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美达2023年业绩报告:营收1229.81亿元,净利润增长12.8%,双链驱动战略显成效
4月12日晚间,国企供应链企业苏美达(600710.SH)发布年度业绩报告称,2023年营业收入约为1229.81亿元,同比下降12.87%;公司利润保持稳定,经营质量不断提升。体量稳步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0.3亿元,同比增长12.8%;基本每股收益0.79元,同比增长12.86%;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30元(含税)。其中,按单季度数据计算,四季度营业总收入269.19亿元,同比增长2.82%,四季度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2.82%。同比增长6.67%。
2023年,苏美达将进一步实施“双循环”战略,带动“供应链+产业链”双链,努力稳市场、优化结构、增效益,持续增强业务韧性。公司产业链板块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3.18亿元,同比增长3.27%,约占公司营业收入的25.47%;实现利润总额25.05亿元,同比增长15.02%,约占公司利润总额的63.30%。
图片来源:苏美达2023年财报
报告期内,供应链运营板块实现收入913.93亿元,同比下降17.41%,主要受国内外宏观环境变化和大宗商品需求波动影响。但在大宗商品供应链业务方面,公司立足国内市场需求,持续优化客户、市场、产品结构,积极开展高附加值产品贸易。石化产品国内贸易额186.1亿元,同比增长15%;全年累计经营煤炭、钢材、矿产品、石化产品、林浆纸、纺织原料、农产品等大宗商品超过4800万吨。通过进口稀缺资源能源,有效服务实体经济,保障供应链安全性和韧性,彰显央企责任。
苏美达产业链板块在巩固海外市场的基础上,大力开拓国内市场。通过持续的产品研发和创新,坚定绿色发展,进一步发挥其优势和价值,助力公司稳健发展。面对供应链板块需求不足和市场下行压力,公司主动优化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积极发展高附加值产品供应链业务,稳定了公司的“基本盘”。
供应链与产业链联动
苏美达集团成立于1978年,是国有企业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的二级子公司。主要从事清洁能源、生态环保、户外电动工具、柴油发电机组、造船航运、纺织服装等大宗商品经营和产业链业务。
2023年,苏美达在《财富》中国企业500强100强排行榜中位列第97位,在《福布斯》杂志发布的2023年“全球企业2000强(上市公司)”排行榜中位列第1796位;同时,苏美达还被国资委评选为“国有重点企业管理标杆创建行动标杆企业”、“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示范企业”国务院委员会。
作为供应链和产业链协同的多元化企业,苏美达在产业链环节的主要产品和服务包括:清洁能源(包括光伏产品、工程、综合能源管理)、生态环保(包括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土壤修复、餐厨垃圾处理、可降解塑料工业工程等)、户外动力设备(OPE)、柴油发电机组、造船航运、纺织服装(服装、家纺、品牌校服)等。
苏美达主要业务结构(来源:2023年财报)
供应链板块是苏美达的“镇流器”业务,其稳定发展为公司业务拓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供应链运营领域,公司多年来不断探索和完善“四位一体”业务模式,聚焦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开发和对接大量优质客户资源和产品资源、技术资源、供应商资源、分销资源、金融资源、物流资源和专业服务资源,打造专业化、一体化、数字化的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平台,在大宗商品、机电设备进出口等规模优势显着,平台优势和品牌影响力。
苏美达供应链运营板块包括大宗商品运营和机电设备进出口业务:
大宗商品经营:苏美达经营的大宗商品包括金属矿产、能源化工、农林产品、纺织原料等,上游与各大制造商建立了长期采购合同,形成全球资源网络。下游聚焦核心优质客户,提供原材料组织、物流规划等配送配送服务。
经营模式主要分为自营和代理两种模式,其中以自营模式为主。其自营模式可分为集中采购配送和自营配送两种,其中统一采购配送业务占比较高。
在集中采购和配送模式下,苏美达从下游客户那里收集订单,整合不同客户所需产品的规模和规格,向上游供应商集中采购,然后配送给下游客户。采购前,我们通过向下游客户提前收取押金,确保采购的产品及时销售。同时,我们通过订单收集锁定下游销售渠道,有效降低仓储成本和产品囤积造成的库存积压风险。
