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成常态致腰痛人群增多,你知道骨盆前倾危害有多大吗?

日期: 2025-08-28 21:02:58 |浏览: 3|编号: 10140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久坐成常态致腰痛人群增多,你知道骨盆前倾危害有多大吗?

社会持续发展,民众物质条件显著改善,长时间端坐成为普遍现象,腰酸背痛者数量不断增加,并且向低龄群体扩散。许多腰疼者同时存在腹部向前突出和臀部上翘的状况。女性或许觉得臀部上翘显得体态好而不过问,男性腹部向前多因体重超标造成,也较少在意,结果导致许多人没有察觉骨盆前倾这种不良姿态。

骨盆前倾意味着骨盆位置不正常,向前倾斜得太厉害,并且常常有腰部弯曲过度、腹部向前突出、屁股向后翘这些明显的表现。这样的人很容易感到腰部下方疼痛,感觉下背部、屁股和腰尾骨那块儿不舒服,情况严重的话,可能会引起腰椎间盘的问题或者腰椎错位,从而对日常生活和学习造成影响。

骨盆前倾是怎么来的

骨盆前倾体态最显著的表现是腰椎弧度的改变,具体表现为腰椎向前突出更加明显。从医学角度看,骨盆前倾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病理性骨盆前倾,另一种是功能性骨盆前倾。病理性骨盆前倾通常是由椎体生长异常或结构畸形导致的,例如腰椎发生压缩性骨折等情况,而功能性骨盆前倾则没有病理性的改变。

那么,功能性骨盆前倾体态是如何形成的呢?久坐时,髋部屈肌持续收缩,伸肌则被拉长,为适应直立姿势,骨盆会不自觉地前倾;不良坐姿或腰垫过高,也会让骨盆长时间前倾;女性常穿高跟鞋,骨盆会持续处于代偿性前倾状态;体重过重的人,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因身体重心偏前,骨盆会代偿性前倾;舞蹈演员,尤其是芭蕾舞者,因长时间脚踝向下压,骨盆会长期代偿性前倾;足弓形态异常者,重心前移也会导致骨盆长时间代偿性前倾。

因为某些因素,大腿前方肌肉持续收缩,产生功能性的缩短,而大腿后方肌肉长期被牵拉,形成过度伸展且力量减弱,这两种情况引发肌肉功能不协调,进而造成骨盆位置异常前移,形成特定的体态模式。

如何自我康复治疗

治疗开始前需要分辨哪些肌肉区域发生了缩短,哪些肌肉区域处于过度伸展且力量不足的状态;当骨盆位置向前倾斜时,弯曲大腿的肌肉长期保持紧绷和收缩,而伸展大腿的肌肉则承受着拉伸和过度伸展;骨盆前倾的情况表明腰椎的向前弯曲程度加剧;腰部竖脊肌、腰部的腰大肌、大腿前侧的股直肌、骨盆上方的髂肌、阔筋膜张肌以及大腿内侧的缝匠肌都出现了缩短,而腹部正中的腹直肌以及大腿后侧的臀中肌、臀大肌和大腿后侧的腘绳肌则表现为过度伸展且缺乏力量,同时这些后侧肌肉也处于拉伸状态并且力量不足。搞清楚了肌肉状况,施治就会容易些,需要将过紧的肌肉伸展,同时让松弛的肌肉变得有劲,并调整到适度收缩的位置,这就完成了,现在来讲解详细的做法。

髂腰肌牵伸(图1)

病人躺卧在病床上,一条腿弯曲膝盖和髋部,双手抱住固定,另一条腿放在床沿外侧,借助腿自身重量拉伸髂腰肌,维持10到15秒,稍作休整5到10秒,再进行下一轮练习,每个单元包含10回。

注意事项:牵伸前先收腹,避免代偿性腰椎伸展。

图1

跪位髂腰肌牵伸(图2)

患者跪在垫子上,将牵伸侧的腿伸直,另一条腿弯曲成90度,脚掌贴地,一只手按住膝盖固定;另一只手放在臀部上;身体挺直进行髂腰肌的自我拉伸,当感觉下腹部有紧绷感时,保持这个姿势10到15秒,然后休息5到10秒,接着进行下一次练习,每个循环10次。

拉伸时,腰要放正,不能让脊椎过度弯折,骨盆要微微向后倾,这样才正确。

图2

俯卧位股直肌牵伸(图3)

人平躺在垫子上,伸展另一条腿膝盖前方垫上软垫,弯曲该腿膝盖到最前端,同侧手握住脚踝朝头部方向用力,感觉大腿前方肌肉紧绷时,维持10到15秒,然后休息5到10秒,接着重复,每个循环10回。

在进行该动作时,若腰部或膝关节存在损伤,需禁止执行牵伸动作,同时要防止臀部过度向后凸起,以免引发其他部位进行补偿性动作。

图3

坐位竖脊肌牵伸(图4)

人站在海绵垫上,膝盖弯曲,上半部分身体向前压,双手环抱双膝,腰腹部尽力向下弯,保持这个姿势10到15秒,然后停歇5到10秒,接着再重复,每个系列做完10回。

注意事项:腰部及髋部有病变时避免此动作。

图4

仰卧位竖脊肌牵伸(图5)

