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强烈的好奇心与对成功的迫切追求所促使,健身经验丰富的安徽人代康(化名)决定进行一次风险较高的尝试。他借助网络上的秘密途径,购置了类固醇制剂以及精密的注射工具。在此之后,他每隔三天,都会谨慎地实施肌肉注射操作。
开始阶段,进步十分显著。他先前只能勉强做到十次卧推,现在十五次也很轻松。肌肉在短时间内快速增长,这种变化让他切实感受到了成效,因而更加深信药物的作用。
不过,没过多久就出问题了。才过了三个月,代康就感觉身体出现反常情况了。他的脸上突然冒出了许多痘痘,原本平整的肌肤变得很粗糙,就算尝试了各种去除痘痘的方法也没能改善。情况更坏的是,他的心情也变得很不稳定。过去脾气很温和的他,现在动不动就为小事生气,跟同事和朋友的关系也变得不和睦了。
最近一次身体检查时,代康发现肝脏状况很差,转氨酶数值远超正常值。他的生殖系统也遭受重创,雄性激素分泌不调引发性功能问题。随后身体开始浮肿,体型变得臃肿,失去了往日的结实感。他凝视镜中的身影,内心充满悔恨与绝望。
《法治日报》记者近期经过一番了解,得知健身健美界部分人群会利用特定物质来增强锻炼效果,并且能够改进运动能力。这类物质的不当使用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诸如代康这类因使用后感到懊悔的案例并不少见。
需要强调的是,国内对药品的制造、流通及应用都有严密管控。倘若没有相应药品制造、经营许可,私自制造、贩卖类固醇药品,或将其当作非药品贩卖,均属违规行为。尽管如此,社交平台上仍有一些博主发文鼓吹,将其粉饰为“健身新科技”。另有一些销售商在互联网上售卖所谓“健身特效药”“肌肉增长法宝”,收货后却未发现任何药品特征标签,部分产品甚至缺乏合格的外包装,完全无视药品监管条例以及购买者的身体健康。
用药带来副作用
浙江省的王良(化名)已经从事自然锻炼超过七年了。不过自去年起,他感觉健身效果越来越差,声称已经触及个人能力的极限,身体状态不再有显著进步。
王良对记者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为了超越自我,他聘请了一位相熟的专业健身指导,共同实施了Cycle方案,该方案通常涉及借助特定物质来增强肌肉并降低体脂的一系列周期性训练和营养调配,每周需要服用五种不同的制剂,并注射三种不同的针剂。成效非常显著,体感仿佛被注入了空气的球体,肌力显著增强,过去难以举起的重物现在也能轻易超越。起初健身时的那份热忱再度涌现,每日都渴望前往运动场馆进行锻炼。
王良服用药物的日子越久,他逐渐察觉到自己的状态出现了令人担忧的波动。过去那个性格沉稳的人,如今变得异常易怒,有一次仅仅因为家庭琐事,他和家人发生了激烈口角,最终竟然将房门踢得粉碎。
更糟糕的情况还在后面,类固醇药物不能连续使用和注射,服用或注射一段时间后必须停用,接着要实施PCT,这是一种在类固醇循环使用结束后,帮助身体快速恢复正常状态的治疗方法。
一段时间试用PCT之后,因为体内激素含量急剧降低,可以清楚地察觉到身体状况每况愈下。面部开始长出许多痘痘,背部也布满了痤疮,力量能力大幅减弱,甚至比用药期间还要糟糕。某晚我突发剧烈咳嗽,次日前往医疗机构就诊,医生诊断出我患上哮喘,同时发现肝脏、肾脏功能也出现了问题。在医疗机构调养了半载,体质仍未恢复如初,如今即便进行常规活动也感到吃力。王良表示,建议大家把安全放在首位,与“科技”保持距离。
媒体在社交网络上查到,像王良那样,从传统锻炼、健美转向科技增肌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当中,有些人发帖展示科技助长后的力量和肌肉,有些人则因药物不良反应而懊悔。
推荐帖引流卖货
怎样合理运用类固醇,初学者必须关注以下要点!用量要恰当,逐步增加,注重防护,搭配结合,发挥优势。例如睾酮与抗雌药物并用,可以防止雌激素过量引发的水肿及乳房困扰。若需探讨,欢迎互动,我们将提供个性化指导,确保正确使用,防止不良竞争。
介绍一款温和安全的口服增肌配方,包含特力补、美睾酮和氧雄龙,它只会让你的肌肉增长,不会引起水肿或雌性化现象,要么通过汗水实现目标,要么只能感到懊悔。
媒体发现,在社交网站上,存在大量使用引人注目的大块肌肉图片的推广内容,声称通过科学方法搭配类固醇实施周期计划,可以降低甚至消除不良影响,从而实现“壮汉”体型的效果,以此吸引关注者。相关行业专家透露,这些发帖者实际上是药物贩卖者,会以“合理锻炼”为幌子,推荐多种类固醇制剂供人服用或注射。通过网络购物平台,输入“科技健身”“增肌注射”这类词语进行检索,也能够发现很多出售类固醇药品的店铺。
记者接触了部分自称“健身权威”和“健美高手”的人,这些人迅速将一份Cycle训练资料发送给记者,同时强调这些内容仅为参考,实际运用需根据个人体质状况进行修改。
可以先用少量口服类固醇类药物进行尝试。经名为健身吴哥的网络博主建议,记者购得康力龙、美替诺龙、氧雄龙、美睾酮四种药物,共计四瓶,每瓶包含约一百片小药片。药品的包装盒像是自行制作的,上面全是英文文字,且存在掉色、字迹不正等问题。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后没有任何反应,药瓶本身也未标注任何内容。
