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未出台限购政策,连发两文件整顿房地产市场
作为今年房价涨幅较大的省会城市,石家庄在多地出台限购政策的背景下,并未出台相关限购方案。 10月28日,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依法查处商品房违法预售行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延续了石家庄市此前整顿房地产市场的政策,重申严禁无证销售,禁止无证项目开设销售场所和广告。
同日,石家庄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还印发了《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的范围和内容。此次专项整治检查共19项。同时,住建局成立执法检查组,严厉打击无预售证仍销售的违法房产。
一天内发送两份文件
石家庄购房者惊讶地发现,连日来,市区不少楼盘项目的“咨询中心”、“营销中心”、“售楼部”纷纷关门,“五证”不全的项目正面临政府制裁。严格排查。
2016年,石家庄房价持续飙升,不仅带动了此前“冷门”的房产热销,也引发了石家庄违法项目的抬头。一些热门项目甚至开始出售门牌号。一度在多个地区蔓延的“翻转门牌”行为,在新年后又卷土重来。对于购房者来说,购买“五证”不全的项目风险明显增加。
通知第一条规定,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不得以任何形式出售,不得向购房者收钱或者变相认购收款。 、预订、排队、发放VIP卡等。预订、预付款等性质的费用。
《通知》中对非法销售较为严格的规定之一是,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不得设立销售场所(包括咨询中心、接待中心、展示中心等) .),不得通过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户外媒体、传单等方式发布宣传广告,不得参加任何展览或销售活动。这一规定对政策边缘的项目和行为施加了强有力的约束。
事实上,石家庄市政府发布《通知》后,石家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就因永嘉公园城项目擅自涨价而实施了本次严厉查处。据记者了解,该项目早在2012年就开始发售,开发商向客户承诺2015年12月31日前交付房产。2016年,开发商不仅没有按时交付房产,还每平方米价格也上涨了6000元。事件曝光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分管副市长紧急召开专题调度会,责令相关部门立即查处:一是约谈了项目开发商永嘉房地产公司主要负责人,责令该公司取消单方面调价;二是永嘉房地产公司违法销售行为被依法严惩;三是督促永嘉房地产公司与存在经济纠纷的单位协商解决有关问题。
连日来,市住建局工作人员已分成4个小组开展拉网式检查。目前,检查仍在继续。住建部门将对辖区内所有在建和销售房地产开发项目的企业进行全面检查。检查按照检查内容逐项进行,每表一个项目,并由检查双方签字。对投诉率高、社会影响大的违法项目进行重点检查。
整治力度持续升级
房市整顿风暴持续升级。就在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下发《通知》和《方案》一周后,11月2日,石家庄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下发了《关于《台湾桥西区》等《关于关闭27个项目销售场所的函》,华吉荣宏泰、歌豆春天花园等27个楼盘已定对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不符合销售条件的,将按规定关闭。 。 11月6日,石家庄房地产市场督察组再次发布风险提示。洪泽园、国际社区等16个房地产项目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等证件,风险较大。
记者随机走访了部分项目的售楼处。部分“五证”齐全项目售楼处有序开业;而一些处于申请商品房预售许可证阶段的品牌项目正积极按照《方案》和《通知》进行自查自查,规范经营行为。但仍有一些项目仍然我行我素,在未取得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公开开设售楼部。
走访中,记者注意到,位于长安区的半岛国际项目售楼处因未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应自行关闭。然而该项目不但没有成交,电话销售还在进行中。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人士表示,执法人员也接到了涉及半岛国际的投诉电话。在如此高压的情况下,半岛国际不但没有制止非法销售,反而加大力度,加大宣传力度。按照《通知》要求,执法人员已关闭半岛国际销售中心,并要求其停止非法销售。
针对近期石家庄市出台的两份严厉打击房地产市场违规行为的文件,石家庄资深房地产专家陈士新表示,虽然今年石家庄房价上涨较快,但相对来说仍处于低位。在北方省会城市中处于较低水平。本轮加价也可以说是跟随城市建设发展步伐和城市影响力提升的补充性加价。考虑到目前四季度房源低迷的情况,石家庄市并未出台限购政策。然而,随着多城市限购,石狮市部分房地产企业在未取得预售许可证的情况下,以各种方式非法销售、抢购房屋,导致近期市场上出现非法房屋销售乱象。为此,政府和住建部门纷纷发文规范市场和房地产企业的销售行为。他们一定会抑制违法售房势头,共同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