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警方联手阿联酋迪拜警方捣毁跨境制假网络,涉案金额近18亿元
警方捣毁一制假窝点(央视提供 上海警方供图)
近日,记者获悉,今年7月30日,在公安部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总体指挥下,上海、广东两地公安机关密切配合,联合出动近百名警力,通过国际执法合作机制与阿联酋迪拜警方建立联系。 ,摧毁了所有涉案犯罪窝点,从产、供、销、运全链条上摧毁了整个跨境犯罪网络。该案涉案金额近18亿元,已抓获犯罪嫌疑人57名,捣毁犯罪窝点18个。
过去五年来,中东最大的制造和销售假冒箱包、服装和奢侈品的团伙之一让阿联酋迪拜的警方头疼不已。他们已经被殴打了20多次,但他们总是重新出现。
中东人曼苏尔在中国设立贸易公司,控制黑色跨国贸易链:接收海外客户假冒路易威登、爱马仕、香奈儿等品牌箱包、服装的订单;发展上游数百家供应商,交出中国制售假货窝点;下游招募20余家境外实体经销商与物流公司勾结,利用外贸业务作为运输掩护;他们允许假货从中国广州源源不断地运往5000公里外的阿联酋迪拜,并以正品促销等名义进行销售,部分假货还被再出口到欧洲等地。而美国,某些情况下价格上涨了一百倍。
在制假窝点,警方发现大量假冒LV标识(央视发上海警方供图)
海外人员长期掌控造假全链条
该制假团伙以假乱真,销售的假货品质优良,有一定的市场份额。迪拜警方继续摧毁销售和储存窝点,并且新的窝点不断出现。团伙的等级制度一目了然。即使线下的人被抓住,也无法证明谁是幕后老大。
上海市公安局食品毒品和环境犯罪侦查支队巡视员戴力表示,迪拜警方最初提供的信息有限,仅提交了一些现场拍摄的照片和三年前发送的一封电子邮件。
经现场照片和邮件证实,警方视线中出现了两家公司:注册在香港的小骆驼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骆驼公司”)和广州市四聚路贸易有限公司。注册于广州市越秀区的公司(以下简称“斯库鲁公司”),两家公司股东重叠,斯库鲁公司由小骆驼公司持有。
小骆驼公司的总经理是曼苏尔,他是一位中东人,近年来来过中国广州80多次。负责人是中东人哈利勒,他是阿联酋迪拜警方查获的假冒仓库的登记人。
2015年,曼苏尔聘请林女士担任Sikulu公司的具体运营经理。同时,他还任命一名外籍员工奥萨马担任主管,利用外贸业务为掩护,售卖假货。
公司现有员工10余人,分工明确。有客服人员接待海外客户并陪同翻译。它只接受海外客户的订单。随后,他根据曼苏尔提供的海外客户订单内容,指导公司员工向供应商提交订单。进货,或者购买正品交给工厂进行假冒生产,然后包装发给物流公司;相关货款和家政人员工资均由迪拜财务总监查希尔支付。每月发出的数百个袋子,斯波路公司将收取100三分之三的服务费。
小骆驼公司负责海外渠道、聚集、批发假货;西库鲁公司负责货源、客户、物流。随着警方调查的深入,海外人员长期掌控的完整造假链条浮出水面。
警方捣毁广东城中村一制假窝点(央视提供 上海警方供图)
城中村的假冒工厂
警方发现,这两家公司的假货供应链触目惊心,历年来总计有数百件。但由于交易时间跨度较长,部分证据链已被破坏。
然而,在广东省广州市一个典型的城中村,一座看似普通的工厂却出现了破绽。
这家300多平方米的工厂淹没在一栋普通的8层楼房里。白天是密闭的。窗户上盖着黄布,从外面看不到。只有一个入口和出口,通常是锁着的。制作时间一般是从下午到深夜。工厂戒备森严,内外都安装了闭路电视摄像头。
“可能是里面的味道太刺鼻了,晚上他们就会开窗。”戴笠回忆道。透过窗户,可以清楚地看到里面装满了假皮革材料,十几个工人正在熟练地切割它们。 、缝纫、压花、粘合、美化、标签和包装。
警方查明,从去年年底开始,制假厂老板詹某就专门为涉案海外公司定制生产假冒LV奢侈品。为此,他聘请了厂长王和10多名经验丰富的工人。
“工厂定位纯手工制作,为了让作品逼真,他们只招技术工人,买真包或者高仿包,拆开模仿,每个工人对每件作品负责。”戴笠表示,为了避免受到打击,所有工人的工作全部以现金结算。
