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教你学解剖:腹部肌群功能康复解剖学知识讲解

日期: 2025-09-18 04:02:03 |浏览: 2|编号: 102828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李哲教你学解剖:腹部肌群功能康复解剖学知识讲解

点击上方蓝色“李哲教你学解剖”快速关注

这是一本教你如何解剖的解剖书

往期的一些功能解剖的专业文章

关于腹部锻炼的方法,无论是文字材料,图像信息,还是影像资料,可以说五花八门,然而这也导致了锻炼时缺乏明确方向。

任何形式的训练,都必须以功能康复解剖学为根基来规划,这是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本体感觉的建立,必须放在首位。

同时,我在大量的培训中,反复强调一个重要的观点:

先注重质量、再谈数量,最后是速度。

这一讲,给大家介绍一下腹部肌群的功能康复解剖学。

一、腹部肌群有哪些?

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直肌。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3. 腹横肌

4. 腹直肌

二、腹部肌群的位置关系

它们符合3+1的分布方式,其中腹直肌处在身体核心部位,另外三块肌肉分布在身体前侧和外侧区域。

三、腹部肌群全角度理解

腹外斜肌全景视图和起止点

腹外斜肌的作用

腹内斜肌的全景视图和起止点

腹内斜肌作用:

3.腹横肌全景视图和起止点

腹横肌作用:

3.腹直肌的全景视图和起止点

腹直肌功能:

四、腹壁肌肉的重要的功能

·脊柱的运动和腹壁肌肉息息相关

·腹壁肌肉和膈肌一起参与呼吸运动

·腹壁肌肉参与盆腔内容物的排空过程

对于腹腔脏器的保护作用

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在肋骨上存在共同的着落点,那就是第5到第12根肋骨,这三块肌肉的扁平肌腱最终在腹壁前方正中位置汇集,形成类似渔网的结构,从而提升了腹壁的力学性能。

·腹直肌的关注点,重点是Douglas弓状线。

在Douglas弓状线位置以上,腹直肌鞘的外侧边缘有三层腱膜,这些腱膜会分成前后两个部分,然后向内围住腹直肌。

在Douglas弓状线下方,即下腹部区域,三层腱膜均位于腹直肌的前方,而腹横筋膜则位于腹直肌的后方,这种结构安排能够有效增强下腹部前壁的强度。

因为下腹部承受更大的重力,且下腹部压力是上腹部3倍。

忽视了小腹部的锻炼,许多人(特别是女性)运动后,常感下腹松垮,上腹却依然紧绷,这是主要原因。腹部肌肉锻炼不均,也无法有效帮助腰部和颈部。

2.腹壁肌肉在躯干旋转和屈曲时的功能

腹外斜肌与腹内斜肌属于两组肌肉,它们的肌纤维排列方向互为对立,当身体进行躯干或腰椎扭转时,这两组肌肉会共同发挥作用,左右两侧的肌肉活动相互配合。

在脊椎的恢复进程中,务必关注第12胸椎的特殊地位,它处在胸廓与腰椎的衔接区域,并且相关的肌肉组织也附着于胸廓之上。

·躯干克服阻力的屈曲时,如仰卧起坐(用图片展示)

这个动作能够充分运用到整个腹部的肌肉群,并不仅仅是单一的腹直肌,还包括从头部胸锁乳突肌,到下颌舌骨上下肌群,直至连接耻骨的腹壁肌,这些部位都会被牵动,形成一个由浅层肌肉收缩构成的连续链条,也就是肌筋膜链的表层部分。

与此同时,腰大肌和较短的脊柱肌群构成一条深层的肌肉收缩链。

现在您看到这里,大概已经清楚了,腹部力量异常会引起脖颈不适和腰部负担,不良的姿势并非一蹴而就。您的日常行为方式,所处环境条件,以及工作时的体态,都在潜移默化地改变您。

不管怎样,都必须再次申明,对于操控这样庞大的肌群,我们主动下达的指令,目的是为了实现某个动作,并非直接引导肌肉。

神经系统中负责执行的无意识部分负责肌肉的协同活动,这一点非常关键,希望阅读完这篇文章的各位能够牢记。

因此提升动作水准是功能康复解剖学中始终坚守的理念,既然存在非自主的联合活动,就必须明确各个肌肉组织究竟应当承担何种任务,又有哪些动作需要避免。

因此不良的站姿坐姿,不仅妨碍你的工作、生活或学习,而且还会引发你的颈部和腰部疼痛。

当前阶段,我们选择腹部作为研究起点,但务必注意,要全面把握整体情况,不能忽视全局的重要性。

也请各位记住:

良好的体态,大脑会更加积极的面对。

良好的体态,可以让人体消耗更小的能量。

良好的体态,可以让人有更加强大的控制力。

每天定时,上午和下午都要练习标准站姿十分钟,同时进行深长而平稳的呼吸,如果条件允许,请将双眼轻轻闭上。

随时随地组团

诚意听网课请加

李哲老师本人微信lizhe668811

请注明:诚意听网课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铂牛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