安以“穿这件衣服不能进去”为由拦住。

“这件衣服”指的是美团骑手的工作服。

亮黄色短袖,涤纶材质,左胸和后背印有美团袋鼠图案。拼多多上价格不超过30元一件。

这个“不准进的商场”就是北京华联集团投资兴建的奢侈品百货SKP。

据说,这家百货公司的珠宝导购员如果能认出一个不起眼的男性顾客穿的外套是Loro Piana,就会感到自豪。这个“不起眼”的意大利品牌的一件纯色套头毛衣要8000元。

北京SKP购物中心

视频中,作为一名外卖员,曹总监面临的最紧迫问题是,只穿着“30元”美团骑手制服,如何才能顺利进入SKP取餐?

正门保安的回答是穿外套或者走员工通道。

曹总监立即改变路线,跑向员工通道。

但还是被告知不可以进去。

曹总监取餐的目的地是SKP的B1层。看守这里的保安说道:“去地铁口接吧。”

当我跑到地铁口时,这里的保安给出的答案仍然是不穿工作服不能进入。

曹导问道:“我可以裸体进去吗?”

保安愣住了。

11日视频发布后,观看视频的网友惊呆了,形容这一场景是:“一颗螺丝钉在为难另一颗螺丝钉”。

事件持续发酵次日,北京SKP对此发表声明回应,称“SKP为顾客和员工设置了不同的进入通道,包括外卖骑手在内的所有员工必须按照规定从员工通道进入”有规定。” “疫情期间,……SKP、SKP-S餐饮外卖全面实行‘定点取餐方式’,即所有餐厅将完整包装的顾客餐食送到指定地点。”

声明发布后,SKP在商场入口处设立了标牌,标明外卖员取餐的具体地点。

从这份声明中不难看出,SKP想要传达的核心信息是:疫情前可以通过员工通道,疫情期间可以到指定地点取餐。这不是身份歧视,而是秩序管理的需要。

7月12日,北京SKP针对此事发布声明。

有网友表达了对SKP的理解,认为商场有权因管理需要对员工和顾客进行分流。但更多网友还是需要SKP给出更合理的解释。

不过,位于SKP B1层的一家蛋糕店店员告诉南风窗,由于其蛋糕店去年12月底开业,如果有外卖,必须送到指定取货点。

也就是说,外卖员不准进入商场取餐的规定从一开始就存在,与疫情防控没有直接关系。

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商场指定取餐点的规定在订单管理方面是合理的。蛋糕店店员表示,毕竟商场蜿蜒,人多,而且还有小孩。对于急于送餐的配送员来说,自行寻找具体门店的位置比去指定的取货地点取餐更浪费时间。

送货骑手制服=不允许进入

但要理解令网友愤怒的“身份歧视”问题,我们需要把目光拉回SKP的入口。

曹导拍摄视频当天,在三个入口与不同保安进行了对话。但没有一个保安准确告知指定上车地点的位置。

他们都不约而同地以那份骑手制服作为判断依据,仿佛在说:外卖骑手制服=禁止入内。

想象一下,如果保安懂得更加灵活,或者送货员更加熟悉既定规则,这将成为一场本质上无害的闹剧。

地铁口的保安只能告诉曹主任,如果被摄像头拍到穿着工作服的外人,保安就会被罚款。

罚款金额“最低1000元”。保安也希望被理解——这并不是保安自己对送货人身份的拒绝。他们害怕的,是头顶上的“监控”。他们遵守“监控”背后真正有话语权的那群人制定的规则。

制定规则的人出于规范管理的需要,没有向保安明确外卖点的具体位置。他们强调的重点是,任何穿着任何服装的人都不允许进入。保安如有疏忽,将被罚款1000元。元琪.

曹主任并不是真正把送餐当成自己的工作。在现实的配送员群体中,类似的遭遇并不少见,而且冲突程度也更为激烈。

例如,去年4月,一名穿着蓝色工作服的达达送货员在哈尔滨卓展购物中心二期外被拦下。送货员一直大声重复说,他是商场三楼购物店的会员。卡片。但保安还是不让他进去。

2019年4月,一名身穿蓝色工作服的达达送货员在哈尔滨卓展购物中心二期外被拦下。

例如,今年3月,在毗邻SKP的北京华贸商城,蜂鸟众包配送员穿着日常服装,戴着摩托车头盔,进入商场地下一层为顾客购买蛋糕。

离开商场时,保安以为他在“送外卖”,不让他离开。争执中,保安勒住了他的脖子。经报警调解,最终获得300元赔偿。

当时,他在自己录制的视频中,在屏幕中央打出了这样一句话:“送餐的人也可以去商场,买得起东西。”

但两个月后,外卖小哥再次遭遇不被允许进入商场取餐的情况。

这一次,他没有再强行闯入。由于联系不上商家,他只能取消订单。这是一份从北京东到西运送的订单,横跨13公里。如果取消订单,将被罚款42元。罚款后,他不得不亲自向平台提出上诉。

他还用视频记录了这一天的经历。视频最后的场景中,天色还没有完全暗下来。他垂下眸子,说今天要早点下班,没心情再送他了。

那天视频里久久萦绕不去的就是这样一句话:“其他人都可以进去,但我不可以买任何东西,因为我是送餐员。”

什么样的人有资格进入商场?

有网友在曹导视频下留言:不然我就穿山本耀司的Christian Louboutin,背Dior,穿美团外卖外套去那里。

逆行得越多,赚的钱就越多

除了SKP不允许外卖员进入商场的争议之外​​,还有一件事很容易被忽视——外卖员在路上经常逆向行驶。

经历过外卖小哥生活的曹主任在视频中提到:“系统内置的默认导航是步行导航,步行导航不区分正反方向……系统给你的时间接单也是根据逆行方向计算的。”

不过,南风创从不少美团骑手处了解到,骑手其实可以选择默认导航以外的导航,选择自己的路线。系统内置的导航还可以选择步行、骑行、驾车等,没有证据表明这种计算配送时间的方式与步行导航需要多长时间直接相关。

有趣的是,在网上广为流传的一段视频中,一名美团小伙在街头接受了记者采访。

“您是不是在赶时间?”记者问道。

“不,我们美团不这样做。美团不会反其道而行之。”男孩一边回答,一边发动摩托车。

然后那家伙启动了引擎,转身朝相反的方向离开了。

外卖小哥之所以选择逆行,是因为这样更快。而“交付越快,赚得越多,风险越低”是他们的“职业信条”。

在上海打工三年的美团外卖小哥韩杰妮告诉南风之窗,他平均每送一份外卖就能挣8元钱。 7月13日,他所在站点的人均配送量为29单,全站配送订单最多的配送员可以达到46单。按这个水平计算,这名外卖小哥每月可以比平均收入多收入4000元左右。这笔钱够送餐小哥在上海一个月的生活费了。

“风险”来自于加时赛的处罚。韩佳妮表示,根据美团特卖规则,超时8分钟后,该订单将被判定为“真正超时”。

该网站要求配送人员的准时率达到99%。如果低于这个比例,配送员当月的奖金将被取消。

韩杰妮说:“送餐的人很多都是学历差、欠钱的人,他们没有其他路可走,所以才来送餐。”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铂牛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