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库奢侈品电商平台或将结束资本市场之旅:从巅峰到退市的原因分析

日期: 2024-12-17 23:01:20 |浏览: 67|编号: 61898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寺库奢侈品电商平台或将结束资本市场之旅:从巅峰到退市的原因分析

曾一度受到资本青睐的奢侈品电商平台寺库或将结束其长达六年的资本市场征程。

近日,寺库因未能按时提交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Form 20-F年度报告而被迫在美国纳斯达克退市的消息引发热议。

作为国内奢侈品电商第一股,寺库巅峰时期市值达到7.7亿美元。然而近两三年来,寺库的处境却急转直下,一直受到负面消息的困扰。业绩亏损、投诉众多、大规模裁员的消息时有传出。如今强制退市的消息已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

短短几年时间,从风头正劲到至暗时刻,寺库为何落得如此下场?

01. 3次被退市警告

公开信息显示,寺库旗下子公司北京寺库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4月,法定代表人为李日学,注册资本1000万元。其主要业务涉及奢侈品线上销售、实体奢侈品体验会所、奢侈品鉴定、维修服务等。

2017年成功登陆纳斯达克,以发行价13美元发行85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募集资金总额1.1亿美元,成功荣获中国“奢侈品电商第一股”称号。

图片来源/寺库官方微信公众号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专注于高端消费品市场的垂直电商企业之一,寺库已成为资本眼中的热门话题。从2011年到2020年的十年间,寺库完成了多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近40亿元。投资者包括IDG资本、银泰资本、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日本盘古基金、德国贝塔斯曼基金、法国Ventech等。基金,以及法国欧尚家族基金、WJ Capital等顶级投资机构。

然而2020年成为了寺库最后的辉煌。此后,寺库逐渐衰落,并三度收到纳斯达克退市警告。

2021年12月,因股价连续30个交易日低于1美元,寺库收到纳斯达克首次退市警告; 2023年11月,寺库对外通报称,该公司于当月14日收到纳斯达克首次退市警告。斯塔克发布了退市通知,并计划请求举行听证会以寻求扭亏为盈。但因未能按时提交2022年财务报告而收到退市通知。最近一次退市警告是在今年2月6日。

事实上,对于是否会强制退市的传闻,目前寺库的SEC文件和公司海外官网均没有正式的通报文件,寺库也尚未对传闻做出任何回应。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寺库自4月25日起已停止在资本市场的交易。

02、创始人成为“老鬼”,收到投诉超过2万条。

寺库的失败不仅仅局限于资本市场。尽管寺库的APP和官网还正常运行,但已经陷入了经营危机。

截至目前,寺库尚未公布2022年、2023年财报。根据寺库最新披露的财报数据,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1.64亿元,同比减少23.72%;净亏损8.17亿元,亏损同比扩大19倍。

近两年来,寺库已两次申请破产重整。申请人向寺库申请破产清算的理由是寺库“无法清偿到期债务,明显缺乏偿债能力”。最后两项申请被撤回。

与此同时,去年以来,寺库多次因不发货、不退款问题登上社交平台热搜。一位消费者表示,他于2023年12月在寺库APP上购买了一双LV女鞋,但商家没有按照约定时间发货,于是消费者发起了退款申请,但此后订单一直显示退款审核,“与客服沟通过,但客服一直推诿。”

事实上,寺库“不发货、不退款”的问题近期并未出现。一位消费者透露,他2021年订购的包包已经三年没有发货,同时平台擅自关闭了订单。结果,消费者至今仍未收到退款。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寺库的投诉多达23427条,大部分消费者都遇到了“不发货、不退款”的问题。同时,由于平台上销售的产品均为奢侈品,因此涉案金额也不低,通常为数千甚至数万。

据企查查了解,北京寺库商贸有限公司已涉及数百起诉讼。案件以买卖合同纠纷、网络购物合同纠纷为主。累计执行金额高达3757.6万元,其中74.8%未履行。作为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李日学长期以来一直被归类为“老赖”。

03.寺库为何会倒下?

前面提到,寺库曾经是国内奢侈品电商的领头羊。为何近年来卷入各种负面风波?在我看来,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

首先是供给问题。不仅对于寺库,对于所有奢侈品电商来说,如何保持产品供应的稳定一直是个问题。作为品牌方,为了维护品牌基调,避免乱定价损害品牌价值,一线大牌更喜欢通过直营店而非经销商渠道来服务消费者。

图片来源/寺库官方微博

这也导致,与生活必需品几乎无限的供应相比,奢侈品的供应自然是有限且不稳定的。作为中间平台,不仅难以在货源保持稳定采购,而且还承担着库存风险。

与此同时,网络平台的假货问题也是行业的老大难问题。当奢侈品行业的评价、鉴定标准不统一、市场监管不健全时,消费者自然会更倾向于在实体店购买高价值的商品。为了增强消费者在线购买奢侈品的信心,平台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和资金进行“保真度鉴定”和相关营销等附加服务,但这无疑会大大增加平台的运营成本。

当发现供应、假货问题难以提供有效解决方案时,寺库也尝试转型。它不再专注于一线高端奢侈品,而是用平价奢侈品和小众自主品牌来留住消费者。但这也让寺库失去了“独特性”。大多数平价奢侈品牌也会在天猫、京东等平台开设门店。

其次,盲目跨界扩张也是造成寺库危机的一大原因。上市后,手握大量资金的寺库并没有以巩固“基础市场”为重点,而是频频出击和布局。线下门店、社区零售、金融,甚至艺术、农业等商业领域都留下了寺库的足迹。

网易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雷认为,这些布局消耗大量资金,烧钱严重。结果寺库成为主业却没能做好,其他事情也没有起色,两头都失败了。

最后,外部环境的不利因素也制约了寺库的销售。近两三年,随着消费降级,大众的消费理念变得更加理性。与高价奢侈品相比,人们更倾向于选择既能满足自己需求又价格合理的产品,而不是仅仅为了品牌或炫耀。去消费。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奢侈品市场销售额预计将面临1%至3%的下滑。

事实上,不仅是寺库,很多知名奢侈品电商都遇到了困难。去年12月,全球最大的奢侈品电商Farfetch被Coupang以5亿美元收购,交易完成后退市。不久前,欧洲奢侈品电商Matches也全面关停; 2013年进入中国市场的-A-Porter中国业务已进入清算程序;英国奢侈品电商平台End Clothing的母公司Ashworth and Parker净利润也大幅下滑……

从某种意义上说,寺库的失败是奢侈品电商的一个缩影。看似光鲜亮丽的奢侈品电商,其实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生意。奢侈品电商的未来是什么?时间还有待验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零售”,作者:时一,36氪经授权发布。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铂牛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