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的两种形式,赵武灵王让中国男人穿上裤子的变革

日期: 2025-09-11 17:42:38 |浏览: 5|编号: 102362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包容的两种形式,赵武灵王让中国男人穿上裤子的变革

宽容给人的感觉像是恳求老人再宽限几日,也仿佛是抱怨文章欠佳请求原谅,然而这些并非真正的包容。在我看来包容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帮孩子擦净鞋上污渍,在他再次踏入泥泞时无奈叹息,这属于让步。另一种则是主动的,将他人孩子揽入怀中。我更倾向于推崇后一种做法。早些时候,中原王朝只收取少数外来贡品,诸如能带来凉爽的枕垫,以及能够影响梦境的植物,却从不采纳异域的习俗,直至赵武灵王——他促使华夏男性改穿裤子。自古以来,男性普遍穿着露出双腿的下装。这种服装后来演变成了A字形裙装,可从古至今人们都未想过要穿衬裤,因此为避免暴露,她们行走时都迈着细碎的小步,坐下时也要小心整理衣物,年轻的赵武灵王目睹大臣们这般情形后宣布要改穿胡服,这种胡服类似射雕中完颜洪烈所穿的款式,带有几缕动物尾毛,并且是紧身裤装。

众卿皆感震惊且反对,然赵武灵王毫不示弱,推行了“胡服令”:宫廷内外及官署人员,皆须着胡人服饰。官员们虽心有不甘,仍被迫穿短衣宽裤。赵武灵王自身佩戴双尾貂冠,文武百官则在冠上插羽。民间亦流行裹头巾。

这一项被称为“胡服骑射”的革新让赵国实力增强,战士们换上北方民族的靴子,奔跑时不再担心鞋子脱落;骑马时套上裤子,也不怕身体暴露,这令他们在与敌国的交锋中取得辉煌胜利。沙皇彼得大帝曾留学他国,悟性极高,据我们历史教师讲他睡觉时枕头边总放着三角尺。他返回祖国后,发现大街上到处都是留着浓密胡须的俄国人。俄罗斯人认为络腮胡有魅力,但欧洲其他地区的国家视其为野蛮象征。彼得大帝于是颁布规定,要求俄国男性去除胡须,以便在国外不仔细观察时,难以辨认其俄罗斯身份。该规定实施后,所有留着胡须的人需缴纳“胡须税”,缴纳一百卢布即可获得一枚徽章,证明已缴纳相关费用。普希金盛赞这位身高堪比乔丹的壮汉,称他为强人,说彼得一世时代俄罗斯融入了欧洲,如同新船下水般顺利。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借鉴他处的长处,便是良性的接纳;保留他人的短处,则是负面的包容。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铂牛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