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男孩玩游戏充值上万元引发热议,蛋仔派对诱导充值乱象揭秘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小 大
近日,“男孩玩游戏充值几万元,父亲连连扇耳光”的事件引发热议。 4月8日晚,一位父亲发布视频称,自己9岁的儿子在玩一款名为“蛋男孩派对”的游戏时,10分钟充值6400元。连日来,被扣了数万元。后来,他开始打自己的耳光。
4月9日下午,《蛋仔党》游戏公司网易游戏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经核实,该用户拥有华为渠道账号,经与华为沟通协调,已安排全额退款。
【背景新闻】
9岁男孩两天充值近万元!独家揭秘“蛋仔党”引发的混乱 →
维护消费者权益,保护消费者安全。央视啄木鸟消费投诉平台推出《2024年啄木鸟消费调查》专题报道,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为新消费时代保驾护航!
最近,一款名为“蛋人派对”的休闲竞技游戏在孩子们中广泛流行。无论是游戏本身还是游戏周边,可爱萌的设计和竞技玩法对青少年来说极具吸引力。然而,“蛋男孩党”在加速“退出”的同时,也面临着家长的大量投诉和索赔。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央广播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等多个平台针对“蛋男孩党”的投诉近2万条。投诉主要集中在“实名认证漏洞”、“诱导未成年人充值”、“拒绝退款”等问题。从投诉详情来看,投诉人家中未成年人充值金额为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
公开资料显示,《鸡蛋派对》是网易公司研发的一款潮流休闲竞技游戏。将于2021年推出,主要针对“00后”、“10后”玩家群体。截至2023年12月,“鸡蛋派对”累计注册用户数已突破5亿。
9岁男孩两天充值近万元,单笔消费高达648元
“在家长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一名10岁的孩子于2023年11月1日至20日在苹果iPad上玩《蛋人派对》,并在《蛋人派对》游戏中累计充值15412元。”在央视在线啄木鸟消费投诉平台上,湖南衡阳的刘先生投诉称,在此期间,家长没有收到任何充值消费信息的提醒,直到在电子卡上看到应付余额才发现。支付软件并查看账单。
央视记者联系刘先生了解到,2023年初左右,刘先生当时不满十岁的女儿开始接触“蛋男孩派对”。到了2023年11月,刘先生发现自己的电子账单突然欠款1万多元。
“我们自己不玩游戏,所以我们立即询问孩子是否给游戏充过电。”刘先生补充道:“孩子不知道游戏怎么充值,她说点击一下就自动充值了,一次五六百,最高的我一天就充了近8000元。”
从刘先生提供的消费电子账单来看,仅2023年11月20日,App Store&Apple Music就有15次购买,其中10次每次648元,3次购买328元。以及2次购买68元。
“(孩子)在《蛋男孩派对》充值金币购买皮肤和道具。”刘先生回忆,“后来我翻了一下孩子和他游戏中好友的聊天记录,一直有人要求我孩子送礼物。”
刘先生在中国广播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上传的电子账单截图。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中央电视台发布)
无独有偶,来自山东淄博的刘女士9岁的儿子两天内在“鸡蛋党”游戏平台上充值9900余元。
“孩子今年1月30日、31日充值,最低充值30元,最高充值648元,收到信用卡短信提醒后才发现。”刘女士告诉央视网记者。
刘女士提供的消费电子账单显示,2024年1月30日至31日,共发生16次消费,金额648元。
刘女士提供的电子账单截图。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中央电视台发布)
记者在“弹子党”“热销”频道看到,“蛋币充值”包括1元、6元、30元、68元、128元、198元、328元、648元六个级别。此外,还有盲盒画等各种消费项目。
《Eggboy Party》游戏界面(截图)