当他们在现场被捕时,令警方和品牌权利人惊讶的是,成品像衣服一样排成一排地挂在房子的角落里。 LV最新款的真皮旅行箱也被仿制了,从外观到手感,几乎都跟正品一样。现场检获大量皮革,甚至鳄鱼皮。戴笠还清楚地记得屋里的味道,“很臭,很刺鼻”。
与其他造假工厂不同的是,为了实现奢侈品的“限量”特性,这家工厂每款LV产品只生产一到两件,而且所有证书和发票一应俱全。 “他们要求所有东西都装在礼品盒里。”
另一方面,在迪拜,假货制造和销售团伙有着巨大的市场。这些商品被放置在精装修的别墅里,以正品促销的名义以30%或20%的折扣出售。
案件梳理后,上海警方将案件情况报公安部请示开展国际执法合作。经会商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公安部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上海、广东警方联手阿联酋迪拜警方严厉打击假货在阿里.在团队的技术协助下,北京时间7月30日上午10点启动同步封网操作。
截至目前,中阿警方共抓获犯罪嫌疑人57名,捣毁犯罪窝点18个。其中,我国抓获犯罪嫌疑人37名,查获假冒各类国际知名品牌服装箱包7000余件,其中包括大量半成品、配件、商标等。据中国警方通报,阿联酋迪拜警方在境内捣毁10个制假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20名,查获侵权产品2.1万件。本案涉案金额约17.89亿元,部分假冒商品来自国内制假窝点。
警方捣毁一个制假窝点,查获大量假冒名牌包包(央视发上海警方供图)
“只接受海外老板指定的业务”
戴立介绍,海外经销商是销售渠道的头部资源,有各大批发商发货。这种模式使得假货的出货量更大,通常是批量的。
该案中,头目曼苏尔等人在国内设立公司,在迪拜组织制假团伙,吸引200多家实体店经销商,有组织、分层、大规模收受各类假冒名牌包包,鞋子、手表和其他商品的订单。
戴笠认为,要破获此案的整个链条并不容易。制假者的生产和销售分工明确、思维缜密,整个链条表现出很强的“专业性”和防御能力。固定的供应商、固定的经销商、固定的物流,让这个制售假货的小王国显得坚不可摧。
警方曾进行调查,试图通过思博路公司向海外运输货物。 “他们不接婴儿,只接受海外老板指定的业务。”警方还跟踪调查了该公司的一处仓库,保安发现有陌生人入住。 ,立即向管理层汇报,然后搬出并清空仓库;为了避免经销商之间的内部竞争,经销商对应指定的货源,有固定的客户,不允许私下交流。
戴笠表示,供应商也是固定的,需要海外老板精挑细选,不会轻易寻找新的供应商。
造假者为了闯关,利用SCB公路公司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便利,将真假货物混在一起运输,难以被发现,并在海关进行虚假申报。同一时间。
戴笠介绍,物流公司也是海外老板指定的,未经许可不得使用其他物流公司。有时紧急物品的运费甚至大于货物的价值,但由于海外运输可以带来巨大的利润,所以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将其运输出去。
据了解,以往类似案件往往让物流企业难以应对。犯罪嫌疑人往往因主观上不存在“明知犯罪”而回避攻击,难以形成全链条攻击。
针对此案,警方对物流公司的通讯工具、电脑、金融账本进行了排查,同时也对涉案物流公司进行了严厉打击,成功打赢了这起跨国全链条打假案。
据办案民警戴力介绍,由于阿联酋和中国法律体系不同,案件进展往往比较缓慢。在这种情况下,LV品牌方和阿里巴巴在弥合差距、弥补信息不对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使得各国警方愿意共同执法、密切合作。
公安部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副局长杜岩表示,中国警方将继续巩固与国际刑警组织及有关国家执法机构建立的执法合作渠道,加强情报信息共享,围绕重点案件开展跨国执法行动,推动全球共同打击知识产权犯罪。 (记者张家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