病人平躺在垫子上,双腿弯曲膝盖和髋部到最远位置;双臂环抱膝盖,双手朝头部方向用力,同时轻微抬高臀部,腰部接触治疗台表面,持续10到15秒,然后休息5到10秒,接着进行下一轮练习,每个循环10回。

注意事项:髋关节或膝关节有病变时避免此动作牵伸。

图5

膝手跪位臀肌训练

双膝和双手着地躺在垫子上,两只手之间的距离、双膝之间的距离和肩膀一样宽,把下巴和腹部往下压,让脊柱保持笔直,用一边的臀部力量把下半身抬起来,让下半身伸直并且和脊柱处在同一个平面上,坚持10到15秒,然后休息5到10秒,接着换另一边进行练习,每边做10次算作一组(图6)。

注意事项:避免训练过程中脊柱及骨盆左右倾斜。

如果这个训练项目不费力气,可以练习另一只手的水平向前伸展动作,参照图7所示,或者练习活动一侧的膝盖弯曲到九十度,如图8所示,以此来提升挑战性。

图6

图7

图8

俯卧位臀肌肌力训练

人平躺在垫子上,上肢向两侧平伸,下肢同样伸直,用一边的臀部力量将腿抬起,离地5到10厘米,保持10到15秒,然后休息5到10秒,接着换另一边重复,每边做10次算作一组(图9)。

训练时注意不要让腰部过度伸展,过程中要维持腰部保持水平,如果需要可以在腹部垫上薄薄的垫子,也可以两边的肌肉同时进行锻炼(见图10)。

图9

图10

仰卧位上腹肌肌力训练(图11)

人平躺在垫子上,膝盖和髋部弯曲,双脚踩在地上,双手在脑后交叠相握,腹部用力,使上半身离开垫面,抬高距离在十到二十公分之间,保持十到十五秒,然后休息五到十秒,接着进行下一轮练习,每个单元重复十遍。

图11

仰卧位下腹肌肌力训练

人平躺在垫子上,两臂向旁边自然伸展,两腿也伸直,把一条腿抬离地面,高度在3到5厘米之间,保持10到15秒,然后休息5到10秒,接着换另一边练习,每边做10次算作一组(图12)。

训练时注意不要屏住呼吸,可以同时用两边进行练习来增加挑战性,参见图13。

图12

图13

腘绳肌肌力训练

人平躺在垫子上,上肢平放身体两侧,保持伸展,下肢也伸直,用1到2公斤的沙袋绑在一侧脚踝,膝盖弯曲三十度到四十五度,如图14所示,保持这个姿势10到15秒,然后休息5到10秒,接着将膝盖弯曲四十五度到六十度,如图15所示,同样保持10到15秒,再休息5到10秒,然后换另一侧进行训练,每侧做10次算作一组。

注意防止腰部过度伸展以及臀部向上翘起,活动期间维持腰部处于水平状态。

图14

图15

臀中肌肌力训练

病人向一侧躺卧在垫子上,较高一侧的手臂平直放在身体旁边,较低一侧的手臂稍微向前伸展,双腿平直伸展,用1到2公斤的沙袋固定在较高一侧腿的脚踝处,使髋关节向外侧打开十五度到三十度,如图十六所示,保持这个姿势十到十五秒,然后休息五到十秒,接着将髋关节向外侧打开三十度到六十度,如图十七所示,保持这个姿势十到十五秒,再休息五到十秒,然后换另一侧进行训练,每侧做十次算作一组。

注意事项:训练时保持脊柱平直,并保持骨盆与地面垂直。

图16

图17

仰卧位骨盆后倾训练

病人平躺在垫子上,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双腿弯膝弯髋,双脚放在地面(图18);病人用力收紧肚子,让腰部紧贴地面(图19),保持十到十五秒,休息五到十秒,然后做下一次练习,每组做十回。

图18

图19

站立位骨盆后倾训练(图20)

人背靠墙站立,双手垂在身体两侧,双脚分开与肩部宽度一致;人收紧腹部,感觉像是裤子的拉链被向上提拉,同时臀部肌肉也收紧并让腿部略微向外倾斜,使腰部尽量贴近墙面,保持十到十五秒,然后休息五到十秒,接着进行下一次练习,每个循环重复十遍。

图20

臀桥训练(图21)

病人平躺在垫子上,上肢平放身体两侧,保持伸直,髋部和大腿弯曲成90度,双脚踩实地面,用臀部力量将骨盆向上提,让脊椎、骨盆和腿部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保持这个姿势10到15秒,然后休息5到10秒,接着进行下一轮练习,每个循环重复10回。

注意事项:避免颈部垫枕。

图21

这种疗法每日可执行两回或三回,通常两到三周后能见到成效,持续时间较长的病症恢复起来会慢一些;持续自我调理四到八周,多数骨盆前凸的情况能够改善。倘若练习四到八周后依然没有起色,应当去医疗机构做全面检查以排除实质性问题。如果在操作这些练习时,感到天旋地转、头昏脑胀、腰部或背部发痛等异常反应,表明该个体不适宜进行此类锻炼,通常稍作休息后这些感觉会自行消散。站立或坐着时,都要维持腰部挺直的状态,防止出现可能使腰椎前凸加重的体态,例如过于松垮的站姿,特别是腹部向前突出的人,女性不要穿跟部过高的鞋。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铂牛网上看到的!