“孩子在我手机上下载了游戏,我知道这一点。我通常会限制孩子玩游戏的时间。但我不知道这个游戏需要钱,我以为这是一个单机游戏。 ”刘女士说。
记者浏览消费者投诉平台发现,未成年用户在“弹子党”上充值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上的现象屡见不鲜。从家长投诉来看,问题集中在未成年人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实名认证、游戏充值等。当家长发现孩子充值后向游戏平台申请退款时,收到的回复大多是家长提交的材料不符合申请条件,或者是因为实名认证账号是成年人,不予退款或全额退款。支付。
据刘先生介绍,申请退款的过程花了近三个月的时间。最初,“弹子党”平台的客服“态度很坚决,说是家长的责任”。由于刘先生坚持维权,平台逐渐同意退款30%、40%、50%,最后是80%。
实名认证漏洞百出,未成年人可轻易注册
刘先生告诉记者,女儿用iPad玩《蛋人党》,“用弟弟的手机号码注册登录,弟弟20多岁,我们不知道她在玩这个游戏”。
除了实名认证过程过于“顺利”之外,刘先生对于女儿是如何充值成功的也颇为不解。
“我确信孩子不知道我的支付密码,孩子还说一刷就完成了充值。”刘先生表示,他很少使用Apple ID进行支付。 “后来苹果客服告诉我,是因为孩子的原因,我使用的iPad绑定了我的Apple ID,Apple ID也关联了我苹果手机绑定的支付账户,而且孩子开启了人脸识别功能。” iPad上有功能,并且孩子的脸被记录下来,孩子可以直接在游戏中刷脸支付。”
使用安卓国产手机的刘女士对于“蛋男孩党”的充值和支付流程也深感困惑。
“孩子自己用我的身份证号码登记的,他记住了我的身份证号码。”刘女士坦言:“但我就想知道,孩子玩游戏的时候是怎么完成充值的?为什么游戏里的支付不需要密码?我的支付软件是绑定信用卡的,但平时使用的时候支付软件要支付,我必须输入密码。”
针对上述家长反映的实名认证和支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央视记者使用同一个手机号码,在两部不同操作系统的手机和一台平板电脑上下载了《蛋男孩派对》电脑来体验一下。
注册过程中,如果您使用上述三款终端产品首次进入《彩蛋派对》游戏,则需要输入您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进行实名认证。然而,当记者使用安卓手机进入《蛋男孩派对》时,由于手机操作系统已完成实名认证,游戏会自动识别系统中的实名认证账号并进入游戏,无需额外实名——姓名认证。另外,如果您使用iPad进入《蛋人派对》,首次登录成功后,即使使用Apple ID注销也可以直接进入游戏。
在支付过程中,以苹果iOS系统为例。在iPhone或iPad上设置Face ID后,iOS系统默认“使用Face ID进行iPhone/iPad解锁、钱包和Apple Pay等”。
另外,记者体验发现,当手机上的支付软件启用刷脸支付时,那么在游戏中充值时,也可以通过刷脸完成支付。
此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有效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确指出严格执行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网络游戏公司不得以任何形式(包括游客体验方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
《通知》还要求,网络游戏企业未严格落实提供网络游戏服务时限、实名注册登录、规范支付等规定的,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网易家长关爱平台”默认“无限制”消费
能否满足“8岁以下玩家不允许充值”的要求?
记者注意到,苹果手机完成实名认证并首次进入《蛋党》后,游戏界面弹出“网易游戏家长模式”提示框:“通过‘网易家长关爱平台’ ',您可以查询和限制自己或孩子的游戏时长和充值状态”。
然而,当记者点击进入“网易家长关爱平台”,尝试通过平台设置消费限额时,必须先完成填写家长身份、绑定孩子手机号码等多个步骤。
根据大多数家长的投诉和反馈,大多数孩子使用家里长辈的手机号码来注册游戏。家长如果想通过“网易家长关爱平台”限制孩子在“蛋男孩派对”的消费行为,是否需要先为孩子开通手机号码?
