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健身操队训练现场,全力备战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广西民族健身操队训练现场。广西新闻网实习生 周璐敏 摄
广西新闻网南宁8月22日电(记者 蒋尧 实习生 周璐敏)8月20日上午,充满民族风情的舞蹈音乐在广西民族大学西校区的体育馆传开,广西民族健身操队的队员们正在进行刻苦训练,目的是为了迎接2019年9月8日至16日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他们正在进行最后的冲刺。广西民族健身操队一共有18位成员,他们分别就读于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艺术学院和传媒学院。
训练期间,广西民族健身操队指导员杨放针对运动员实施了专项练习,同时组织了竞赛标准套路训练。务必使每个姿态都达到精湛,务必把比赛标准融入舞蹈编排,这对部分舞蹈基础不足的队员而言是个考验。杨放曾经耗费十几天光阴,在舞台设计、舞蹈韵味以及动作规范方面反复进行教学与修正。
训练场地存在局限,团队成员需兼顾各自时间,这些都是教练员和运动健儿必须应对的难题,并且竞赛项目的难度也在逐步提升。不过我们都能自觉调整心态,杨放这样表示,所有人都在全力以赴,目标是为广西省赢得荣誉。
据了解,民族健身操的时长为3分30秒,上下浮动不超过10秒,包含56个八拍,象征着56个民族,其中融入了维吾尔族、蒙古族、傣族、土家族、藏族等二十多个民族的舞蹈特色。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的武翠英司长在谈话中解释过,他们之所以制作民族健身操,目的是让这种活动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借助充满活力的表现方式,把民族传统文化展现给大家。
广西民族健身操队正在训练。广西新闻网实习生 周璐敏 摄
民族健身操于二零一五年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首次成为正式竞赛项目,参赛者需将民族舞蹈的优雅姿态与健身操的力量感有机融合,动作要协调连贯,配合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