在自营分销模式下,苏美达根据对市场情况的判断,在价格处于阶段性低位时采购产品,然后在价格反弹后出售,赚取进销差价。同时,苏美达积极开展“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提高运营效率,有效防范运营风险。
机电设备进出口:苏美达机电设备进出口业务主要采用代理模式,为客户提供“技术引进、资源供应、产品配送、物流服务”四位一体的业务解决方案,坚持与国际国内市场同步,稳定进口基本市场。壮大出口增长极,形成国内国际同步发展的发展格局。主要在纺织、轻工、机械加工、电子、冶金、光伏、造纸、食品加工、建材加工、工程机械、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公司采用“一对一”的方式,以采购意向锁定下游客户。将下游客户与上游供应商匹配。在向客户收取足够的保证金后,代客户向上游供应商采购,并根据商品价格波动及时调整收取的保证金,以对冲价格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 。
目前,苏美达正有序推进设备直销、售后维护、备件服务等模式创新,大力推进机电设备进口业务数字化转型,打造“苏美达世界”平台,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手段,打造“苏美达世界”平台。平台提供装备展示馆、融资租赁展厅、物流平台、网上签约采购投标等功能,为先进装备制造商、采购商、物流合作伙伴和金融服务机构构建了渠道互通、资源共享的生态系统。以设备采购为核心,实现资源、信息的交互和上传。下游产业协同提供设备供应、贸易代理、物流支持、政策咨询、招投标服务等全流程、一揽子业务解决方案。
加快数字化转型,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
苏美达致力于打造数字化驱动的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在顶层设计方面,公司制定了《数字化转型专项规划(2023-2025年)》和《数字化建设与评估指南》,推动数字化转型进入新阶段。在转型实践方面,各子公司在管理信息化、运营智能化、产品数字化智能化、车型平台化、数字化产业化“五化”方面持续发力。
2023年报告期内,“苏美达达达世界”成功入围省级数字贸易平台,并推出数字展览、数字招商、达达会议直播等新功能。在“数字进博会”平台建设和运营的成功实践基础上,我们自主搭建并上线数字会展平台,全年完成24场线上展览和会议合作,以“产融结合”新模式推动供应链服务创新。展览和贸易”。 “苏美达智慧链+”平台持续打造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的综合服务能力,重点推动物流仓储合作。全年已完成近百个仓库的推广上线。
此外,公司家纺业务自主建设“供享云”平台,实现供应商在线管理、合同在线执行,提高了资金使用计划的准确性、支付流程的透明度和供应链运作效率,增强了与上游企业的合作粘性。 。平台上线以来,已覆盖家纺业务自有行业和部分核心供应商。累计网上签订合同5000余份。网上支付占纺织企业采购总额的近50%。在此基础上,家纺业务与江苏省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合作,基于“共享云”平台的订单和账期信息,打造了江苏省首张数字资产通证,进一步赋能供应链合作伙伴。
在纺织服装、户外电动工具等领域,苏美达践行“贸、工、技、金融、数字一体化”的商业模式,奋力拼搏,打造了以三燃料发电机为代表的多项产品、割草机器人、无水印染纺织品等。凭借畅销的旗舰产品,培育了伊顿基德、嘉福、FIRMAN等一批细分领域领先品牌。稳步推进绿色发展,数字化转型,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
未来:聚焦主业,创新引领转型升级
苏美达致力于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组织者和整合者,打造数字化驱动的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成为推动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双循环标杆企业;公司发展模式坚持“多元化发展、专业化经营、差异化竞争、区域布局、生态共赢”。
2024年,苏美达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双循环发展战略,坚持“坚定信心、坚守创新、稳中求进”12字工作方针,持续激发组织活力潜力,切实增强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质量有效提升、数量合理增长”。
