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产业生态圈啥状态?体育大生意年终评奖揭晓
中国体育产业界当前情形如何?近期举办的体育大生意年度颁奖典礼,对万达、阿里、腾讯、乐视这些资本巨头在体育领域的运作方式,提供了深刻的剖析。
这次体育盛事一共设立了十二项荣誉,其中较为关键的荣誉包括卓越合作伙伴奖,由阿里巴巴支持世俱杯赛事;商业赛事典范,指的是ICC国际冠军赛,由乐视体育负责运营;海外拓展成就奖,表彰万达集团完成了对马竞、盈方以及美国世界铁人公司的收购;媒体传播大奖,授予腾讯体育;年度体育行业盛事,体奥动力以八十亿元的价格获得了中超联赛的转播权。
通过获奖者可以回溯,这实际上构成了一条完整的中国体育产业价值链条。2015年,在国家体育产业扶持政策的推动下,众多资本家开始进入体育行业。在具体的企业经营路径上,各家虽然默契,却采取了不同的策略,有的专注于产业链上游,有的则瞄准了产业末端。此外,还有大量中小型企业,投身于体育产业的各个细分市场。万达将目光投向体育产业的顶端,仅用两年时间便接连获得瑞士盈方、马德里竞技的控制权,同时以6.5亿美元的价格全盘买下美国世界铁人公司。体育行业在全球范围内普遍规模较小、分布零散且经营杂乱,行业内没有任何一家企业的营收突破百亿美元大关。因此万达体育的宗旨是让这一行业真正发展壮大,成为全球首个体育产业营收超过十亿美元的机构。这是王健林的主张。五年内斥资八十亿获取中超转播权的企业体奥动力,与此目标有相似之处。体奥动力依托资本巨头华人文化,华人文化近期还计划收购F1赛事的运营权。
阿里是较晚进入体育行业的企业,但它涉足体育领域的独特优势无需多言。阿里体育的负责人张大钟表示:公司仍然以体育品牌为重心,借助阿里巴巴的数字商业网络,为顾客提供体育行业内的各种商品与支持。根据阿里巴巴的通告,阿里体育计划合并电商、媒体、营销、视频、家庭娱乐、智能设备、云计算大数据以及金融等多个平台,将其整合为一个大型的产业生态,这个生态将覆盖赛事组织、版权管理、媒体传播、商业拓展、票务销售等多个方面,乐视体育原先属于体育媒体行业,主要业务是收购许多体育赛事的授权,并且通过视频方式提供给用户观看。然而乐视体育近期的行为表明,它已经将自己定位为体育营销企业,比如冠名五棵松体育馆,与北京国安进行巨额合作,并且越来越多地举办线下赛事活动。
腾讯体育摘得最佳体育媒体奖,在众多公司中最为专注,马化腾的理念十分清晰,腾讯今后只干两件事,一是充当连接者,借助微信、QQ通讯平台,实现人与人、人与服务、人与设备的连接,二是深耕内容领域,打造一个开放平台,过去一年,腾讯体育的所有举措基本都围绕后一个方向展开五亿美元的要价显得异常高昂,但对照后来中超八十亿的成本,这笔投资显得十分合算,紧接着又购入了英超、德甲以及国足世界杯预选赛等赛事的转播权,这些决策本质上都是为了拓展腾讯的内容业务版图,当然,一家媒体机构,其核心任务在于传播资讯,若能对行业进步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那便达到了更高的层次。腾讯确实表达了在此方面的意愿,腾讯体育商务合作及市场负责人谢岳峰表示:运作NBA授权,我们旨在开辟一条新路径,促使各方共同研究怎样更佳地管理体育授权。
“连接器”的构思,构思得非常巧妙。大型企业例如万达、阿里,体育品牌比如耐克、阿迪、李宁,还有体育应用如Fit Time、竞彩猫、悦跑圈等等,整个体育行业,全都依赖微信、QQ这类超级平台来传播信息,发掘自身的商业价值。近期于2015年全国体育产业会议,国家体育总局领导刘鹏公开表示,到2025年体育产业整体规模将达近7万亿元。行业兴盛,有赖于产业内部各环节的关联、配合,更须要体育产业同外部受众的沟通、融合。谢岳峰最近的一些言论,也暗示了腾讯体育未来的规划:微信、QQ平台涌现出许多活跃的体育企业,它们能够开展的业务,其实腾讯公司不具备足够的人力与精力去承担,但腾讯将扮演桥梁角色,将赛事、用户与服务串联起来,从而为众多网民,为腾讯庞大的用户群体,提供最有价值的服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