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喜欢玉米,认为它属于杂粮,卡路里不多,而且对身体有益。然而,相同的一根玉米,其热量差异可能非常大,如果选错了品种,甚至会导致血糖急剧升高。接下来,用简单明了的要点,指导你如何更合理地食用玉米。
同样大小的玉米,热量差近一倍
250克可食用部分来说,花糯玉米含有约400千卡能量,这个数值跟一整盒外卖米饭的能量值相近,也大致等于家里一碗米饭被完全吃掉时的热量。
相同重量的玉米,不同种类,热量差别明显:黄色糯玉米的热量一般比甜玉米高出大约200卡路里,相当于多摄入了约一碗半的白米饭(以150克米饭含有174卡路里为标准)。
差异为何如此显著,是由于玉米的淀粉、糖分及脂肪含量在不同种类间存在巨大差别。通常可以归纳为三个主要类型:
糯玉米含水量比甜玉米少,干物质比例更大;其碳水化合物含量通常比甜玉米高出百分之十左右,个别情况下差异能达到百分之三十;脂肪含量也高一些,大约多两成。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糯玉米的卡路里值明显超过甜玉米。
糯玉米和甜糯玉米:偏干的“干货”多,热量更高。
甜玉米:口感甜,热量相对低一些,但也要看具体品种和吃法。
玉米的升糖表现,别忽视
玉米作为主食,其含有的热量并不少,部分品种的升糖指数(GI值)同样偏高,食用后容易引起血糖出现显著变化。
例举一组对比(GI值为参考值,单位是GI)
甜玉米:GI值大致在55左右,属于低GI食品,相对友好。
这类玉米,包括糯玉米和糯甜玉米,其血糖生成指数大多在80至90以上,属于中等偏高或偏高的食物类型,有些品种的指数接近米饭,并且可能高于多种常见主食。
淀粉种类是差异形成的根本,普通玉米中包含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复合物,而糯玉米几乎完全由支链淀粉构成,其比例超过95%。这种淀粉进入人体后,消化和吸收过程更为迅速,从而引发血糖水平更快地攀升。
玉米可以天天吃吗?怎么吃才科学
不是让玉米“天天吃”,而是要讲究搭配和控制量。
玉米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其中含有的烟酸,作为B族维生素的一种,通常以结合形态存在,人体对其的吸收和利用效率不高。如果只食用玉米,营养来源会变得过于集中,难以实现膳食的多样化。
健康的粗粮搭配思路
玉米不宜单独食用,应当与杂粮、青菜、肉类等食材组合,打造营养均衡的多样化搭配。
搭配建议:
红薯等钾、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增加碳水外的微量元素摄入。
糙米、燕麦、藜麦等,增加维生素B族、烟酸的来源。
豆类、蛋白质来源,提升蛋白质质量,帮助平衡血糖波动。
如果你在减肥或控糖阶段:
选择甜玉米(水果玉米)热量相对较低、升糖更友好。
必须严格限定每份的量,要留意搭配蔬菜和蛋白质食用,防止只吃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一周偶尔吃几次玉米就好,避免天天吃单一主食的情形。
购物时尽量选“甜玉米”而非糯玉米,且注意份量控制。
吃玉米的时候,要把玉米粒咬掉,尽量不留残渣,否则胚芽部分容易被啃得所剩无几,造成营养损失。
实用小贴士,吃得健康又开心
分量控制须以单次进餐所需热量为基础,玉米需在所有碳水化物中占有恰当份额,节食或控制血糖时更应严格计量摄入量。
食物处理手法:应当以蒸制、炖煮或快炒为主,防止油炸、加盐过多以及使用成分复杂的深加工食品。
搭配方式:将玉米与富含蛋白质的食材,例如鸡蛋、豆制品、肉类,再搭配些蔬菜,这样既能改善风味,又能减缓血糖的起伏变化。
注意商品标签:在商店选购时,仔细查看包装上的品类说明。若需控制血糖或减少热量摄入,应优先挑选以普通玉米为主的产品,尽量不购买以黏性玉米为主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