作为央企供应链公司,苏美达将始终:坚持国家战略、服务大局、强化功能;坚持战略引领,聚焦主业、优势优势;坚持效率和安全,优化结构,强化双链;坚持创新发展,强化转型升级;以问题为导向,合规风控、治理有力;坚定学习赋能,持续优化,组织有力;坚定人才强企,狠抓干部强队伍;坚定深度融合,强化党建文化灵魂。
2024年,公司将围绕数字化、科技化、绿色化、品牌化等创新方向,一方面着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着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积极融入国家新型工业化进程;锚定以优异成绩打造世界一流品牌,加快数字化、绿色转型和智能化探索,加强技术创新提升硬核竞争力,立足存量、培育增量,加快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提升风险控制能力,确保稳健经营和长远发展
“稳健、长远”是苏美达重要的经营理念。公司一方面注重创新发展,另一方面注重风险控制。
近年来,苏美达集团大幅降低担保限额,加强逾期“两金”管理,不断完善风险控制能力体系。经过45年的发展和实践,苏美达建立了适合自身条件的“操作专业化、流程规范化、管理精细化、审核动态化、救援预案化”五级风险体系。 “流程化、流程信息化、信息智能化”的总体思路,通过管理能力提升和数字化转型,推动风控能力不断提升。同时,公司不断加强对宏观及大宗商品市场的研究,综合运用授权范围内的套期保值、期货等金融衍生品业务,规避相应原材料、商品或汇率价格波动和风险。稳定营业利润。
财报披露,2024年,苏美达将加快建立健全新业务、新模式、新市场的合规与风控体系,确保业务高质量发展;继续加强关键节点风险防控,更加关注客户和供应商。动态审核、重大项目审核、合同条款保障、重点订单项目执行质量、重大外部风险监测预警。
对于从事供应链服务的企业来说,风险控制一直是供应链企业管理的热点和永恒的话题;建立完善的供应链风险控制体系,有效控制和管理供应链服务风险,是每个供应链面临的关键问题。服务企业的“命脉”。
去年,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国资交易“十不准”(74号文),严禁开展各类虚假交易业务,并多次予以警示若再次发生虚假交易,涉事公司将被当场撤职,并在撤职后接受调查;同时,74号文还进一步明确了风险防范办法,要求各中央企业强化监控手段,提高信息系统和数据应用水平,在国库等信息系统中开发应用贸易业务风险管理功能模块。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防控各类虚假贸易业务。
风险具有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供应链活动,就会有风险。在虚假贸易“十不准”、“零容忍”的背景下,从事供应链服务的企业如何监控贸易风险?
为确保合规和风控,4月12日-13日,国企供应链企业苏美达还派出多名核心精英前往南京参加第三期“国企供应链十大禁止”活动《商业合同》由中国物联网主办。 《监管与增量转型实战课程》,聆听法律专家、审计专家、货权控制专家、工业互联网专家、供应链金融专家的讲解,从不同角度解读“十不准”政策,明确监管范围抓主业,抓货控,做好货实质控,同时了解供给,是连锁经营的高层转型路径。课程结束后拜访并参加培训的高管普遍反映,课程非常实用,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因此,为了帮助更多的央企和地方国企实现业务合规和业务转型,我们物联网将继续开启第四期“国企供应链业务合规十大禁止” 4月25日至26日在武汉举办“转型实战”培训班,跟随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家中央企业和地方国企,通过高岗位、高质量的系统学习业务合规与转型、优化业务模式,共同探讨国企供应链业务“十不准”及转型之道、法、术的合规性。
第四期课程内容将在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迭代,进一步强化供应链业务风险控制、货权控制等内容。届时,来自法律、审计、货权控制、工业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等领域的五位专家老师将一一解读“十不准”规则,指导大家学习合规整改、加强风险管控、实施物流、典型案例、先进实践和实施方案等。
在供应链业务风控方面,拥有十余年供应链金融风控实战经验、常年为国企提供法律顾问及合规专项服务的“张老师”教你如何从法律风险控制的角度建立全面的风险控制。全员风控内控体系,把握供应链业务风险关键点,守住红线;同时,我们万网的专家老师团队也会帮助您从业务实践的角度进行学习,了解其他国有供应链企业的应对方法。别人是怎么做的。
1场专家团答疑+1场专题研讨会,5位老师+近100名国企学员,结合具体业务场景,共同探讨实施路径,分享实践经验。如果你路过的话,不要错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