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食减肥危害多?大脑问题、皮肤问题、反弹快一个不少
人们普遍认为控制饮食瘦身弊病很多,具体有哪些不良影响呢?我以前也曾尝试过靠控制饮食,甚至不吃东西来减重,对此深有感触,现在就由我来谈谈控制饮食瘦身的弊端。
大脑因能量极度不足会引发健康问题,我节食期间常感眩晕,表现为突然眼前全黑,这与低血糖症状不同,是彻底变暗。
另外,控制饮食瘦身也可能引发皮肤方面的状况,在我进行期间,手掌、上肢乃至躯干部分都有脱屑现象,面部特别是唇周区域则频繁长出痤疮,对容貌造成显著影响。
反弹速度非常快,根本在于节食期间容易发生暴食现象,节食三四天之后,如果意志力突然丧失,可能单日就恢复之前减掉的体重,这个情况相当惊人。
因此过去两三年里我盲目相信意志力时,曾替节食和断食做过辩护,所幸当时那篇文章没能发布,否则又会有不少人效仿我的做法,健康瘦身应当调整膳食,而不是单纯节食,那么调整膳食与断食究竟有何不同呢?
我主张明确以下三个分界线,这也是辨别是否属于节食的关键,朋友们在瘦身期间,可以借助这些说明来判定自己是否在节食。
一、不能把所有营养一刀切掉
控制体重关键在于限制能量消耗,能量主要由糖类、油脂和氨基酸供给,其中糖类最容易被身体储存为脂肪,糖类代谢起来十分简单,一旦摄入过多就容易转化为脂肪。
因此调整膳食,关键在于限制糖类食物的量,并非将所有营养成分完全剔除,例如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各类有益物质,在瘦身期间都不可或缺。
许多人在瘦身期间,将食量减为原先的一半,这往往意味着各类营养素摄取量锐减,这种做法对多数人而言,弊大于利,例如身体若缺少蛋白质,肌肉消耗会非常显著,导致基础代谢率急剧下降。
比如当锌元素、镁元素这类有益成分不足时,性方面的表现可能会受影响。另外,钾元素、钙物质补充不够,就很容易引发骨质变脆、肌肉突然绷紧的现象。
因此想要健康瘦身,关键在于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例如米饭、面条等主食,以及含糖量高的饮品和食品,这些都应该适量减少,同时要增加蔬菜和肉类在饮食中的比例。
二、热量不要低于基础代谢
在管理糖类摄入方面,不少人常常走极端,例如完全不吃含碳食物,这种极端方法通常只适用于专业健美人士的减脂阶段,若体脂率超过十二个百分点,采用此法则过于严苛。
日常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的供给不应彻底取消,只需适当削减即可,务必确保每日摄入的总热量维持在基础代谢量水平之上,例如若基础代谢值为1500千卡,则每日摄入的热量最好能达到1500千卡以上。
热量摄取若少于基础代谢量,血糖便会迅速下降,进而引发头晕、呕吐等反应,症状较轻者可能刚用完餐十分钟左右就感到极度饥饿。
基础代谢又称为静息时能量消耗,是保证人体存活的最低能量需求量,这种需求通常需要选用易于利用的热量来满足,脂肪在此过程中难以满足这种需求。
控制热量摄入,我们可以借助一些食谱软件,或者减肥软件,这些软件中,食物的热量都有明确的数值,我们可以依据这些数据来规划饮食。
三、进食间隔不要超过20小时
最后进食时间间隔很关键,因为食物完全排空大约要五到六个小时,而肝脏中糖原储存能持续提供十多个小时能量,一旦耗尽就会产生能量不足情况。
肝糖原储备一旦耗尽,血糖水平就会急剧降低,进而引发胃部强烈的饥饿感,并且此时进食的话,食量会超出常规。
减重者当血糖偏低时,自制力易受生理性饥饿感强烈削弱,稍不留意便会发生大量进食的状况,一旦发生大量进食,对追求完美者而言,往往会陷入彻底放弃的心态。
对于这种间歇性禁食的饮食方式,需要谨慎对待,特别是对于体型偏胖的人群,这种做法容易引发后续的过度进食,因此并不适宜。
在控制体重的过程中,建议将每日食量分成若干次少量摄入,因为在进食时身体也会燃烧能量,并且这种分散的进食方式有助于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防止因饥饿而过度进食。
然而每日三顿饭已经算是频繁进食了,无需再增加其他餐次,如果减肥过程过于繁琐,其实会妨碍我们持续减重。
控制饮食瘦身,有助于防止身体产生疾病,也能预防因胡乱吃东西而造成减肥效果急剧下降。因此,必须坚守这三个基本原则,这样才不会损害健康,同时能获得更理想的瘦身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