“网易家长关爱平台”界面(截图)
对此,央视记者以家长身份拨打“网易家长关爱平台”客服热线进行咨询。客服人员解释,家长要管理未成年用户的游戏时长和消费,必须有孩子的游戏账号才能管理。
当被问及家长如果不知道注册游戏的账号时,如何管理孩子的游戏时间和消费时,客服人员回答说:“您可以尝试一下孩子(可能使用)注册游戏的手机号码。”如果是用iPhone的话,可以试试苹果账号。”
当记者询问,能否在游戏软件中设置独立的充值支付密码,以区别于家长日常支付软件使用的支付方式?客服人员表示,必须选择支付渠道。用户充值、支付时,会跳转至支付软件。 “购买道具就像日常消费一样,必须跳转到支付软件。” “建议您在支付软件中修改支付方式,并绑定孩子的游戏充值(账户)进行管理。”
记者继续搜索“弹子党”和“网易家长关爱平台”的消费限制,发现点击“管理自己的网易游戏账号-消费管理”需要输入6位密码。进入该页面后,“禁止充值”按钮默认关闭,“单次充值限额”和“每月充值限额”默认均为“无限制”。
“网易家长关爱平台”界面(截图)
记者看到,“网易家长关爱平台”回应了“未成年人在游戏中花钱?”的问题。其称,“根据最新的防沉迷规则,8岁以下的玩家不允许充值……”
事实上,2019年11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明确规定,“网络游戏企业要采取有效措施,规范提供付费游戏行为”。为未成年人提供服务”。限制未成年人使用不符合民事行为能力的有偿服务的措施。网络游戏公司不得为8周岁以下用户提供游戏付费服务。同一网络游戏公司提供的游戏支付服务,8周岁以上、16周岁以下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50元,每月累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200元; 16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用户;100周岁以上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超过100元,每月累计充值金额不超过400元。
请问,当大多数未成年人使用成人身份证号码成功注册游戏,且游戏内消费默认无限制时,如何保证8岁以下玩家无法充值?
《弹子党》中的《家长关爱平台许可及服务协议》明确规定:“网易根据您的申请对游戏账号采取限制措施的,视为您认可该游戏账号在使用期限内的所有游戏行为及行为。限制消费行为,包括但不限于符合消费限额的消费行为和符合游戏时间限制的游戏行为。
当家长不了解“鸡蛋派对”的具体操作,甚至知道自己的孩子接触“鸡蛋派对”游戏时,家长如何进入“网易家长关爱平台”,管理孩子的游戏时间和消费呢?操作?
采访中,刘先生和刘女士均表示,孩子充值事件发生后,他们在网上查找维权渠道后才知道“网易家长关爱平台”。
行业:网络游戏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
近年来,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果。
2024年1月1日起实施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再次聚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便利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
同时也应该看到,在相关法律政策实施过程中,执行层面还存在现实问题。以“网易家长关爱平台”为例,它确实具有时间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但从“鸡蛋党”面临的大量投诉来看,如何进一步从源头上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有效防止未成年人在游戏中的不当消费,仍需要思考。
比如,对于很多家长质疑的充值支付,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王鹏博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技术角度来看,在游戏软件中添加支付密码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支付软件是一种支付工具。无论是游戏(服务商)还是用户本身,他们想如何使用这个工具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设定。
“支付(软件/平台)是一个工具。支付(软件/平台)提供支付渠道、支付接口、解决方案来帮助用户完成支付。这是基于支付服务提供商与用户之间的关系进行合作的。”至于支付服务用户想要如何操作支付工具,在合规的前提下取决于自身的需求。”王鹏博表示,“但从商业角度来看,游戏平台往往希望用户充值更多的钱,所以他们会更加注重便利性。 支付。”
中国互联网协会法律事务委员会副秘书长胡刚向中央广播网记者指出,网络游戏提供商明显是为了盈利。虽然它们也具有文化传播属性,但本质上都是为了盈利。考核指标包括用户数量、用户在线时长、用户付费状况等。“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是否有必要重新审视网络游戏商业模式的合理性?这需要我们深入思考。”这些网络游戏公司,他们获得了大量的收入,他们也应该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胡刚说道。
胡刚还指出,未成年人保护是一个综合管理模式,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级政府、相关经营者协同努力。 “家长还需要履行家庭照顾和教育的责任,包括对孩子使用智能设备的情况进行有效管理。”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银江认为,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必须真正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法规。
“网络游戏服务商既然开发了游戏并盈利,就有责任、有义务采取相应措施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一味地将问题推给家长是不公平的。”陈银江解释道。
此外,胡刚指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促进消费的意见》,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监护人同意,通过参与消费等方式与父母一起消费。在线付费游戏或在线直播平台给予奖励。消费者请求返还与其年龄、智力不相符的款项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支持。 “对于目前出现的问题,家长可以起诉游戏公司,要求退款或部分退还相关费用。” (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