无需担忧任何不良后果,我将为你量身打造饮食方案和锻炼安排,确保不会发生网络上流传的那些负面状况。待你服用一段时日药物后,便可以开始使用针剂,相关的注射工具在互联网上购买十分便捷。
依照国家法规,注射器能够通过互联网进行售卖,不过必须持有医疗器械经营许可,否则属于违规售卖行为。媒体在电商平台上进行查询时看到,部分店铺的经营者具备医疗器械销售资质,而另一些店铺则完全没有经营许可,显然是个人在进行私下贩卖。
私自销售或违法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类固醇类药物并不能随便使用。
听说所谓“增肌神药”例如群勃龙、氧雄龙,其实都是合成代谢类固醇类药物。依据《2025年兴奋剂目录》,群勃龙、氧雄龙这类合成代谢类固醇被归为蛋白同化制剂,属于国家严格监管的兴奋剂,不允许在非医疗场景中使用。
依照《反兴奋剂条例》要求,国家对目录中所列禁用物质实施严密管控,任何组织和个人都禁止私自制造、贩卖、流转。对于蛋白同化制剂这类兴奋剂,国家采取处方药制度,必须由具备处方资格的医生开具处方,患者才能获取。此类制剂即便具备医疗价值,也仅能用于诊疗疾病,严禁用于非医疗目的。用于非医疗目的增肌使用,同样属于违法使用兴奋剂的行为。
根据记者查阅的公开信息得知,在涉及违法制造及售卖蛋白同化制剂类兴奋剂的情况之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走私、非法经营、非法使用兴奋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已有明确规定,若未经授权从事兴奋剂目录所含物质的经营活动,且情节较为严重,则应按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相关条款,以非法经营罪名进行审判,相应的刑罚为五年以内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至五倍的罚金,或者单独处以罚金;倘若情节更为严重,则可能面临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至五倍的罚金,或者没收个人财产。
当前运动健身界,部分人士在自身能力发展遇到瓶颈时,冒险采取不安全的替代方法,各种号称能快速增肌的药剂被广泛使用,导致许多人依赖这些物质,引发了一系列不良后果。过量使用合成代谢类固醇不仅会对身体产生永久性损害,也背离了体育锻炼本应追求的目标。
接受访问时,一位锻炼者表示感到无措,指出部分健身界的圈子几乎达成一致看法:注重训练耐力,而非天生条件。当周围的朋友都在借助药物来打破训练障碍时,他也不免产生动摇。他已通过认识的人介绍,买到所谓的“肌肉助推剂”美睾酮,但仍在考虑是否要使用。他时常反问自己:要是牺牲了健康,健身的初衷还能实现吗?
珍爱生命,远离“科技”健身
我是一名健身教练,已经有十几年的健身经验。
过去,我始终采用自然方法锻炼身体。作为健身指导,我比许多人更清楚合成类物质可能给身体带来的伤害。然而,近四年间我的体型和力量没有明显进步,每天还要投入许多时间进行锻炼,否则肌肉会持续减少。那时我感到十分煎熬,渴望尝试健美,希望超越个人极限,但若不借助外力(“科技”),几乎难以实现。于是我一头“扎”进了药圈,并且越陷越深。
通过熟人关系,我购药成本显著降低,并且药品质量有保障。我投入数千元资金,精心策划用药方案,目的是预防身体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因此能够安心持续治疗。
起初,我确实依照方案,严格把控用量。不过,当体会到肌肉增强、打破原有极限的益处时,我忽视了方法可能引发的隐患,慢慢提高了剂量,偶尔还会一天注射两三次。
自那以后,不过两个多月的时间,我仿佛变成了另一个人:皮肤上和背上布满了数不清的痘痘,各种祛痘膏都效果甚微;心境变得异常焦躁,稍有不顺心就怒发冲冠;身体已经离不开药物,已经形成了依赖;体检结果显示,肝脏功能严重异常,转氨酶数值远超正常标准;心脏也亮起了红灯,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提高;生殖系统同样遭受重创,雄性激素比例失调引发性功能方面的障碍。
如今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心中满是悔恨,始终无法释怀,但是即便已经停药将近一年,身体上受到的伤害或许已经无法挽回。而且,直到现在我才明白,自己服用的药物极有可能是小型工厂手工生产的,我或许已经不知不觉中服用了大量无效的药品。
由于普遍采用药物,竞技健美这项运动里,因类固醇滥用导致过早去世的情况相当常见。据我了解,从2017年开始,每年都有数人乃至数十人,因药物使用过度等缘由去世。健美界持续传出令人痛心的消息。
提醒各位,健康是个人最珍贵的财富。我清楚当前部分刚接触健身和健美的新手,包括一些大学生,因好奇等动机开始尝试各种极端训练。绝不可为短暂的自豪感而损害身体,这代价是我们完全无法承受的。肌肉需要逐步培养,但健康一旦受损便无法挽回。务必珍惜自身状态,方能维持健康生活,也能在健身和健美领域不断前进。(张守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